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写作勿在概念认知上纠缠不清
2018-02-27蔡红
蔡红
随着对文体理念的不断呼吁和关注,很多教师在说明文教学中越来越关注文体特征下说明方法的教学。这本身是语文教学一种极好的尝试与转变,但从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这些教师对说明方法的体悟又陷入了概念性机械认知的泥潭,严重忽视了对说明方法言语形式的感知,导致说明文的教学演变成了纯粹对说明方法概念的叠加。如何才能走出这一概念化认知的误区呢?
一、避免机械识记,将说明方法与多维诵读有机整合
朗读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说明性文本与其他类型的文本不同,尤其是语言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说明文阅读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习得说明方法的運用策略。虽然说明性文本相对较为理性,但也需要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需要站立在文本的视角下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意蕴,尤其是要凸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
以《恐龙》第二段中描写雷龙的语段为例:首先,要明确朗读这一段文字要平实而自然的语气,无需一贯强调的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其次,是要结合说明方法能够展现出雷龙的特点,即读出作者胸中之“意”。为此,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处理:朗读第一分句,将关注力聚焦在“庞然大物”这一词语上,展现雷龙最大的特点;然后,着力与“六头大象”进行对比,凸显对比之物的庞大,从而突出雷龙的特点;第三句中的“轰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重音的处理来凸显雷龙步履沉重的特点,并在“好似”这个词语后面停顿一下。
如此的朗读指导,就完全剖析了文本语言表达的智慧,将文本的认知与学生的内在个性进行统一的印证,对于语段中作者所采用的作对比、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运用也进行了深入感知与悦纳。教师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什么是作对比,什么是打比方,而是借助朗读,让学生体会在描写雷龙时又写“六头大象”的作用。深入感知并相机思考为什么不直接写雷龙的脚步声,从而意识到每个说明方法的运用,其实都是从读者的生活经验入手,帮助读者建构说明对象的特点,从而更形象地表达自己心中之“意”。
二、避免肤浅认知,将说明方法与言语品位有机结合
在教学说明方法时,教师往往都是将概念的认知置于首要位置,好像能够识别哪些地方运用了列数字、作对比、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就读懂了说明文。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说明方法作为发展学生言语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跳板和支点,应该围绕着说明方法展开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将说明方法与言语实践活动有机整合。
还以上述的“雷龙”片段为例,教师首先聚焦核心词语“庞然大物”,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言语实践的过程中寻找哪些词句告诉我们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呢?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会涉及到说明方法,但对这些方法却只能停留在认知性的肤浅层面。笔者以作对比这一说明方法为例,很多学生都会提到与“六头大象”作对比,此时相机进行引导:首先,为什么选择与大象进行对比?要让学生意识到对比所选择的对象,要与描写的事物有可比性,大象的身躯本身就是生活中较为庞大的,借助大象就可以完美再现雷龙的特征;其次,为什么要选择“六头”,而不是一头或者十头呢?要让学生认识到如果是“一头”根本就没有了对比的价值,而要故意夸大说成是“十头”就不能准确再现雷龙的身形,失去了说明文语言精确严谨的特点。
经历了这样的感知与思考,学生对作对比这一说明方法的认知就不再停留在肤浅的认知层面,而对其选择的细节有了更加深入的感知,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避免空洞认知,将说明方法与迁移运用有机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说明方法如果仅仅停留在概念的机械记忆上,就难为他们设置出适切而扎实的语言实践平台,也难以体现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本质目标。那么,如何将说明方法从原本的机械认知向学生的言语表达迈进呢?“眼观千遍,不如手写一遍。”在经历了深入洞察之后,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实践,在实践练笔的过程中明确写作方法的内在特点,从而更好深入地反刍对说明方法的认知。
在教学了“雷龙”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给图上的恐龙设置一个名字,为这些图片中的恐龙配置一段能够体现各自特点的文字介绍,并合理运用课文中已经学习过的说明方法。在介绍某一种恐龙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并结合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结构对图片中的恐龙进行相应的介绍。学生对教学内容也不再是概念化和肤浅化的认知,而是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发展了言语能力,促进了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