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信息化教育的创新应用
2018-02-27江苏省盐城市六一幼儿园施盈盈
江苏省盐城市六一幼儿园 施盈盈
目前,我国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伟大变革中,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教育模式正在发生颠覆式的改变。对于幼儿园而言,唯有顺应“互联网+”时代需求,才能在认识幼儿教育的本质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重塑教育模式、内容、方式、工具、体系。我园运用“互联网+”理念和思维,深化信息化的创新应用,充分借助互联网、网络评价系统、同步课堂等现代化载体,充分发挥了信息化在促进教育教学、幼儿发展和集团化办园中的独特作用,实现了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巧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家园共育网络课堂
为了更加有效拓展家园共育途径,打造完善的家园共育网络,我园开通微信和微博官方公众号,开通微信微官网,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家园共育的信息化。比如,在幼儿管理中引入微视频,实现家园共育目标。结合园本“开放教育”课程的季节、时事等等主题,充分发挥微课的教育功能,借助计算机软件,制作出充满童趣幼儿阅读微视频,让家长与幼儿共享阅读的乐趣,这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教师也可在举办主题活动时,结合活动内容为幼儿精心挑选适宜的绘本,并将这些阅读材料录制到微视频中或制作成PPT,共享到家园管理群,指导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诵读经典,共同学习、观察、体会图书的精彩内容。 在教师的引领下,实现了线上教学空间的无限拓展,将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可实现对幼儿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指导。同时,也丰富我园数字化绘本阅读资源库,提升了家长解读图画书和指导幼儿阅读的能力。巧用新媒体和新技术创设的“书润童心”栏目极大激发了家长陪伴幼儿亲子共读的兴趣,这种新型的声画阅读网络课堂方式,有效提升了家园共育效果和水平,真正让书香充盈着每一个家庭。
二、运用大数据思维,创新构建家园共育网络化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变革思维,分析驱动教育的新时代已经到来。这也有效促进了家园共育活动开展,提高了幼儿教育的时效性、客观性、拓展性。比如,可以构建一套科学的幼儿发展评价系统,将家园共育效果和质量的评价进行网络化评估,由线下管理向线上管理转移,提升了教育信息化服务能力和智能水平。在网评系统中,可以设置“课程评价”“园中好教师”“优质课”等评价模块,实现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与家长评价无缝对接,为每位家长提供帐号和密码,可以随时登陆系统,发表自己的感想,提出自己的意见,在互动模块实现家长与教师间的互动,真正实现了幼儿教育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体现了对教学工作评价的客观性、及时性,有助于让教师和家长相互理解各自的想法,认识到各自的不足,并及时纠正,明确将来的努力目标。同时,园里也可以将这些网络数据收集、整理,通过汇总、分析,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导向,为实现高效、精准的教育管理提供大数据支持,从而提升家园共育工作的管理质量和水平,保证了幼儿园的长久发展,也为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提供了数据导向。
三、建设同步课堂平台,促进幼儿教育共享研究发展
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构建幼儿同步课堂。可以借助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与省市内的其他优秀幼儿园共享资源,交流互动,取长补短。如,艺术教育优质课的分享,语言特色课程视频观摩,网络平台授课等。将全省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园内,分享省内名师的幼儿教学管理经验,有效实现了区域间的融通,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各教育单位间的辐射,促进了城乡幼儿园建设的信息共通,同步发展,对减小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网络化的平台,将不同地域的幼儿园相互连结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发展共同体,可以更多接收外界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促进了幼儿园现代化发展,也为幼儿园信息化管理创造了契机,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步课堂平台的构建,是幼儿园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步骤,是实现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幼儿园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师专业进步的重要途径。
四、多媒体技术丰富了幼儿教学手段,提升了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为一线幼儿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多媒体技术集声、光、电、影于一体,为实现幼儿园现代教学创造了条件,对促进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内容多元、形式各样的教学课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搭建人机互动平台,增强课堂活动的趣味性,深深吸引幼儿自主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幼儿的思维处于形象阶段,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的转化与演示,可以大大降低幼儿的理解难度,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
总之,在网络背景下的幼儿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熟练应用各类教学软件,积极创新发展教学模式,为提升幼儿园教学工作质量而努力,促进幼儿园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升办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