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感观激活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兴趣

2018-02-27邓燕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视觉操作兴趣

邓燕红

摘要:当兴趣成为动力时,就能激发持续而强大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习就成为自我需要,探究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特别是在教学相关的平面图形知识的时候,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数学活动,激发多种感官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和思考数学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 兴趣;视觉;操作;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选用生活中喜聞乐见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的事情应该让学生自己解决。所以在学生学习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时,更要为学生提供各种的学习因素,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不是靠传授,越是传授得一清二楚,学生就越不需要思维,就越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教学相关的平面图形知识的时候,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数学活动,激活多种感官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和思考数学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一、视觉冲击,激发学习动力

就小学生而言,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认知的具象性构成了主要的矛盾,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往往需要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实作为认知背景和载体。通过观察活动,有具体到抽象,概括出抽象数学知识。如:从红领巾、自行车、斜面屋顶框架等抽象的知识只有回到现实生活中,才能实现自身的意义,不断地寻求符号的意义,才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动力并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教学北师版二年级《角的认识》时,首先借助多媒体准备大量的生活素材,不断为学生展示生活物体原型中相关的角,刺激学生的视角,达到注意力集中,发现原来生活中那么多地方可以用上角,而且角的作用真不小。当屏幕一一展示学生熟悉的物体时,学生一下子活跃了视觉:这“剪刀、红领巾、钟面、窗户、校门的伸缩门、大鳄鱼、小鳄鱼张开的嘴巴等等的图片时,学生还想看一遍,这时就提出要求了,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知道角所在物体的地方,从视觉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加学习的动力。在引导学生找角,说出角所在的位置时,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角的边有什么特点?顶点有什么特点?这样从视觉中促思,在学生不断的不同的描述中,让学生获取对角的鲜明表象经验,促进对角概念的建立。把角的概念系统的清晰的描述出来:一个顶点,两条边所组成的图形就叫角。利用生活中的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归纳描述,自然的引出概念,激活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新知识的认知过程,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动手操作,激发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与时间,使学生有机会在动手实践中,感知数学知识构建形成过程,更好地感悟知识,激发思维模式的形成。例如在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课中,本节课着重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探索操作活动,体验和理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为了把深奥的数学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做数学,我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带两根长吸管和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学生兴致可高了,知道数学课堂上有事要做,人人都积极起来。学生手中的两根吸管长度大致相同,两根吸管与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了,思维就集中在另一根吸管上,如何让另一根吸管变出两根而且可以围成三角形。“两边之和”就呼之欲出,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更加活跃,更有利于学生大胆发现数学知识。

三、积极的评价,激励学习动力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既亲切感人又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语言最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能激励学生的学习潜力。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有失误,会有畏难心理,会有失败,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教师的真诚鼓励。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给学生以帮助,给学生信心,点燃内心的需求。既肯定学生的努力,又强化了学生的上进心,能使学生在悦耳动听的评价声中,自主地参与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中,以A4纸为素材,经过多次变化、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自主发现其中的规律,沟通了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加深了对面积与周长概念的理解。

课的开始,当我展示出一张A4纸时,学生也开心的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A4纸,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微微一笑,说:我们用A4纸变魔术。学生科高兴了!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个个学生跃跃欲试了。“谁有办法在这张A4纸折一个 最大的正方形?问题一出全班同学“愣”了一下!我故作被他们的反应吓一大跳说:“你们一定行的,调动我们学过长方形知识来解决问题”接着走到学生中间,不断给予需要帮助的学生指点,在这“等一等”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动手折一折的时间,学生快乐的参与其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纸上的长和宽中变与不变的过程中,做数学,玩数学。即使学生自己折得不对,看到身边同学的示范也重新折一次,经历了就有收获。以A4纸宽为边长这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找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不断的为这折好正方形的同学竖起大拇指,送去暖心的微笑,或者拍拍小肩膀对他说:“你努力的样子我喜欢”,为他们努力学习而点赞。只要学生乐于参与课堂的活动,总会有收获。所以为后面的练习做了最好的铺垫。

总之,在学生学习抽象的平面图形知识时,尽量从现实世界中选择学生喜欢的,熟悉的事物,从多种感观,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情绪,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不断激活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育》2014.2015.2016月刊

[2]《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3]《数学就是这么有趣》, 纸上魔方,天津古籍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第四小学 516100)

猜你喜欢

视觉操作兴趣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浅析油画色彩表现的理性化方式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