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导学案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2018-02-27宁夏灵武市第一中学郭云飞郝睿娟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策略性程序性基本技能

宁夏灵武市第一中学 郭云飞 郝睿娟

一、导学案的定位

导学案不是“习题册”,而是针对学生在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状态应运而生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重复的训练;通过导学案的设计,教师力求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引导学生整合课内外相关学习资源,形成网络框架,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生活等。

二、导学案的知识性要素

(一)凸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过程性思维

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导学案中的重点。如生物学科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生物膜系统,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倍显微镜的使用等。

(二)重视导学案中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根据认知学派划分,陈述性知识是用来回答“是或否”的问题;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策略性知识更加注重过程性的思维,重视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技能。导学案设计中陈述性知识是基础,而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关键。

三、导学案的表现形式

(一)根据课标制定学习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结合学生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目标是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具体要求,问题设置和导学过程要紧扣学习目标。

(二)导学案的推手是问题式导学

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思维高度,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否”,要紧扣课本内容和主线内容,注重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问题要有梯度,层层递进,适应不同的学生,引导不同的学生进行主动思考;问题的针对性要强,要围绕重点、难点、疑点展开。

(三)小组合作探究是课堂导学的保障

小组的合作探究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培训和强化,评价体系要呈现多元化,多元评价使得学生都能体验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小组是共同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效组织,是以整体成绩为评价,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型组织。

(四)概念图的建构是导学案的重点

基本概念及概念间联系的学习不应是静态的单纯记忆,应重在理解和应用,不应是孤立的掌握,宜围绕若干中心问题形成概念串。而有效的概念学习是将新的概念同化到认知结构当中,也就是只有围绕基本概念形成框架,才能让学生准确而又灵活地掌握和应用。高中生物必修模块几乎在每章自我检测题中都提供了对于概念有效的简单的学习策略——概念图的构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构建脉络清晰、体系完整的概念图,才能够将概念及概念间的联系内化。

(五)阅读思考是导学的基础

在新课开展前,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标注出不理解的内容,是对基本知识梳理和识记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简单问题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是导学案的核心内容。

(六)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

巩固练习的题型要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整体把握7∶2∶1的难度,要有层次,形式要多样,以5~10 分钟内能完成的题量为宜;每一个学习目标都要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

运用导学案打造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才能把握导学案的内涵,才能有更好的表现形式,完全实现导学案和高效课堂的融合。

猜你喜欢

策略性程序性基本技能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程序性坏死在肺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为什么我们不会忘记怎样骑自行车
全媒体记者的基本技能和采访技巧探析
浅谈电视台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初中语文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分析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策略性指导精致文笔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语言理解的策略性
关于程序性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