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理论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
2018-02-27刘耀昌
刘耀昌
摘 要:中学数学是基础数学理念的搭建时期,其教学策略相对而言有三方面: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探索的能力;二是注重建立师生间良好互信的心理沟通;三是注重打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学数学 师生互动 教学策略
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推广,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数学作为理科的学习工具,其作用和地位首屈一指。数学课堂的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中学的数学课堂上增加师生间的互动,避免仅关注优等生,要注重培养学生间沟通交流及探索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和沟通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本研究就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索师生互动模式下的教学效果。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首先要营造出師生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言,尊重学生发言,注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比书面成绩更为重要的目标。恰当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掌握知识,给予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增强其主动获取知识,探索答案、判断是非的能力。其次互动式教学的深入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落实互动式教学,在有效的互动沟通过程中,不断完善学生的自信心。互动式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从探索过程中促进其学习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将课堂结论发掘出来,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规范学生用语。例如在平面几何的初步讲解中,点线面可以发散出许多趣味问题,比如平面内利用三条线如何划分出更多区域,学生将会在思考问题中进行实践,在回答最终数字前确保经过了考虑;又比如在平面平行和垂直关系的判定中,为什么要强调同一平面内这一前提,如果去掉前提,请举出反例,由此对立体几何进行简单引述,根据教学要求适当拓宽学生思路,使学生在做题时保持严谨的态度。
二、注重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互信
建立师生间良好互信的心理沟通本质在于教师如何协调学生的心理状态,使每个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表达自己所想。教师应注重寻求与学生间合适的沟通方式,最大程度地体现互动教学的特点,在平等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教师在日常授课中鼓励学生参与课堂问答时,不应在回答完毕后立即进行纠错,这样会伤及学生自尊,而应赞扬学生敢于表达自己,随后进行纠错,引导学生进行改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随机的学习小组划分,分配问题时要求小组进行讨论,教师负责指导答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取他人观点,针对疑问能进行有理有据的探讨。另外,教师需要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交流途径,以达到与学生间不同观点碰撞机会增多的目的,从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注重打造“积极互动”的课堂
新标准下的中学课堂教学模式应采取多样化,与新媒体教学器材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进行适应性教学。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在几何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可视化进行多维展示,利用动画的演示效果展示空间立体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变化,结合简单的剪纸技巧,开展短时间的实践活动,将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在学生剪纸时被发现,使学生将知识与情境结合在一起,这样更为直观易理解。但是多媒体教学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函数方程来说,多媒体动画可视并不明显,函数方程的求解仍需教师手写板书进行每一步骤的规范讲解,过多的函数表达会干扰学生思路。而对于统计学知识,教师应以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导学预习问题,比如统计班级男女生人数及生日月份分布。因此,打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当节课不同知识点进行分析研究,尽量通俗化,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作为入口,结合生活和新媒体技术确定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四、不同时段的互动策略
(一)课前互动
构建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课堂,教师针对学生语言表达提炼出信息反馈,又针对反馈情况对课堂内容进行动态调整。课前互动需要吸引学生兴趣,可以设置多个问题,包括直接性常识、思考后可回答、预习后仍有疑问,这样方能称之为导学有道。数学不只有公式和解题步骤,教师还应结合数学史吸引学生,让学生体验数学也有文化积累。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就“为什么诺贝尔奖中没有设置数学奖”进行提问,将数学的重要性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发掘,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为高效的数学课堂埋下伏笔。
(二)课中互动
课堂上的互动对学生掌握知识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教师应注意课堂互动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互动会导致学生关注点偏离,更多地投入互动的欢乐中。互动方式可以参考以下三种:(1)创造唯美意境。初中阶段数学难度可以说是一次跨越,从简单的计算到抽象函数、角面体的变换等,对学生而言容易因为一时跟不上而排斥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模块化的讲解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勾股定理时,先为学生提供长度为3、4、5的短棒,要求学生在平面内摆出封闭图形,当学生完成后必定发现所有人都是直角三角形,由此提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是否存在某种联系”的问题,将数学的奥妙以直接的方式展现;(2)设置疑问互动。疑问推动思考,好奇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使学生专注于课堂教学,例如讲解三角形问题时,对学生提问“任意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往往因为固化印象回答“可以”,此时教师拿出长度为1、1、3的教学模具,让学生尝试摆出三角形,再对学生抛出第二个问题“什么样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3)小组合作探讨。为加强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例如探究多边形的稳定性,教师应随机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学习实力差距不大,要求经过讨论后统一回答哪种多边形的稳定性最好,对其他多边形的不稳定情况如何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在小组合作互动中,教师应注意在实施之初关注组内每个成员,按照教学目的对每个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三)课后互动
教师应为学生适当开展课后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开展班级活动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日常性格,例如可以采取“十块钱生存一日挑战”的趣味活动,提高学生的规划合作能力。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巧妙结合,为学生开拓新的方式,使学生能开发创造力和合作意识,为其留下深刻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兴趣与生活相结合,更能体现学以致用的意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初中生而言,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应以学生自主探索为教学中心,为学生解惑答疑。初中数学课堂是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初期构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强调师生间的互动,通过信息的反馈更好地掌握学生问题的根源所在。中学的数学课堂应按学生的心智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总之,注重培养学生间的沟通表达能力,让他们互动式地参与课堂,强化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是课堂突出的重点。中学数学的教学活动核心内容是“互动”,因此师生间的互动及生生间的互动便于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提升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另外,中学数学课堂还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和改进,细化师生互动方式,提高互动的趣味性,促进教学氛围的动态生成,创造积极、高效的互动课堂,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余正艳.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8):19-19.
[2]孙福音,朱伟昌.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3):0165-0165.
[3]陈勇乐.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新课程(下),2016(8).
[4]赵成红,韩学.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中国教师,2016(S1).
[5]朱振华.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7(5):125-126.
[6]祝樹锋.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17(12):230-231.
[7]李卫华.互动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之探析[J].学子(理论版),2016(1).
[8]吴天涛.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教学,2017(11):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