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做好中小衔接的措施

2018-02-27付斌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

付斌

[摘   要] 教育事业乃国之根本,教育事业的强盛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强大。但是,现在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了迎合社会发展需要,为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教育界掀起一股新课改革的浪潮。过往,许多小学教师不重视中小衔接工作,导致许多学生进入初中后不适应初中教学,从而产生诸多问题。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中小衔接

新课的改革不仅仅是针对中学生和大学生,更主要的是针对小学生。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新课改革一点也不能含糊。所谓的新课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教学模式的改变,革旧迎新;二是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师的“单打独斗”到师生“团结一致”,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三是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提高。针对目前小学生的教学情况,再结合新课改革的预期目标,本文探讨新课改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做好中学和小学的语文教学衔接。

一、新课改实施的必要性

(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新课程的改革是诸多教育人士通过潜心研究总结出来的。新课改革是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人才的需求量和需求程度也很大程度地提高,对于人才知识技能的储备条件也越来越严格,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新课改的实施是迎合时代发展的。再者,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很多局限性。第一,限制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就传统教学而言,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一般是教师和书本,但是人无完人,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都掌握得非常清楚,而书本只是学习中的一个参考而已,并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融合在里面。因此,会导致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受到限制。第二,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设施的落后也会导致学生获取信息受限,对事物的认识过于片面。因此,新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二)为教学活动注入新鲜血液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我国社会各界教育者经过漫长的教学活动总结出来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了。研究发现,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不足之处。一是教学观念落后。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主体的教学活动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无限放大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忽略了学生的地位。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作用的一个融合,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自身的教学水平,更要重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为通过教师的教授,使学生掌握某一种知识技能。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有效评分依据。二是教学内容陈旧、呆板。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多数按照课本知识,按部就班传授,在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三是教学活动缺乏实践的支持。教学活动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和生活实践相联系,脱离生活实践的教学,就是空想,在这个竞争激烈、对人才要求更高的社会学生是难以存活的。因此,为了给教学活动注入新鲜血液,新课程改革与创新是必须要实施的。

二、对新课改背景下做好中小衔接的建议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适应初中教学,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近年来,根据对小学生的调查问卷可知,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思想不集中,容易打盹儿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学内容一再沿用课本,没有创新,教学模式无趣,教学内容单一。针对以上三点,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一是要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讲课之前,要认真备案,丰富教学环节,可以采用猜谜语、小游戏,或是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表演某个人物角色,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二是要改进教学模式。例如,在上作文课时,如果作文是描写景色的,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某处的景色,在外出游玩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如果作文是描写事件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写作的技巧。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延伸。一方面是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体来说,改革必须行动起来,从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出发,再到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连。除此,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站在学生的角度,这样新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就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采用先进教学设施

目前,许多中学课堂已经在大量使用先進的教学设备,小学教师也应该在这方面予以重视。先进教学设施也是对新课改革与创新的一个有力支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新媒体等教学设施。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解决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书本只是一个教学的参照点,而教师所了解的知识有限,对学生的问题不可能都给出满意答复,这时候,新媒体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它可以满足学生对一切知识的需求,也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二是新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加直观。例如,某些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利用童话故事给播放出来,或是采用动画片,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毕竟书本上的知识有限,而教师也不是百科全书,对学生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应对自如。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要合理运用新媒体。三是通过新媒体,教师可以及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动向,对于网络上优秀的改革案例可以借鉴,不断完善自己的改革方式。

(三)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中学的内容比小学更加深奥,学生需要与教师更多地交流。因此,要引导小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师生互动模式很好地诠释了教学的内涵,它充分融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或者可以说教师和学生互相教、互相学,共同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之所以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是因为它的教学理念很狭隘,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的定位只是学习者,因此,和社会的发展冲突。在新课改之下,独立自主固然好,但是团结起来力量更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在了解清楚学生的心理活动之后,可以根据他们的喜好来选择教学活动所要采取的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此外,小学生入学时间不长,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想法,教师要给他们一个发展的平台,鼓励他们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教学环节的设置,可以利用问答或是小组合作模式,增加师生互动机会,促进新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与创新这条路上,教师要心细胆大,勇于创新改革模式,总结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环节,增强师生互动;其次,在改革这条道路上,切勿为使改革快速进行而忽略了改革的最终目的,要时刻观察学生动向,不断优化新课改革方法,让小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明羌.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J].新课程(教研),2010,(06).

[2]孙众.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内扩展阅读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

[3]宫艳雪.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25).

[4]徐焕.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时代教育,2013,(12).

责任编辑 满令怡

猜你喜欢

新课改小学语文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