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指导精致文笔
2016-07-14夏文静
夏文静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积累精致动词和形容词,熏陶诗意文风,指导细节描写,培养比喻意识等四个策略性目标入手,有目的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学生记叙文习作中的行文习惯。
【关键词】策略性 记叙文 精致文笔
策略性知识是指个体根据所处的情境,有目的有意识地用来调节与控制其学习和思维过程的方法的知识。
学生记叙文的选材、立意、抒情和构思无不需要通过文笔表现出来,如果文笔苍白,纵有千般奇思妙想也会沦为夸夸其谈。所以策略性地教会学生习得精致文笔更是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必经之路。
一、积累精致动词和形容词
阅读和写作关系密不可分,这个道理众所周知。在大量的摘抄中,我们汲取着文字中丰富的语言素材。
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需要给学生提出更细微更富有针对性的策略性要求。比如我们班就提出品味、积累精致动词、形容词的要求。因为这两类词可以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所谓读着某段文字如临其境,多半是因为一些精致而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描绘出了生动真实的情境。
比如《甄嬛》中就有大量描绘得非常细致的动词、形容词:
我不置可否,伸手拔一支银簪子剔亮烛芯,轻轻吹去簪上挑出的闪着火星的烛灰;只怔了怔,微眯了双眼,仿佛突见了阳光般不能适应;月光忽然驻留在地上,嘴角浮起一缕浮光掠影的笑;忽的身子一旋,已被人拉住了手臂,一把扯上了岸;醺然冷幽的酒香;兜头兜脸地扔去;神情慵倦闲适;维持着淡而疏离的微笑;略点了点头;脚下不稳踉跄了几步;低眉一笑。
不断积累精致动词、形容词,学生作文中很多陈旧而平白的词汇便会慢慢地被置换掉。就像鱼缸换水一样,一根管子,引出浑浊,导入清澈。
慢慢地,大家认可了精致动词、形容词的表现力。
如:外公这一走,仿佛窃走了外婆的幸福,也抹去了这盆茉莉的花香。(李丹)
身边的一切声音却肆无忌惮地叫嚷着,毫不留情地刺入我的耳朵。我想逃,可是无处可逃。(徐炜杰)
二、熏陶诗意文风
有人说诗意文风太过阳春白雪,何必让所有人都去戴这顶过于高雅的礼帽?
其实不然,就譬如练字需从悬腕的毛笔字练起,只要这悬腕的功夫练好了,用其他笔写字时也就自然会有一股富有韧劲的笔锋相助。而练习诗意的文笔的目的也并非把所有同学培养成温婉的“林黛玉”。但不论何种风格的文风,运笔含情,格调清新练达都是首要的。
我选择优秀的诗词,让学生一边体味理解,一边将它们用散文的语言扩写出来。我将这种策略性方法美其名曰:把诗歌“散文化”。
比如:
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一)》:
旁有花团围簇,手持一壶清酒,于是清冷春月夜,我独斟独饮,唯独无亲密相知之人与我为伴。无奈仰头,怅然地举起杯盏,诚邀那同是形单影只的明月还有落寞的影子为伴,竟也凑足三人。可惜那明月却不懂饮酒之趣,那影子也只徒然地随我而动。这又如何?暂且就以月为伴,与影交友,衬着大好春先纵情欢乐吧!就让我酣畅淋漓地尽情舞蹈吧,影子也伴着我舞动婆娑。啊!清醒时相伴作乐可醉后只各自离散!但愿能永久地与之忘情地游乐作伴,再次相约于那高远的天边!(金杰)
三、指导细节描写
记叙文中细节描写的质量是决定记叙文品质的关键。文章于细微处见功底。在适当的地方,细枝末节的脉络中会显现作者情绪并触动读者悲喜。
所以这一板块的策略性目标是指导细节描写。下面是钱钟书《围城》中一段关于苏小姐的形象描写:
那个戴太阳眼镜,身上摊本小说的女人,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得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滞。她去掉了黑眼镜,眉清目秀,只是嘴辱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假使她从帷幄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得身板瘦削,也许轮郭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
我们首先细细地品析一番:这段描绘,从苏小姐的穿戴、皮肤、眉眼、嘴唇等多处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黑、白、红色彩的搭配,布料的材质,形容词、动词的选用,包括一些比喻等修辞的渗透,无不显现出作者对人物的些许反感情愫。
细细回味的过程中,大家明晰细节描写表现力。
四、培养比喻意识
策略性地培养比喻意识,能够化枯燥为生动,让平白的文笔华丽转身。
我常常和学生分享一些比喻运用的精致片段,比如:
我拂开茶叶盒的盖子,用指腹撮了一把茶叶撒进圆滚滚的茶壶,细长干硬的茶叶撞击白瓷的壶底,如碎玉落进深涧。滚烫的开水大口呼吸着涌进茶壶,仿佛迫不及待去拥抱一个早已注定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