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活动
——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引擎
2018-02-27江苏如皋市石庄镇石庄小学226500
江苏如皋市石庄镇石庄小学(226500)
体育大课间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每天要确保一小时。”体育大课间活动要有质量、有品位,就必须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教师要创新管理,引导学生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活动意识和能力。
一、整体规划——发掘大课间活动的内容
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时,学校要根据校情,扬长补短,克服硬件、软件等的短板,对大课间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充分发掘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体育教师是开展大课间活动的主心骨,因此要对大课间活动展开深入研究。《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深入研究“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趣的形成的重要作用”。 我校体育组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在征询全体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将体育大课间活动划分为四大板块,即各年级教材内容规定的活动项目、市级统一规定的活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新兴的体育活动项目。这样,整个体育大课间活动既有传统气息,又有时代特质,学生喜闻乐见。同时,大课间活动内容贯通课堂内外、教学与生活,由体育组教师统筹组织、指导、协调、安排。
二、精心设计——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形式
大课间活动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要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如某些学校追求“一校一品”,人为地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单一化;有的学校倾力打造太极文化,全校师生练太极拳、太极箭、太极扇,取消了大课间活动的其他项目。这样遏制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抑制了学生其他活动潜能的发展。这种追求“大一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是片面的,也是背离体育教学目标的。
我校体育组是这样安排大课间活动的:将学校的特色体育活动与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各个学生的体育大课间特色活动有机结合,从组织形式上对大课间活动进行改革。譬如,在时间安排上,周一、周三是学校大课间集体活动时间,周二、周四、周五是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各个学生的特色活动时间;在空间安排上,将部分年级、班级,因场地、器材等不足而产生冲突的活动项目错开来开展。将学校的特色活动与学生的个人活动进行整合,避免了“一刀切”,能够对学生各种活动潜质进行积极发掘,既让学生全员参与,又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有序推进——制定大课间活动的目标
大课间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体育大课间活动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教师应制定目标,有序推进。只有班班有目标,组组有责任,人人有标杆,体育大课间活动才能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对如皋市统一推进的大课间活动项目——跳绳,我校要求低年级学生能单摇,成绩为90秒单摇个数除以2;中年级学生能双摇,成绩为90秒双摇个数;高年级学生能进行花样跳绳,如交叉跳、青蛙跳等,成绩的判定参照如皋市标准。有了这样的目标,在大课间活动中,学生就不敢懈怠,而是积极应对挑战,最终提升跳绳技术。如皋市统一推进的另一个大课间活动项目——踢毽子,我校也是通过分层教学,要求低年级学生能够进行基础性盘踢,中年级学生能够空踢,高年级学生能够花样踢。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我校制定了不同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努力引导学生从体育活动的“现实发展区”经由“最近发展区”迈向“可能发展区”。大课间活动只有依据目标有序推进,才能真正发掘学生的活动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大课间活动目标必须遵循学生的运动规律和基本技能的形成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为了实现目标而出现损伤等意外。
大课间活动是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引擎。在体育教育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丰富与发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基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视角,体育大课间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宗旨,真正成为学生锻炼身体、娱乐身心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