APP下载

基于随文练笔,深化语用训练

2018-02-27梅红

江西教育C 2018年12期
关键词:随文茉莉嫦娥

梅红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练笔是深化语用训练、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随文练笔的主要形式更多集中于模仿性、情感性以及延伸式等。实际上,立足于当前课堂教学的整体质态,笔者认为还应当创新发掘更多样的随文练笔形式。

一、开展同构练笔,促进文本解读

同构式练笔是立足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而展开的有效练笔实践,既实现了二者高密度的融合,也能确保视角的巧妙贯通。这一随文练笔形式,必须严格遵循文本感知的节奏与步伐,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高效的练笔,在练笔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真正实现以读促写、写中有读的和谐共存。

以《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为例,文本语言清新、充满情感,主要通过母亲住院之后,父母之间的相互照顾及相互体谅等场景,充分展现了父母之间深厚的情感。在行文的过程中,笔者借助茉莉对此情感进行表达和呈现,在文本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对茉莉的描写,笔者紧扣这三次描写,设计了三次练笔。

第一处:“那是一个飘着……”基于此处描写笔者为学生设计如下随文练笔:在作者的眼中,这茉莉……这茉莉……这茉莉……

第二处:“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笔者设计如下:在作者的眼中,这茉莉……这茉莉……这茉莉……

第三处也是文章的结尾之处:“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笔者同样设计了相似的随文练笔。

基于反复咏叹的方式进行随文練笔,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既能充分明确文本中茉莉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情感,同时也能在实践练习的过程中,深化认知与感悟。

二、引导想象练笔,调动阅读思维

仿写实际上是层次相对较低的写作训练,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结合文本放飞想象的翅膀,由此展开的习作训练实践效果会更加显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基于学习认知,对文本内容展开对比性分析,再根据具体内容的实际联系情况,展开具有个性化的练笔训练。

以《嫦娥奔月》为例,这是一个学生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对相关内容已具备一定的认知。由此,教师便可以向学生布置想象写作任务:“在广寒宫内,嫦娥是怎样生活的呢?大家可以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并向其他同学描绘。”学生在接到这一任务之后,自主展开对文本内容的阅读,通过交流与探讨形成文字。有学生这样写道:“来到清冷的广寒宫之后,能与嫦娥作伴的只有小白兔。所以,嫦娥感受到的只有寂寞。每当月圆之夜,她都会站在广寒宫门前的桂树下,遥望人间,希望能够看到后羿,还有众乡邻。嫦娥姑娘每日以泪洗面,从没有开心地度过一日。后来,嫦娥发现,人们会将自己的思念寄托于月亮,为了安慰这些善良的人们,嫦娥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愿望,由此也逐渐找到了存在的价值。比如月老,就是嫦娥仙子派下来……”

对嫦娥生活情景的描绘和展示,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激活,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个体思维的机会和平台。小学生的想象力出众,自然可以展示出充满个性化的习作。

三、引导对比练笔,促进文本整合

对文本教学而言,必须要结合两篇或者多篇文章,通过联系和对比,才能准确窥探出文本中充满个性化的的语言训练点。教师应立足于整合视角,串联起同一单元的不同文本,有效发掘文本的范例资源和功能,帮助学生深化认知,也为接下来的练笔做好铺垫。

以五年级上册中人物传记单元为例,编者所选择的课文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以及《诺贝尔》,这两篇课文的共同之处在于相同的人生际遇、相同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及丰硕成果。两篇课文之间存在较高的可比性价值,尤为重要的是这两篇课文属于同样的文体。在深入文本内核后展开细致比对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实际上在这两篇文本中,不管是对人物描写的视角,还是描写的维度,都存在显著差别。例如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文本中主要基于整体性概述的方式,分别以不同的场景展示主人公谈迁锲而不舍的精神及丰硕成果的来源。比如搜集素材,四处寻访以及灯下疾书等。而在《诺贝尔》这篇课文中,针对主人公的描绘,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及语言等方面来描述。于是笔者选择以《诺贝尔》中的人物细节描写为突破口,完成对谈迁收集资料这一详细过程的补充。这种形式的实践练笔,既最大化发挥了文本的资源价值,也确保了练笔的实效性。

上述案例中,笔者所选择的是整合的视角,既能够从整体上提升练笔效能,同时也能基于别样的视角,充分发挥文本范例的资源功能。

总之,教师应善于利用文本范例,结合作者的写作策略,充分考量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对练笔形式进行创新与发展,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也能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随文茉莉嫦娥
给嫦娥一个舒适的家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水中的茉莉
茉莉雨
茉莉雨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茉莉情
赞“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