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2018-02-27于秀芳
于秀芳
摘 要 在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里,多次提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这些词。数学知识一般指数学的各个分支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应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提炼概括。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出知识里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复习课里,就更应注意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并对此加以归纳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复习课;方法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8)18-0131-01
一、梳理知识点,渗透模型思想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数学结构。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提到“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它“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有利于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每个单元学习完后,不管单元后面有没有“整理与复习”这一部分,我们都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作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语言和工具,对这些知识进行适当的简化,把平常所学的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因此,在复习课中,我会引导学生以提纲式或树状图来总结单元知识点。引导学生总结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作记录。慢慢让学生形成学习模式后,就放手由学生独立归纳或小组合作归纳。到了六年级的总复习,所学习的知识比较多,每个知识点又有交错复杂的联系,这时,我就会引导学生以树状图的形式进行复习,这样既能清楚看出每个知识点的意义,也能清晰看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整理的活动中,学生会发现问题,小组之间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规律,从抽象中构成网状结构,建立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求解验证。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求解验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感悟了数学思想、积累了活动经验,也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单元后的整理和复习、全册书后的总复习,不是简单地复习知识、巩固技能,更是思想方法的总结和提升。当小学生在进入六年级,尤其是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更应该对小学数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结构化的梳理,在思想方法上进行提升。
二、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渗透类比思想
类比法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即依据两类事物的相似性,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出另一类事物也具有该性质的推理方法。它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推理,是一种间接推理的思想方法,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是分散式、螺旋式的,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等往往是一个个地分散出现的,但各单元之间却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时是肤浅的、割裂的。因此,我们教师在复习课就要引导学生把有关的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特别是在六年级的总复习中,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同时又有内在的区别。可以分计算部分、概念部分、应用部分梳理知识点,形成完成的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复习《分数的除法》时,除了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我还会引导学生找出分数的除法计算和分数的乘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和分数乘法应用题在解题方法上又有什么区别。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所学知识点、知识点之间的意义,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又例如,在六年级下学期总复习时,在复习分数、小数、百分数、比,除了梳理各知识点,还要引导学生分析这几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把新旧知识、多种方法进行类比,找到解决综合问题的方法,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正迁移。在复习课中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类比思想,可以把各知识组成一个完整的数学体系,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意理论结合实际,渗透变中有不变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中蕴藏着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这种变化中的不变问题也普遍存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复习课中就要理论联系实际,要让学生透过情境、信息等现象去抓住数学中不变的本质。在复习课里的巩固练习中,我们教师在选题时不要照搬照抄,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要有针对性,所选的内容要围绕复习重点,紧扣难点,更要具有代表性,并能够体现变中有不变的思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的本质和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会在单元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后,结合每个知识点,把书本的例题抽取出来再次让学生梳理。并根据学生平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将同类型的例题和练习题进行归纳,将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分类和整合。
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长期的渗透和影响才能够形成思想和方法的过程,教师要在每节课、每种课型中适时、适当地进行渗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l]王永春.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顾冷.数学思想方法[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