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与Child-push评分对慢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2018-02-27傅熙玲田玉岭臧志栋朱晓云邵晓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降钙素肝功能曲线

傅熙玲,田玉岭,臧志栋,朱晓云,邵晓宏

(南京市第二医院 肝病科,江苏 南京210006)

肝功能衰竭是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出现的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而产生,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明显,黄疸深,出血倾向等症状,并先后出现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各种并发症的肝功能衰竭征象,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1]。肝功能衰竭的病死率极高,它是一种肝脏细胞受损重而再生不足,并全身炎性细胞因子过度表达所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过程,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国内外医学人员的难题。医疗资源的匮乏,没有合适的肝脏来源以及肝源的紧张,使得肝衰竭的治疗举足为艰[2]。寻找准确有效的预测指标是肝衰竭的难点,现在发现感染是影响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降钙素原与炎症的关系密切。目前Child-Pugh 评分是临床上常用的量化评估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标准,用以评估其肝功能状况[3]。本研究综合分析慢性肝衰竭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及Child-Pugh评分情况,分析其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短期(3个月) 预后的预测价值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1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肝衰竭患者,患者均按照《肝衰竭诊疗指南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肝衰竭。60例患者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28-75岁,平均(47.82±14.55)岁。观察患者在住院期间至3个月后的病情转归,病情好转出院或病情稳定3个月者归入生存组,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或死亡者归入死亡组。死亡组33例,生存组27例。

1.2 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入院后常规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 (PT)、和降钙素原检测,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腹水、肝性脑病等)。Child-Pugh评分参考相关文献进行[4],具体评分情况见表1。降钙素原检测采用mini-VIDAS 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及专用试剂盒。

表1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生存组和死亡组临床特征比较

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降钙素原(PCT)、常用炎症指标(白细胞数 (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中性粒细胞计数(PMN)、CRP)和Child-Pugh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2.2 PCT与炎症指标和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

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与炎症指标和Child-Pugh评分均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值见表3。

表2 生存组和死亡组临床特征比较

表3 降钙素原与炎症指标和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

*表示显著相关(P<0.05),***表示极显著相关(P<0.01)

2.3 降钙素原与Child-Pugh评分对慢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绘制降钙素原与Child-Pugh评分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它们对慢性肝衰竭的预后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果见图1。降钙素原和Child-Pugh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1和0.851,说明慢性肝衰竭的预后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图1 降钙素原与Child-Pugh评分的ROC曲线

2.4 多指标联合对慢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诊断价值

绘制降钙素原与Child-Pugh评分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它们对慢性肝衰竭的预后有明显的诊断价值,结果见图2。降钙素原和Child-Pugh评分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1,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的预测,说明两项指标的联合对于慢性肝衰竭的预测性更强。

图2 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

3 讨论

Child-Pugh评分系统是1964年由Child最先提出,Pugh在此基础上提出用肝性脑病的有无及其程度代替一般情况,即现在Child-Pugh改良分级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肝脏功能评价系统。目前是临床上主要用于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该方法对于预后也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同时也有助于手术危险性的估测[5]。研究表明Child-Pugh评分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6]。本研究结果表明 Child-Pugh 评分在慢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中也有一定价值,与文献报道一致。

作为降钙素的前体,降钙素原是一种不具有激素活性的蛋白质。其与感染密切相关,在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作为一种炎性因子参与其中。正常人的血液中降钙素原的浓度非常低(<0.1 ng/ml),在微生物感染等情况下,集体所有组织及不同类型细胞中持续释放降钙素原,因此实质组织细胞是感染时降钙素原的主要来源,也可以被细菌内毒素直接诱导[7]。对于肝衰竭患者,感染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肝衰竭患者体内降钙素原的浓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已得到临床关注[8]。本研究中,慢性肝衰竭患者体内降钙素原升高显著,死亡组明显高于生存组,说明降钙素原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明显增加慢性肝衰竭的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对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对慢性肝衰竭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861。

对于疾病预后的预测,单一量化指标有明显的不足[9,10]。降钙素原联合其他指标的应用可能让预测的准确性有效提高[11]。降钙素原与Child-Pugh评分的联合运用ROC曲线面积达到0.981,远高于单一因素的预测结果,说明对于慢性肝衰竭患者,二者联用可提高对其短期预后预测的准确性。诸多因素对肝衰竭患者预后有影响,单一或简单等几项指标难以准确评估预后,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评估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临床工作中可以进一步推广。

[1]魏 巍,曹武奎,李 谦.糖皮质激素在肝功能衰竭中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J].肝脏,2015(3):257.

[2]曹 欣.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及病毒载量与近期预后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

[3]刘 明.预测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生的预警指标研究及预警模型建立[D].第三军医大学,2012.

[4]杨 波.MELD、CLD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在肝细胞癌术前风险评估中的对比分析[D].桂林医学院,2012.

[5]汤明胜,雷华涛,黎汉桥.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在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28.

[6]傅叁君,高国生,胡爱荣,等.血清降钙素原和常用炎症指标联合CTP评分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6):519.

[7]董飞波,高国生,胡爱荣,等.血清降钙素原和ASS评分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5).

[8]胡凤霞,黄小平,甘建和,等.肝衰竭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诱因及预后分析[J].江苏医药,2012,38(11):1304.

[9]茹清静,徐珊.肝衰竭预后评估研究现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0,20(6):377.

[10]高艳颖,韩 涛,阚志超.慢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9):3343.

[11]农桂东,陈月桥,梁潇月,等.MELD评分联合降钙素原对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6,8(1):53.

猜你喜欢

降钙素肝功能曲线
未来访谈:出版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幸福曲线
降钙素合成分泌及生理作用
梦寐以求的S曲线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