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探究

2018-02-27彭儒武邴强兴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24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文化建设仪器设备

彭儒武+邴强兴

摘 要 高校实验室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实验室文化具有激励、凝聚、引领和约束的功能。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应该从科学精神的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的养成、环境建设与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建设和发展先进的实验室文化。

关键词 实验室;文化建设;仪器设备;科学精神;学术氛围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4-0070-03

Research to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a New Situation//PENG Ruwu, BING Qiangxing

Abstract Laboratory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

tant part of university cultures. A well laboratory culture has the function of encouragement, cohesion, guidance and restrai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eat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cu-rrent culture,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should start from the aspects of shaping the scientific spirit, cultivating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and rule, builds and develops the advanced laboratory culture.

Key words laboratory;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scientific spirit; academic atmosphere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验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和影响着高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在当前文化强国背景下,实验室应乘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积极承担起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实验室在仪器设备、技术条件等硬件设施方面上了一个大台阶,完全满足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需求。而如何管好用好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应在加强实验室管理、提升科学素质、养成学术氛围、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优化环境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建设和形成一个先进的实验室文化,从而增强实验室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活力。加强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2 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目标要求

任何文化都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通过具体的表象呈现出来。实验室文化也是这样,师生感受和体会得到,能触及他们的心灵,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上应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科学精神的塑造和养成 科学精神是实验室文化的核心。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实验室应该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追求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实验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风气[1]。

科学精神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包括学校各级领导在内的全体师生、实验技术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山东农业大学的校训是“登高必自”。要求师生要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攀登科学高峰。构建中的实验室文化应该是校训精神的诠释和体现。实验室是教师、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和起点,做好每一台实验,积累每一个实验数据,追求科学真理,这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也是科学精神养成的重要途径。

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精神的实验室文化 高校实验室文化是崇尚科研、学术氛围浓厚的文化。实验室在科研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科研和学术研究的主战场。大学实验室应当提倡学术研究带动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促进学术研究,用好用活实验室资源,把学术思维、科研方法融入实验教学中去。实验室在仪器设备、实验耗材、水电、科学管理等方面提供条件,提倡、鼓励、支持科研团队、科研项目进驻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项目研究;鼓励年轻教师特别是年轻的博士、硕士走进实验室,有的年轻教师苦于没有科研项目,只有走进实验室,扎根实验室,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有初步的實验成果,才能提炼出科研项目;鼓励支持大学生利用实验室这个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

实验室应该加强学术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校际交流特别是与名校重点实验室的交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加强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只有相互交流才能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实验室才能发展壮大。

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成果频出,这样的实验室才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验室才有生机和活力,实验室的价值才能凸显。仪器设备每天都是预约排队使用,周末节假日总有教师、学生在实验室忙碌,每天晚上实验室灯火通明,这才是学校追求和构建的实验室文化。

实验室管理文化 实验室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文化内在机制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养成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作保障。实验室管理包括实验教学管理、实验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人员守则、学生守则、实验室开放管理、实验耗材管理、低值易耗物品管理、安全卫生管理、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实验室管理制度是一种有形的、正式的、强制性的行为准则。endprint

在制度建设中,要认真研究分析实验室的特点,广泛征求领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以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制定出严谨科学的规章制度。制定的规章制度要周到、细致,条文要清楚、具体、言简意赅、易于操作和执行。制定的制度要体现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度本身不是为了约束人性,而是鼓励人的发展。建立健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且把制度落到实处,形成一个按章办事的好的工作作风。在管理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各负其责,尊重师生的权利和要求,尊重他们的劳动,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2]。科学、规范、严格而又人性化的规章制度,是实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有力保障。

实验室环境文化建设 实验室环境文化是实验室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是实验室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既是实验室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实验室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实验室环境文化是一种激发人们奋进的精神文化。在室内外适当设置宣传欄或者是悬挂宣传框,介绍实验室功能、开设的实验项目、实验教学任务、仪器设备情况,介绍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情况,宣传历年来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科技成就,宣传历代专家教授特别是知名教授的先进事迹,悬挂相关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画像及名言名句等。因此,利用好室内外的环境空间,认真撰写实验室文化展板的内容,精心设计展板的编排、板式和悬挂位置,使得文化氛围的渲染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走进实验室应给人一种规范有序、干净整洁的良好印象。实验室面积满足教学科研要求,功能及空间布局合理;仪器设备先进、性能优良、利用率高;各类仪器设备、教学设施等摆放整齐有序,方便教学使用;仪器设备的标识牌统一规范、悬挂合理,操作规程等简单明了;主要的规章制度悬挂上墙,实验室日志、各类登记表记录认真规范;室内外环境干净整洁,适当摆放一些绿植、花草等,严谨中透着温馨的气氛[3];等等,这些都是实验室环境文化的具体表现。

3 实验室文化的功能

实验室文化是在长期发展实践中,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逐渐积淀的实验室理念、实验室制度、价值观,教风学风、科技成果、科学精神的总和,是实验室综合实力的体现[4]。良好的实验室文化具有激励、凝聚、引领、约束和辐射的功能。

激励功能 先进的实验设备,良好的实验条件,浓厚的学术氛围,历代专家教授的成果展示,身边积极向上的科研团队,都会激励进入实验室的每一人,激发他们的自豪感、荣誉感、使命感和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进取精神。激励的作用是强大的,能激发人的积极性,释放工作热情,挖掘人的潜能,激发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和不怕困难、敢于担当的科学精神[5]。

凝聚功能 良好的实验室文化是和良好的实验室传统分不开的,它能够凝聚人心,营造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创造实验室和谐的氛围。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靠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来实现,二是靠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团队来实现。一个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必有一个领军人物,领军人物优秀的个人品质、先进的治学理念和严谨的科学精神,会凝聚和带动一批人才。任何科技成果的取得都不可能靠单打独斗来完成,而是靠团队的力量来实现的。因此,由共同的价值追求凝聚起来的实验室团队,是实验室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引领功能 良好的实验室文化能够熏陶人的心灵,深刻影响人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引领人们的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用科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人们的道德素质、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能振奋人的精神,增强实验人员的求知欲、科研动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因此,实验室文化建设对塑造人的个性起到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约束功能 实验室文化的约束能力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表现出持之以恒、心无旁骛、奋发努力、潜心钻研的精神,这种约束力是自我约束,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行为;

2)每项实验都有实验条件,每台仪器设备都有操作规程,这就要求实验人员具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实验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决不能天马行空、我行我素;

3)实验室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要求每个实验人员自觉遵守,这样实验室才能安全有效地利用。

4 结语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良好的实验室文化,对于增强实验团队的凝聚力,激发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师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实验室的水平,发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实验室文化建设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校的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和扶持,在实验室建设上给予指导;需要专家教授进入实验室,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需要全体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付出辛勤的劳动,在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各个方面创新思维、提高标准,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和实验室发展要求;当然也离不开更多普通师生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原,李鑫,杜兴号.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5-19.

[2]彭儒武,徐海花.高校实验室开放与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16(1):129-132.

[3]陈京立,康晓凤,金娜,等.护理实验中心的文化建设[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2):129-131.

[4]柯红岩,钱大益,刘云,等.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328-330.

[5]石瑛,吴其光.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其构建[J].教育探索,2010(11):81-82.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文化建设仪器设备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
北京近4万台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