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尊重、自主、开放、真实”建坊带研促幼师专业发展

2018-02-26廖丹萍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真实开放尊重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对教育理念理解不明、不清,教研团队建设难及专业化学习效果差等问题,提出通过调研视导、小组教研、讲座学习及物化成果等方式解决所遇到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尊重 自主 开放 真实 特级教师工作坊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A-0009-04

特级教师工作坊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为更好地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提升其专业化的发展空间,促进所有教师的共同发展,形成良性的教师互动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城乡教育快速、健康、均衡发展,特实施的在某一区域内由一名特级教师主持、多位不同层次的教师参加的,具有共学、导教、引研性质的学习型组织,包含主持人、帮扶者、参加者和指导者四类人员。近年来,由于教研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特级教师工作坊逐渐走进学前领域,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以“廖丹萍特级教师工作坊”为例,针对幼儿教师发展中存在的对理念认识不明、教研形式单一及专业学习薄弱等问题,基于“尊重、自主、开放、真实”理念,总结和提炼建立学前特级教师工作坊的经验,以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自2010年始,自治区教育厅实施“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项目,全区上百位特级教师成立工作坊,引领和促进教师工作专业化发展。在此背景下,“廖丹萍特级教师工作坊”于2017年4月成立了,笔者任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洪成文,台湾爱弥儿教育基金董事长高秀华任导师,城区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及一线骨干教师共计30人为坊员,工作坊致力于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开展了以“幼儿园区域游戏实践与研究”为研究载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幼儿和教师发展”为线索,以“示范园建设”为切入点的一系列教科研实践活动。工作坊强调“高站位、精品质”的教研力培养,做好新理念落地工作,发挥主持人“种子”作用,不断营造“雪球”效应,通过创建示范园达成“建成一个坊、培养一批人、完善一个体系”的常态化研修机制,提高城区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存在问题

在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常常面临对教育理念把握不清、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理念落实困难及学习主动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使得部分幼儿园和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建设专业的教研团队、提升自己以及将教研成果真正运用到实践之中。

(一)幼儿园教师对部分教育理念理解不透,缺乏辨识能力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十分迅速,不仅幼儿园数量和规模与日俱增,而且幼儿教师的学习、培训活动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面对纷杂、凌乱的学前教育理念,受“专家”的蛊惑及功利主义的驱使,许多幼儿园教师缺乏辨别的能力,方向不明,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加上一些教师对《幼儿园学习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园工作规程》学习不深、解读不透、理解不清,对学前教育理念的理解趋于表面化,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他们感觉自己学到了一种教育理念,却不知道这种教育理念的原理和作用机制,不能真正地将理论学习融入工作实践之中。这种理不清、道不明的状态对幼儿教师落实学前教育理念、做好教育实践造成一定的困扰。

(二)幼儿园教研团队建设难,缺乏真研究

教研是促进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措施,许多幼儿园纷纷在园内组织各种教研内容、方向的教研组,却很难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真正具有研究能力和课程领导力的教研队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园长勤于外出学习,新思想、新理念装满脑却找不到输出路径,难以通过带教、带研落实;二是部分教师喜欢“闭门造车”,在教研时沉默寡言,不愿意与其他教师分享、交流教育教学经验;三是部分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形式化和表面化,常常空有教研组却没有明确教研组的教研目标、计划和内容,教研活动无组织、无目的,或者教研組虽然有教研目标、计划和内容,但是教研的内容被“读文章”替代,不深究、不联系,脱离教学实践,导致教与研脱离,或教研问题过大、过于空泛;四是部分幼儿教师安于现状,虽然表面上学习了新的学前教育理念,但是喜欢“拿来主义”,只想“照搬照套”,害怕“思”和“研”的过程,拒绝对现状进行反思、改变,还有甚者在思想上、实践中拒绝接受新的学前教育理念,不愿意舍弃旧观念、旧做法。这种不愿交流、教研内容不适宜、安于现状等问题使得幼儿园教研团队的建设困难重重,限制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教师专业学习的效果不明显,缺乏力度

教师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必然要求,是专业特征的体现[1]。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从教师在师范院校接受教育,到上岗的职业技能培训,到工作中结合实际接受的各种培训、学习,直到自身专业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其中,专业化的培训、学习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2]。虽然幼儿教师拥有较多的培训、学习的机会,但是由于一些幼儿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不愿意主动学习理论,“恐理论”现象严重;另外,面对纷杂的培训活动,一些幼儿教师显得疲于应付、消化不良,不知道怎么学或如何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迁移和创新,使得他们的专业学习的效果不明显,缺乏深度。学习是教师汲取养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教师的学习弱,便会造成教学弱。

二、解决策略

基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根据幼儿教师的工作需要和发展需求,“廖丹萍特级教师工作坊”以建坊为契机,搭建了“名导师+特级教师主持人+园长+骨干教师”的学习共同体,践行“尊重、自主、开放、真实”的核心理念,通过导师引领、主持人调研视导、讲座培训、送教下乡及小组教研等方式促进教师加强专业学习,引导坊员正确认识自身专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专业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再借助主持人“种子”作用,实现“雪球”效应,推动广大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尊重

1.尊重主持人的引领、支持和合作的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提出者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从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只有当个体的低等级需要得到满足时,才可能寻求更高一级的需要。尊重获得满足是坊员自我追求、努力提升的前提条件[3]。作为坊主的笔者是一个引领者,应发挥带头作用,引导各坊员学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聚焦学前教育的重点问题和坊员的疑难困惑开展教研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定期走访坊员所在的幼儿园,对坊员的教育实践给予指导,推动工作坊坊员的互动交流与专业发展。在工作坊中,针对各坊员的教育困惑和实际情况,笔者分享理论和教育经验,鼓励坊员认真思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与总结,支持、推动坊员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工作坊通过调研走访、一对一交流及小组研讨等活动形式支持坊员解决疑惑,与各坊员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教研、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另外,笔者还积极为坊员搭建国际化、专业化的学习平台,加强坊员理论、实践的学习。“思而不学则殆”,根据坊员的困惑和学习盲点,笔者请来导师,挖掘导师课程资源,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如2017—2018年,工作坊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洪成文教授作为导师,开展《幼儿园园所文化的构建路径》《卓越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规划与智慧》《学校和园所应对媒体事件的实操办法》等专题讲座,为我们厘清幼儿园软件建设的重要性和操作性;邀请台湾爱弥儿幼教董事长、幼教专家高秀华开展《学习区与方案教学的自然交织》《学习区的多元生态——学习区的材料与运作》《游戏本位的教师密码》专题研讨,给我们的课程实施带来前沿的成功经验和深度学习与思考;还邀请了其他国内外学前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学习先进的学前教育知识,层层提升坊员的教育理念。“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之后,笔者与坊员共同就学习内容和所面对的教学实际,认真思考,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梳理、总结学习成果,真正将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涵养,并付诸行动。

2.尊重坊员的特点与学习方式

工作坊的坊员有着不同的学历、不同的教学职位、不同的职称、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专业优势,但都是能为孩子、愿为孩子服务的幼教人员。从学历结构来看,坊员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7%,本科学历占89%,大专学历占4%,高学历结构的团队基础扎实,适合开展各类研究工作;从职位结构来看,坊员都是区、市示范园园长,业务园长及保教主任的一线实践者;从职称结构来看,71.4%的坊员是高级职称,多是专业能力拔尖的管理与研究人才;从年龄结构来看,坊员中既有30岁左右的中青年,又有20岁以上、30岁以下的年轻精干力量;从特长结构来看,坊员中有擅长写作的教师、演讲功底深厚的教师、绘画精湛的艺术型教师、行动力和领悟力强的实践者、拥有丰富的后勤资源的教师与具备摄影特长的专业型教师等。在教研活动中,工作坊尊重每一名坊员的特点和学习需求,鼓励坊员发挥长处,组合成多个研究小分队到幼儿园开展现场“诊断—把脉—汇总—反馈”研讨,每名访员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做好教研,探究专业发展与自身所长的结合问题,不断发挥共振效果。

3.尊重坊员的教育实践经历

笔者定期组织工作坊坊员所在的幼儿园或申报评估示范园的幼儿园进行调研视导,了解每一名坊员的教育实践和遇到的问题,共同分析有关环境创设、课程建构及教师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从了解情况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策略,指导坊员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针对不同的坊员,笔者会通过网络、电话及面谈等方式展开一对一的交流,引导坊员发现自身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帮助坊员合理规划个人专业发展的方向。在集中研讨的过程中,推出一些有思想、敢实践的年轻教师分享经验,开展聚焦的分析,让这些教师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加速专业的成长。

(二)自主

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主性是人之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实质性内涵,是“人格成长”的核心要素,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主意志的欲望,都不愿意被客体和外界所主宰与限制。坊员是学习与探索的主体,要根据兴趣与需求,发挥个人优势,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4]。

1.从计划到实施,坊员自主参与、畅所欲言

无论是工作坊教研计划、具体活动方案、相关标准的制订,还是教研活动的实施,每一名坊员都自主参与、畅所欲言。在工作坊里,我们鼓励每一名坊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支持每一名坊员提出自己的困惑,推动每一名坊员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促进每一名坊员从被动转化为主动,自主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教研活动中发挥个人作用,通过教研活动增强个人专业素质。

2.小组教研,从参教到带教

在工作坊中,坊员们自主形成教研小组,从参与工作坊大教研转变为引领、带动小组教研。其中,各小组根据小组成员自身的特点和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确定小组教研的重点内容,定期开展小组教研活动,如某小组教研结合幼儿园在区域活动的困惑,以“中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为教研内容,定期组织小组形式的教研活动,通过观摩和讨论中班区域活动案例的活动共同讨论、交流,解决中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小组教研的形式一方面为坊员们搭建分享、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的教研平台,另一方面,坊员们通过带教、带研促进园所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促进园所保教质量的提升。

3.送教下乡,深化坊员的专业提升

一直以来,“廖丹萍特级教师工作坊”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鼓励坊员的自主发展。因此,笔者为坊员们积极争取“走出去”的机会,多次带领坊员前往田东、宾阳、凤山、南丹、靖西、平果及都安等地开展帮扶支教活动,支持坊员们通过送教下乡的活动,将自己所学、所感和所悟,以讲座、经验交流及示范性教学活动等形式分享给其他教师,让坊员们在“走出去”的学习活动中加强反思,推动自我专业发展。

(三)开放

开放的态度要求接纳差异。差异管理是承认差异、发现差异、管理差异、利用差異的过程,是实现组织资源最佳分配和有效利用的途径,是使组织达到管理最优境界的管理模式。工作坊以开放的心态在差异中相互碰撞,取长补短,推动差异成员个体自我发展[5]。

1.开放式管理,鼓励教师大胆表现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面对不同年龄、不同职务、拥有不同教学经历的坊员,笔者采取开放式管理,充分给予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支持坊员结合自身所长,在教研活动中发挥个人的作用。同时,鼓励坊员大胆表现,积极参与各类国培班讲座、专题讲座及经验分享等活动,通过各种途径促进个人专业发展。

2.开放的教研形式

工作坊通过理论学习、小组教研、调研视导、教育沙龙及帮扶支教等方式加强坊员的专业学习,提升坊员带教、带研的能力。其中,笔者多次组织坊员开展不同主题、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育沙龙,共同分析、研讨,针对不同的教育主题和具体的教学问题,各述所言、各发其感,碰撞、激发工作坊团队的智慧,集思广益,让学习更广、更深;立足教学实践,积极选取共同存在困惑的、有必要解决的、能够解决的教育问题,申报广西“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系统化、科学化、深入的研究,通过实施课题、反思教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课题研究促进坊员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推动坊员的专业发展。

(四)真实

建构主义将知识视为动态、开放的自我调解系统,需要通过交往实践来把握它[3]。坊员们在真实的情境中真实践,获得新的真知识,新旧经验不断交互生成新的理解,最终硕果累累。

1.真实践,踏踏实实做教研

在工作坊中,每一名坊员都真正参与到每一次教研活动中,真正发表个人的想法、发挥个人的作用。无论是理论学习、调研视导,还是送教下乡、小组教研和主题沙龙,坊员们都积极参与,共同分析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正地参与到教研活动之中。同时,坊员们不仅在工作坊里积极参与教研,还将教研活动中的所学、所感和所思积极分享给所在的幼儿园和其他园所,将教研学习踏实贯穿自身的专业学习,真正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坊员所在的幼儿园开展教研的积极性高,成效显现。由笔者带领坊员完成的《廖丹萍特级教师工作坊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研究中的思与变》成果在2017年南宁市特级教师论坛中展示,引起共鸣;坊员南宁市第四幼儿园张帆组织的南宁市示范教研组展示“幼儿木工坊环境创设及组织”现场研讨获得了南宁市教科所及同行的肯定,在广西幼专承接的教研员国培培训班现场展示获得好评;广西教育厅幼儿园张文莉老师的“幼儿园楼梯游戏工作坊”于2017年在桂台幼儿教育发展论坛上展示,反响积极,2018年在两岸四地桂台港澳幼儿教育高峰论坛上再次得到赞誉。

2.物化成果,积极开展反思、总结

为进一步发挥工作坊坊员的智慧,提升坊员的理论高度,笔者多次带领坊员开展研讨,制定《南宁市青秀区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在各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收集、整理各幼儿园的幼儿自主性游戏案例,正式出版游戏案例集《我是这样学习的》。基于坊员们存在的困惑和教研的实际问题,积极申报、实施自治区级、市级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坊员对教育实践的反思、总结等,对工作坊的教研、学习成果进行物化,进一步推动坊员的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承担着早期教育的重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教研活动,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正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对策,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益民.教师的自我更新:背景、机制与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

[2]韩晶.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10

[3]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李广平,于杨,宫勋.自我导向性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5(6)

[5]谢进川.关于差异化管理的理论探讨[J].理论前沿,2005(23)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真实开放尊重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