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复习教学应“精耕细作”

2018-02-27冒金彬

江苏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知识网络复习课管理

冒金彬

【关键词】精耕细作;复习课;知识网络;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9-0074-02

当下数学复习课常出现以练评代复习和以考试代复习的现象,这种简单粗暴、追逐成绩提升的功利性复习方式违背了复习课设置的初衷。复习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适度整合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能力,促成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复习教学“精耕细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1.精心设计复习课程。

复习课没有固定的框架,不同的复习内容自然也不同,多数内容可以采用的模式进行。具体到复习内容的选择与编组,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关注:

第一,在整体设计时,注重“新”“理”“练”。学生总是对新知识或新形式感兴趣,新的演绎方式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亲身经历复习过程。理,即梳理知识脉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先理,课上展示完善;可以设计问题引领学习,师生共理;也可以逐步梳理,建构知识网络。梳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自主建构。练,即练习,这是将学生学习引向深入的助推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断尝新,进而收获成功的喜悦,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

第二,在编组内容时,要关注起点、重点、难点与交点。思考起点,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思考重点,即围绕重点编组内容,讲练结合,落实重点,夯实双基;思考难点,即通过有效地设计题组、对比练习,帮助学生澄清认识;思考交点,即理清知识间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地构建知识网络。

第三,在设计练习时,要重母题、重题组、重多解、重纠错和重基础。“重母题”就是要注重经典题型基本解法的解读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母题”;“重题组”指要善于打“组合拳”,通过设计对比性题组或递进性题组,理清知识间的异同与发展脉络,促使学生触类旁通;“重多解”就是通过对同一题目的不同解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重纠错”就是设计一些思辨型练习,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重基础”就是要以教材基础知识为本,不人为地降低或拔高教学要求。

2.用心编组巩固习题。

编辑小卷与复习同步。每节复习课设计一份配套的作业纸,设计练习与当堂检测试卷。教师可以设计一张16开小卷,正面为随堂演练,背面为当堂检测。这种设计的好处:一是为学生提供了直接书写的空间,便于课上展示与互动;二是可及时查看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三是当堂检测可以真实地把握学生当堂达成的情况,以针对性补差。

编组专项练习。在归类复习阶段,教师可以编组填空、选择、计算、解答等专题过关练习。这种专题练习可以结合题目的评析进行专项指导,也可以先典型习题讲解,再过关练习,然后针对普遍错误讲解和个别错误进行讲解和面批。

差异布置作业。教师可以针对学情不同分层布置作业。学优生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让学生不断有新鲜感,不断赢得成功的体验。为学困生布置夯实基础、查漏补缺的习题,以巩固基础知识,稳步提升能力。

3.提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学会倾听。相比平时教学,复习课密度较大,课堂上的重复性表述较少。这就需要学生带着个性思考,主动倾听,从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交流中尋找学习方法。

审题与复查的习惯。培养学生审题和复查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谨慎的学习态度。在复习课上,一些教师对典型习题的过度讲解,这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式,导致认知偏差。因此在复习课上,教师的讲解应当指向思维提升,而非死板地记忆。在学生复查习惯培养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平时的测验指导学生写计算过程,比如先将草稿折成几块,然后每题做在相应区域里,添上题号加以区别,以方便复查。

错题整理的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错题本,引导他们把做错的题目分类整理。首先,教会学生整理错题。整理错题时要抄写原题,写上具体的计算过程和思维过程。其次,每次整理新的错题时,应把前面做错的题目先温习一遍,对待再次出错的习题,应主动反思其中的原因。最后,教师应定时组织学生互查互考错题,优化复习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知识网络复习课管理
知识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