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班主任教学管理的探讨
2018-02-27匡小花
匡小花
小学班主任可谓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鼓励者和支持者,同时,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小学班主任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自觉履行职责,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做好小学生的教学和引导工作,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更新课堂管理理念
课堂与教室有一定的区分,课堂管理也不可仅仅视作简单的管控。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通常将班主任视为主宰者或中心人物,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力度严重不足,班主任难以真正走进小学生的内心,无法了解学生的情感结构以及认知层次,加之教师主体地位的影响,致使学生常产生抵触和厌倦心理。班主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运用灌输式教学,一讲到底,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相对较差。很多时候教师都会运用强制性的方法使课堂保持安静,这样的方法无疑使教学重心严重偏移,注重管理却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活跃教学气氛。
新课改对于小学班主任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班主任的引导性作用,一改以往主宰者的形象。课后积极与学生沟通,实现师生情感互融,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制定切合实际的规章
课堂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制定规则,明确告知学生规则的具体内容,以及出現违规行为时需承受的处罚。比如,学生迟到,所要面临的惩罚是什么。可以安排学生起立大声阅读某篇文章,这样的方式将会起到监督作用,避免过度惩罚,使学生自信心受到打击,养成不迟到、不早退的良好习惯。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一视同仁,方可建立威信,这样使管理行为更加统一、公平,也避免了被动管理的问题。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层次。小学生天性活泼,若在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难以提高其学习兴趣,而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将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尽量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将会给教学效果带来极大影响。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学生自觉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发现学习的乐趣,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增加对问题学生的关注
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家庭条件越发优越,部分学生产生骄傲、攀比等不良心理。因此,班主任需要对这部分学生着重引导,给予充分关注。可通过教学活动设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将不良的意识及时剔除,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除此之外,许多父母会将孩子留在家中由老人看管,无疑增加了留守儿童的数量,这部分儿童与其他同学的思维存在一定区别。所以,教师应针对性进行心理指导,避免学生出现不良的情绪,或产生心理障碍,保证学生稳健发展。
综上所述,班主任要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基本目标,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此为基础,还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管理方案,加强引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