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语文之美
2018-02-27陈仁凤
陈仁凤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小学语文仍然采用以往的教育方式,这严重限制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先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希望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加以参考,尽快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及时的创新。
关键词:审美教育;教学情境;多媒体
小学是学生们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而小学语文则是基础学习阶段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从目前来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关注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没有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这和新课改的理念是相悖的。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对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势在必行。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在我国一些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中,有些小学的语文教学已经发生了改革和创新,实施了更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教师手里拿着一个粉笔,一本教材,一份教案,等上课铃声响起之后,走上讲台,开始单方面的灌输式教学。在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做一个听众,并没有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另外,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只注重对知识、理论、技巧的讲解,而忽视了对思想、情感、人性等人文价值的讲解。也就是说,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工具性,轻视人文性,这对于学生思想品德以及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是没有帮助的。而在教学工具方面,少数的小学已经在每个班级中都引入了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但大多数的小学仍然没有为每个班级都配置相应的多媒体设备。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
1.更新教学方法
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创新,首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将多媒体引入到平时的教学当中。将黑板和多媒体设备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黑板为主体,多媒体为辅助,反之亦可。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丰碑》为例,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的图片,将其做成ppt,等上课时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当学生们看到军需处长在雪地中舍己为人、最终被冻成丰碑的感人画面时,必然会从内心感受到震撼,这样一来,学生们自然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中了。
2.善设教学情境
合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杂志、互联网等途径获取相关资料,或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例,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面有限,因此学生可能并未对这一古希腊神话人物形成正确的认知,且对教学活动兴趣较为不足。对此,教师可以事先将《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书籍中的图片转化为电子教学材料,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保存,在课堂上播放其人物形象及相关背景知识,创设具有浓厚历史色彩的情境,进而加深学生对这一普罗米修斯天神的印象。除了激发学习兴趣外,教学情境的创设还会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普罗米修斯取火、普罗米修斯被囚禁于悬崖上等图片的播放,学生对人物的情感态度也会产生一定变化,这种情感教学为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强化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良性发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强化审美教育的方式,转变传统教学角度,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教学感受,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及情操。以三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夸父逐日》一文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参照语文教材、互联网中的相关图片资料,将教材中的文字故事转化成相应的视频。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感知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形象,并从夸父执着追逐火球、不顾干渴、疲惫的行为中感受人物的动态美和内涵美。对于学生而言,审美教育的开展使得学生从美学角度对教材形成合理的认知。由于审美教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因此,小学语文教育效果将得到合理改善。
4.灵活提出问题
结合传统教学工作可知,部分语文教师并不重视提问的作用,随意从教学内容中抽取部分作为问题。这种提问方法无法发挥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等作用。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需求,创新化提出问题。
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见需求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第一,激发兴趣需求。在文章内容不够新颖的情况下,激发兴趣提问措施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材《渔夫的故事》为例,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大家看过渔夫在海边打渔的过程吗?谁知道渔夫的渔网里会网到什么?”当学生回答出各种鱼、扇贝等海洋生物后,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导入教材:“从前有一个渔夫,他连续撒了三次网都没有网到任何东西。但第四次,他网到了一个很沉的东西,而且你们刚才没有猜中过,想知道是什么吗?”
第二,启发需求。若教学内容的难度较高,则学生可能会因为不理解教学内容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影响最终教学效果。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教师可运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完成。仍然以《渔夫的故事》一文为例,在阅读文章内容前,可提前提问:“当你做了一件好事,但却没有得到好的回报,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将渔夫的经历变得更加合理,當学生读到魔鬼的做法时,更容易理解该情节的内涵,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若想真正做到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就必须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巧妙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强化对学生们的审美教育,并在课堂教学时灵活地提出教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以往沉闷压抑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们真正的发现语文之美,喜欢语文,爱上语文,从而愿意主动投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这正是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创新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27(05)
[2]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
(作者单位:贵州省绥阳县枧坝镇黄枧小学 56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