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学旅行建设中指导教师角色与定位

2018-02-27邱培韩

读写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旅行角色定位

邱培韩

摘 要 研学旅行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具有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是创新校外教育,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随着研学旅行在各地的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对研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要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才能保证课程的建设和达到教育目的。

关键词 研学旅行;创新校外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8-0143-01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文件。可见,研学旅行已经成为学生探索新知的一种重要方式。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对旅行可以开拓视野的肯定。在我国孔孟年代,游学亦是一种成为知识阶层的生活方式。在我国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今天,研学旅行势必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一、研学旅行,从青少年成长出发

研学旅行,是以学生为主体,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而当代青少年缺少的是在综合实践中去感知生活的能力。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研学旅行能从一定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力和探索力。故作为新教师,应该明确研学旅行在当代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找到教师在研学中的角色定位,从而更好地带学生走近生活、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研学旅行真正落地,明确教师的角色与定位

(一)教师要由“主宰者”转变成“指导者”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往往主宰着课堂,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着知识,故容易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关于研学旅行,强调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条件,在旅行中参加实践感受知识,同时也给学生一个提供创造能力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主要在于指导,从而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

案例:

“脚踩的每一块砖都有历史,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有故事。”为了让学生们走出课堂,感受行走着的文化,在今年五月份,我校组织部分师生前往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纪念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珍贵图片、文献资料。在一段段介绍英雄事迹的文字前,在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前,同学们驻足观看,不时停下来把印象深刻的资料摘抄下来,感受革命先烈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共同经历了一次心灵洗礼。

这只是一段简单的旅程,但是给学生一个近距离接触历史的机会。用眼睛去看革命先烈的辛苦奋斗,用耳朵去聆听战争的枪炮声,用心灵去感受革命者不屈的灵魂。我想,这必定会比课堂的介绍更加深入人心吧。

(二)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变成“合作者”

传统的教学中都是以教师讲授新知,以及学生技能训练为主。在研学旅行中,给教师的角色赋予了新的地位。教师更应该成为学生在研学中的合作者,根据学生面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提供一些示范的建议,引导学生从自身需要的角度去认识新鲜事物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应该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共同商讨在旅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实践,尽量给学生空间发掘自身潜能。

(三)教师要“走下讲台”和“走近自然”

“讲台只有三尺,世界却有万千。”的确如此。虽然老师们是来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但是讲台待久了必定限制了眼界。而教师的视野决定着学生的视野,教师需要不断的走出课堂,去感受这世界的多样性。一个教师,要始终保持着一颗学习的心,学会用行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

三、研学旅行,知“知易行难”勇者进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可见“知行合一”是开拓教育思想的有效途径。杜威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足以证明教育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对比在以前的应试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差和抗压能力低的特点,研学旅行则能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外有一个探索本真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开展研学旅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在让学生走出课堂的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体,不仅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更要让学生动起手来。在“行”中学,在学中“知”。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作为指导者来参加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故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环境和空间,适当的给予关爱,才能让学生激发自身的潜能,达到研学旅行的目的。

四、观前路,致真知

总之,研学旅行,就是大自然行走中的课堂,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书本以外东西。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研学旅行中,教师要多一点唤醒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去发现生活的奥秘。作为师者,我们不仅是引路人,更是同行者,多一点关怀,多一点爱,相信一定可以成就智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丁运超.研学旅行: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中国德育,2014(9).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旅行角色定位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对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启示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让语文插上综合实践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