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衔接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发展训练
2018-02-27苏阳燕
苏阳燕
摘要:中小学衔接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既要继续发扬学生小学阶段的发散活跃思维的特点,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语文字词、阅读、写作方面的思维发展训练,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小学衔接教学;思维发展训练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应运而生。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利于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环境中继续学习。于是,中小学面临着一个衔接问题,如何让学生在九年一贯制学校里能顺利完成小学学业,并能尽快适应投入到初中的学习中去。针对语文这门具有工具性作用,却又不能只把它当做工具的学科,在中小学衔接教学中值得深思。
语文被视为工具性学科,其实它不仅具有工具性,更具有发展性,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将语文这门独具灵性的学科发挥它的极致,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学生引入具有生命力的活力语文的康庄大道。
语文的学习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都与思维密切相关。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都在进行思维训练发展,比如对课文的概括复述,即是概括能力。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等,即是思维过程中的分析。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思维训练,这样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一、字词教学与思维训练
字词教学贯穿整个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发挥字词中蕴含的精彩思维因素作用,提高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认识能力,不仅有利于今后语文的进一步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来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能工工整整地书写中华汉字,更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堂堂正正做一个中国人。
在五年级就开始学习汉字的演变、构造以及在生活中的使用,此时在教学字词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理解记忆。比如可以利用口诀来记忆汉字,这也是最简便常用的方法,“断”字:半口吃一斤米;“戍”“戌”“戊”:点“戍”,横“戌”,“戊”中空。六书造字法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字词,“刃”,指事字;“集”会意字,本意是一群鸟立在树上。此外,字词开花也是学生喜爱的游戏,由一个字添加笔画部首,可以变成很多字,进行区分。
汉字的读音也是如此,尤其是多音字教学,我们需要勤查字典,更需要结合其意思进行区分、组词来理解记忆。如“夹”,有三个读音“jiā”“jiᔓgā”,读“jiā”,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把某物夹住,如文件夹,夹子;读“jiá”,意为两层的衣物,如夹衣;读“gā”,就一个,夹肢窝。
可见,字词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从一个点出发,向不同的面发散,最终起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阅读教学与思维训练
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了半壁江山的位置,它关系到字词句的学习,也关系到作文的练习。对于衔接班的阅读教学,毫无疑问多读非常有必要,因此,在衔接班课外时间尚且充足的情况下提倡多读课外书,而且涉及的类型可以是小学阶段的儿童文学或者其他类型的书籍,也可以是中学阶段的必读书目。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作者写作背景、构思、立意以及段落层次间的关系等方面去分析文章,比如《落花生》一文的教学,可以先从作者笔名的由来,到文章叙事的分析,重点落实到对花生的赞美,并借物喻人联想到类似花生的人。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需要由思维训练发展这一概念,能够用初学者的眼光去看文章,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甚至在提问时也需要趋于思维训练。如在教学《香菱学诗》时被问道“林黛玉小小年纪就能教香菱,那么林黛玉又是谁教的呢?”这样的问题需要结合全书回答:贾雨村。作者为何让贾雨村是林黛玉的老师?出于泥而不染,“质本洁来还洁去”便是林黛玉毕生的写照。
在承前启后的衔接班阅读教学中,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教学,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探索思维等。
三、作文教学与思维训练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需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学会积累的习惯。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方法很多,也各有千秋,针对中小学衔接班作文教学有几点关于思维训练的方法途径。
首先,从仿写入手,举一反三,想象联想,拓展思维。最简单的仿写在低年级就已经涉及过,如比喻句、拟人句的仿写,到了衔接年级段,可以深化到段落的仿写,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之后,可以仿写文中第二段中对比、排比、比喻、夸张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还可以在整体结构上、情感上进行仿写,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可以按照“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的线索写作,也可以联系到席慕蓉的《乡愁》,同样思乡主题写作。
其次,深入细致观察,加深描写力度,培养分析概括能力。从三年级的写作到六年级,除了议论文,其他各类文体学生都有涉及:记事、写人、写景、状物、想象等,分文体写作,但教学中都显得有些笼统,以至于在初中阶段作文字数上升到七八百字,很多学生作文写不长,于是描写能力的培养在此时就发挥作用了,无论是人、物,还是景、境,我们都可以通过细致的描写把文章写长、写活。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思的习惯,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作文教学中掌握一定的方法。比如对人物的描写,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貌描写,更需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生动描写将人物活起来。
第三,标新立异,创造性思考作文章。同样一个话题下,文章标题可以很普通,也可以鹤立鸡群,同一个题目下文章内容也当然可以与众不同。在想象类作文的激发下,学生作文开始学会转换角度写文章,比如在介绍家用电器的文章中,学生会以第一人称口吻,用拟人的手法去介绍。在一篇习作中《我是一个小偷》,学生说自己是个小偷,偷走了妈妈的青春、偷走了爸爸的健康、偷走了家人的心血,文章反其意而行之,逆向思維,标新立异。
语文教学应当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向通往光明的道路,对于中小学衔接阶段的学生,既不能磨灭小学生充满天真浪漫的灵性,更需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多种思维的发展训练,让他们在语文学习这条神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充实。
参考文献:
[1]席贵丽,席煜.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分析[J]. 课外语文,2017,(02):3.
[2]王艳梅.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探讨[J]. 考试周刊,2011,(63):43.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第七中学 2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