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问巧引,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2018-02-26李晔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思维培养初中语文

李晔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阅读材料向纵向、横向拓展,释放学生的阅读潜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本文主要通过善问巧引,从阅读记叙文连贯思维、阅读说明文整合思维、阅读议论文发散思维等角度阐述语文阅读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思维;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环境更加多样、阅读渠道变得多元、阅读内容更加丰富,但也面临着信息的筛选、阅读行为的规范、阅读环境的适应等问题,开展突击式的训练,将知识强行塞给学生,脱离了语文学习实践,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囿于教材,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发散,没有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阅读提示,使阅读教学流于形式,学生亦步亦趋地循着教师的思路,缺乏创意的理解,不能进行独创性的迁移,阅读思维能力难以得到应有的培养。部分教师只重视思维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阅读思维、思维品质的培养,使阅读能力的培养变得随意与低层次。我们要立足生本,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让阅读思维得以延伸,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释放,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培养阅读思维能力的环境

1.创设个性张扬的自主学习氛围。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多种多样的,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改变传统接纳式的教学观,要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要平等对待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言说、大胆质疑,让他们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能诚恳地接受建议,师生之间彼此吸引,相互包容,能共同投身于教学活动之中。

2.营造共融共进的合作氛围。个人的探究往往有片面性,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不同的观点产生碰撞,不同的内容进行冲突,从而能相互补充,相互启发,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合作探究,促进群体的共同进步。

3.构筑促进发展的创新氛围。语文阅读有知、情的融入,才能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思维得到激活。教师的教学方式力求创新,以风趣的语言、新颖的教法、丰富的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初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1.通过阅读记叙文连贯思维。记叙文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教师要循序而教,引导学生先通读全篇,再细读景、事、人,最后再品读其中的思想。教师要细读文本,提升自己的鉴赏力、批判力。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教学中,教者让学生通读全文感知文本,说说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如何过渡的?再让学生细读文本,在细读“赏玩百草园”时,要思考:百草园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那儿有什么?它究竟有什么魅力,竟能让作者几十年后仍念念不忘?请大家将看到的事物、听到的声音、玩过的游戏记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百草园。在细读“走近三味书屋”时,说说“三味书屋”究竟是个什么地方?最后再让学生说说通过本文的学习,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学生通过对人物的品读,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人物,有说看到了爱玩好动的童年鲁迅,有说是天真幼稚、有说是聪明好学、有说是热爱自然,还有说充满好奇心……教师还要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思辩能力。学生通过解读深入文本,但他们的感悟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梳理,感悟的形象往往是比较为模糊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去理解人物找细节,了解文章写法,通过分析、综合、归纳、运用促进阅读思维的发展。

2.通过阅读说明文整合思维。说明文以逻辑的结构、科学的语言阐述说明对象,教师要引领学生抓住说明对象、顺序、方法以及语言特色,感受其中的科学思想。学生将说明的要素析离开来,形成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整合。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材料信息,阅读思维定是无序的,只有通过梳理信息,才能梳理文章结构,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力。

如在《苏州园林》一课教学中,教者让学生从写作结构入手、分析文章结构,提出问题:“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请说说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学生在读第二段时,教者引导学生针对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说说文章写了几层内容,这一段与三、四、五、六段有什么样的关系?

说明文的语言平实而生动,学生要感知说明文的语言,提升阅读思维的发散性。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语言生动性的分析,就会造成学生的理解片面,我们要打破固守思维的状况。如在《中国石拱桥》一课教学中,教者让学生仔细揣摩语言,品味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教者引领学生针对其中修饰性的词语进行分析,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分析,从“比较”中感受程度之轻;将“大约”、“可能”与“有记载的”进行对比,感受前者的是推测的情况,后者是可靠的;从“几乎”感受分布范围之广。

通过阅读议论文发散思维。议论文有说理性、思辨性,學生只有挖掘“为什么”提升逻辑剖析的,提高阅读思维能力的深刻性。教师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进入准备状态。

如在《敬业和乐业》一课教学中,教者导入如下:将来你面临就业的时候,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学生想成为一名教师,为大家传授知识;有想成为一名画家,描绘世界各地的美景;也有学生想成为一名厨师,能做出各种美食供大家品尝……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在此课中教者提出问题:“请大家围绕本文的中心论点,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展开?业、敬业、乐业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业”由浅入深的理解,让个体的思维与群体的思维产生碰撞,从而让阅读的思维能力敏捷性、深刻性得到锻炼。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语文素养联系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让他们得到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光焱.谈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语文天地,1999.

[2]盖晓倩.语文教育中如何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

[3]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

[4]马志红.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学语文,2010.

猜你喜欢

阅读思维培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怎样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怎样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