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爱上阅读
2018-02-27李淑芳
李淑芳
摘 要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赏析感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学实际上是情感的感染和美的熏陶。正是在情和美的感染下,儿童开始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阅读;提高;兴趣;情感熏陶
中图分类号:F1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9-0226-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小学生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究其原因,有内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因素。小学语文教师一直把阅读教学作为非重点的教学,为了赶教学进度,教师一直在对作品进行讲解,无视学生的自觉接受。可以说从根本上教师本人就忽略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还小,涉世未深,理解能力也稍差,也造就学生的无兴趣性阅读。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堂课有一个好的开始,就代表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于所有的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根据孩子们的这个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在指导阅读时,提出相应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我在教学“荷花”是这样导入的:喜欢猜谜语吗?请听好了:一个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粉红袍,坐在绿船上。由此引入课题,然后继续问:想不想知道荷花有多美呀?在看阅读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你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和身边的伙伴讨论交流,看完后,请你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那朵荷花。同学们带着好奇的心理去读课文,去体会自然的美。这样导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形成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和顺向心理定势,从而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低年级字词为主,能用给出的字词写一句话,能读懂简的语句。而到了中高年级,阅读要求就更高了。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作如下规定:“能给课文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有初步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只有把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到“能独立阅读”,这才能脱离教师的扶持,得到真正的“自由”。只有当小学生具有了“初步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这才能真正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表达特点,从而提取所需的信息。只有当小学生能读懂书报,这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当好时代的主人。
三、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讲课文时,我先引导学运用教学方法去引导孩子去理解课文,让孩子们在多次的阅读中体会文中词句之间的联系。在阅读教学中我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带着阅读时出现的问题,多次反复的去读。读后在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如果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在全班同学面前商讨,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一来二去就形成——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归纳。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把读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脑、眼、口、耳等器官活动,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口头语言,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景物美、情感美。本课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时,用了许多优美的语句,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和赞美,朗读时让学生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把自己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有感情地朗读,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桂林的爱,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这样的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将理解语言和积累语言的训练融为一体,學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四、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情感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它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和支配的作用。”这些论述,都说明了情感的作用。有感情朗读是情感熏陶的主要手段。这是一个过程,课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字里行间作者所倾注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相互作用,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学生在读中悟情,往往比单纯讲解更细致入微,更感人至深。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学生必须要自己朗读,才能体味和揣摩出课文内在意蕴。正如米作仁先生所指出的:“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通过深情朗读,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课文中的人物、情景便跃上纸面,课文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学生便可以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升华,让学生直接受到情感的感染
总之,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克服一些不良阅读习惯,指导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读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产生一些有个性、有价值的感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