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探析
2018-02-27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桂芝小学韩锦春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桂芝小学 韩锦春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的学习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动学生对这些科学现象进行创新探索,势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追求。[1]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应该是学科教学的重要追求目标。科学现象、科学规律、科学道理,处处都需要学生通过创新探索才能获得真知,适时启动学生创造性思维,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性,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认知习惯。
一、契合学生兴趣设置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科学学科内容有主动探索意识,教师在教学发动时,需要利用多种教辅手段,为学生布设适宜学习情境,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小学学生学习思维偏重形象思维,给学生设计直观情境,让学生利用插图、动画、实验、游戏等方式展开科学学习探究,其激发效果会更为突出。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群体对学科知识的认知存在差异性,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学情调查,以提升学科教学设计的适合度,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实践探索需要。
课堂教学情境设计时,教师需要贴近学生生活认知展开。如教学科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堂之初,教师拿出一根小塑料棒,在衣服上摩擦了一会儿,然后将小塑料棒对准了桌面上的碎纸屑,这些小纸屑纷纷被塑料棒吸附起来。学生看到这个现象都感觉很新奇。教师给出学习引导:我们生活中有许多静电现象,小塑料棒可以通过摩擦产生静电,其他方法也能够看到静电。同学们谁有过被静电击中的经历,不妨讲给大家听一听。学生纷纷发言:“我经常被静电击中。在沙发坐一会儿,去开门时,刚接触到门把手,就被‘电’了,整个手臂都酸麻了。”“用干燥的梳子梳理头发时,会发现头发飘起来了。这也是静电现象造成的。”教师对学生发言给出专业解读,顺势引导学生教材相关内容。
教师利用一个小小的静电实验,将学生学习热情点燃。学生开始讲述生活经历,将教学内容和其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了,促使学生快速启动学习思维。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环境,给学生学习注入崭新活力,这无疑是最为科学的教学设计。
二、关注学生思维精选媒介手段
多媒体的广泛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选项,教师在课堂教学发动时,常常要运用多媒体将个性图片、动画、视频、音频、文字等信息以声光电形式传递到学生面前,这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教学调度手段,可以对学生多种学习思维形成重要冲击。[2]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进行实物展示、实施实验操作、展开课堂讨论,也能够有效促使学生产生丰富思维促进动力。教师依据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展开教学辅助,势必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生活认知思维,形成崭新创造动力。
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众多实验材料,并先让学生进行判断,哪些东西是导体,哪些东西是绝缘体。学生根据自己生活认知基础展开判断。有学生说,木片、塑料片、陶瓷、橡皮、丝绸、玻璃、铅笔都属于绝缘体,而铁丝、硬币、铅丝、铜丝、导线等都属于导体。教师提出新问题:如何来检测一样物品是不是导体呢?学生纷纷展开讨论。有学生认为,可以利用电路连接小灯泡,如果小灯泡亮了,这个物品就是导体,如果灯泡不亮,就证明这个东西是绝缘体。教师拿出“电路检测器”,与学生一道展开实验操作,对学生判断进行一一验证。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操作活动,在不断实验中形成鲜活学习认知。
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多种物品,先让学生猜想判断,然后运用实验进行验证,将学生学习思维紧紧抓住。学生在思维推进过程中,对相关学习认知有了系统性认识,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系统性学习操作,学生获得丰富实践体验,教学顺利推进,学生学习成效显著。
三、根据学生质疑展开教学推演
课堂教学展开后,教师要发动学生展开深度学习探究,通过阅读、分析、观察、归结、优化等学习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契机。特别是发动学生展开质疑活动,可以有效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思维,形成重要学习促进动力。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唯有展开质疑性探究学习,才能获得丰富学习认知。教师有意识发动学生质疑释疑活动,能够快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完成学习认知构建,其认知内化更为高效。
发动学生展开质疑释疑活动,教师需要给出必要的引导和提示。如教学《油菜花开了》相关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对油菜花开全过程进行直观展示。教师拿出一株油菜花,引导学生观察油菜花根、茎、花、果实等部位,用镊子对花朵进行解剖,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取出来,粘贴在纸片上,观察这些部位的具体形状特征。当学生进行观察时,教师给出了思考问题: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时开放的吗?每一朵油菜花有多少个花瓣?有几个花蕾?油菜花凋谢后会留下什么呢?利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油菜花变成油菜夹的变化顺序图。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后,都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展开细致观察讨论,并利用铅笔画出示意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出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展开创造性学习。
教师发动学生展开细致观察,引导学生进行解剖操作,给学生认识油菜花的细微部分创造条件。特别是让学生画出油菜花的变化示意图,将学生观察学习引向深入。学生通过这样的操作,对油菜花有了系统性认知。解剖油菜花属于趣味性实验活动,学生参与兴趣更高。
四、结合学生学力发动实验操作
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教师利用科学实验展开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主动思维提供更多机会。[3]小学科学实验内容和学生生活认知有较多契合点,教师发动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实验探索之中,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创造性学习思维,帮助学生顺利构建科学学科认知体系。特别是验证实验和探索实验,对学生思维形成的历练更为剧烈。教师不妨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和发动,这对提升学生学习思维强度有一定促进作用。
学生生活认知有限,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拓宽性实验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建立学习认知。如学习《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师在课堂引导时,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和认知积累,说说自己知道的种子散播的方式。学生开始热议起来。有学生说:我听妈妈说,很多植物的果实很好,猴子、兔子等动物都喜欢吃这些果实,顺便将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到了很远的地方,完成了传播的任务。也有学生说:有一种鬼针草,很容易被人的衣服和动物的皮毛粘住,也可以实现种子远处散播。教师也参与展示活动:黄豆成熟时,豆夹会自动炸开,将豆子崩很远,这也是种子传播方式。为让学生对种子传播方式有更多了解,教师专门为学生布设了课外信息搜集任务,回家之后,通过咨询父母、邻里,找到一些种子远播的方式,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任务下达后,学生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到处搜集相关信息资源。经过一番努力,学生获得丰富信息材料,对种子远播方式也有更深刻认知。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课外信息搜集任务,这属于教学实践操作范围。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对相关信息展开全面搜集,其学习认知顺利成长。学生从生活调查实践中展开科学学习,属于理论联系实践活动,符合认知内化规律,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值得我们做更多探索。
学生对科学现象和科学道理有主动探索欲望,教师针对学生学力基础展开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创造性探索机会,可以为学生带来丰富学习内驱动力。科学关涉学生学习生活的多个方面的认知经历,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助学支持,教师为学生布设探索性训练任务,自然能够激活学生创造性学习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