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新乡贤培育对策研究*

2018-02-26韦幼玲刘海仁史兵方

广西民族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乡贤乡村振兴战略民族地区

韦幼玲 刘海仁 史兵方

【摘 要】农村新乡贤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土中国不断遭到侵蚀,乡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乡村伦理生活中能起到言传身教之效的乡贤群体愈加稀缺。民族地区农村新乡贤具有特质属性,可以通过深挖本土文化、创新人文教育内容以提升农村新乡贤的政治建设能力,通过加强技能教育培训以夯实农村新乡贤的经济建设能力。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新乡贤;特质属性;培育对策;乡村振兴战略

【作 者】韦幼玲,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書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海仁,百色学院旅游学院副院长,讲师;史兵方,百色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博士,教授。广西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8)06-0048-007

一、前 言

中华文化的根在乡村,乡村建设发展关乎国家命运和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就是要从现代公共治理和传统人文精神中找到支点,而乡贤就是其中的切入点。[1 ]外发而促内生,当前乡贤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王泉根认为乡贤是在民间基层本土本乡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人。[2 ]何倩倩认为乡贤是具有我国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的乡村社会中的贤达人员。[3 ]李建兴认为时代背景下的现代乡贤还包括那些离开家乡但做出优秀成绩和巨大贡献的官员、专家学者、商人等。[4 ]复旦大学邵晓莹将当下乡贤分为三种类型:“在土”乡贤、“离土”乡贤和“舶来”乡贤。[1 ]但这些关于农村乡贤的界定多立足于学术层面或借鉴文献报道。

乡贤是乡村社会的实际治理者,是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土中国不断遭到侵蚀,乡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乡村生活中能起到言传身教之效的乡贤群体愈加稀缺。鉴于此,乡贤的培养对策研究引起学者的关注。张露露 [6 ]、金梅方 [7 ]52-56、冯余桥 [8 ]54-55等分别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乡贤的培育对策。这些研究多从政府的政策(如战略引导、战略扶持)、制度(如奖励、考核机制)及弘扬乡贤文化等层面提出培育乡贤的对策,而针对民族地区农村乡贤这一群体属性的培育对策研究鲜见报道。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岭南地区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拥有厚实的乡贤文化和谙熟乡规民俗的贤能之士,他们有力地促进了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扎根。另外,我国现有的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大多为少数民族或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这迫切需要我们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新乡贤。本文以广西那坡县百都乡为例,结合壮族地区本土特色,分析、概括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新乡贤应具备的特质属性。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新乡贤的培育对策,以期对促进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研究以广西百都乡感怀村、各门村、红坭村、弄陇村、者欣村、政德村等6个村屯的村民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46份,回收率91%。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村民对农村新乡贤的主观认识和客观评价等多个维度,具体分为农村新乡贤的基本情况、构成要素(地域性、道德品质、奉献精神、能力/才能、贡献/实绩等)及农村新乡贤在村屯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共16个问题。结果显示,被广西那坡县百都乡6个村屯村民提名的农村新乡贤共101人,村民普遍认为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急迫需要农村新乡贤的引领,村民对农村新乡贤的作用(如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等)有新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对农村新乡贤的认识程度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村民中有56%的人没有听说过乡贤;了解农村新乡贤的村民仅占13%,说明民族地区村民对乡贤的理解较为模糊。有近36%的村民认为当地村落中有乡贤,且这些村民对本村乡贤认同度较高。

(二)农村新乡贤的评选标准分析

针对“您所在的村落中哪些人很有影响力?”这一问题的回答,经济能人和村干部排名靠前,说明村民主要以权力和经济基础两个要素作为衡量依据。在回答“农村新乡贤应具有哪些特质?”时,有威望/可信、热心公共事务和有经济能力是排在前三位的答案。说明在村民心目中的农村新乡贤不仅有威望/可信、具备较好的经济基础,还应该热心公共事务、热心助人。调查结果显示,村干部和经济能人是构成农村新乡贤的主体,村民在评选农村新乡贤时,理论上的道德维度因素并不是作为提名的首要参考因素,而更加关注农村新乡贤在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过程中能否提供技术或智力支撑。

(三)农村新乡贤的作用分析

在回答“您觉得农村新乡贤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时,村民主要选择在乡村经济建设、乡村治理和文化建设,而在回答“农村新乡贤的主要作用有哪些?”时,村民的选择答案主要集中在积极参与村屯公共设施建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和调解村民矛盾纠纷。由此可见,村民对农村新乡贤的作用有了新的认知,他们希望农村新乡贤参与村屯公共设施(学校、道路等)建设,帮助改善基础设施。同时,更希望农村新乡贤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帮助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带领村民脱贫致富。34%的村民认为农村新乡贤的数量较少,其作用未充分发挥,认为当地政府应该加大经费投入以培育或扶持农村新乡贤,同时出台相关政策为农村新乡贤这一群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被提名的农村新乡贤样态分析

乡贤是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百都乡6个村屯村民提名农村新乡贤的事由见表1。

1. 从农村新乡贤的形成看,改革开放40年来,百都乡6个村屯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愈加强烈,开始反思自身的生存之道。在生存逻辑的驱使下,村民积极走进市场。有的做起了水果、农产品生意,有的在家乡办起了养殖场等。他们赚钱养家,能吃苦耐劳,同时愿意为乡村发展出资出力,不计个人得失,从而获得了村民的尊敬和称赞。越来越多的村民效仿或学习他们,他们引领着乡村本土经济发展的潮流,使得他们在村里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2. 从农村新乡贤的地域性看,百都乡6个村屯村民提名农村新乡贤来源为出生、成长、生活、工作于本乡本土或外出务工回乡的贤达之士,属于农村新乡贤类型。

3. 从农村新乡贤的社会结构看,百都乡6个村屯中有22名村干部被村民提名农村新乡贤,他们是乡村社会实际的掌舵人,属于政治型乡贤。数据显示,农村私营企业主(做生意/包工头/小老板)7人,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个体户10人,外出务工回乡者11人,他们因具有鲜明的经济色彩而在村民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影响力和话语权,属于经济型乡贤。文化型乡贤(主体为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民间文化人)和社会型乡贤(主体为退休的乡村基层干部、老党员、族老等)在百都乡6个村屯中被村民提名农村新乡贤数量较少。

4. 从农村新乡贤的数量构成看,被调查的百都乡6个村屯中的农村新乡贤均为个体,属于个体型乡贤。

5. 从农村新乡贤的组织资源看,依照陆学艺 [9 ]10-23和章越松的划分依据 [10 ],农村私营企业主、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个体户、外出务工回乡者等被提名的农村新乡贤属于非体制型乡贤,村干部属于体制型乡贤,弄陇村的村医等属于非体制型乡贤。

四、农村新乡贤特质属性的主成分分析

为了分析、概括民族地区农村新乡贤的特质属性,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个村落的被提名农村新乡贤的13个提名事由进行解析,提取因子解释总体变量情况见表2。表2中的数据显示,前3个提取因子初始特征值超过1,这3个因子的总方差解释都超过16.7%,累积达78.6%。

13个农村新乡贤特质旋转后主成分负荷矩阵见表3。从表3可见,3个主成分呈现了78.6%的农村新乡贤特质的数据變化。因子1解释了30.6%的总变化,这一主群在种植/养殖、在外工作、做生意/包工头/小老板、有文化/学历高/素质高等组分上荷载较重。这些组分表明农村新乡贤首先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其次,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说明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所以因子1代表农村新乡贤必备的“德”要素。因子2解释了21%的总变化,主要由有威望/可信、家境好(有钱/有房/有车)、热心助人的村干部、热心村务/积极参与村屯公共设施建设、当兵(现役/退役)、村医6个变量构成。其中,热心助人的村干部、热心村务/积极参与村屯公共设施建设、当兵(现役/退役)、村医等都表明农村新乡贤愿意参与乡村公共事务,愿意为家乡振兴发展服务,体现了农村新乡贤对待桑梓的基本态度。而主成分分析法将有威望/可信归为因子2中,体现出农村新乡贤这种不计回报的奉献意愿不仅是“德”要素的衍生与展现,更是乡贤的情感在乡、责任在乡的情感表达。基于此,因子2代表农村新乡贤必备的奉献精神,即“勤”要素。因子3解释了20.3%的总变化,这一主群高荷载组分为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集体意识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年轻。其中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说明农村新乡贤有工作能力,而集体意识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则要求农村新乡贤可为家乡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因此,因子3代表农村新乡贤必备的“能”要素。

以标准化主因子得分为自变量,以13种农村新乡贤提名事由标准化总含量为因变量,旋转在8次迭代后收敛,计算得到3个因子的平均贡献率,[11 ]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百都乡6个村屯中农村新乡贤被提名事由中,“德”要素贡献最大(占47.4%),而“能”要素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占21.3%)。可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新乡贤被赋予新的定位和职责。民族地区农村新乡贤被界定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热心乡村公共事务管理,有能力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贤达之士。他们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更重要的是他们以自己的学识、专长和财富,以及文化修养和道德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引领村民脱贫致富,把奉献于乡村发展视为己任。[12 ]

五、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新乡贤培育对策

农村新乡贤的培育是针对社会乡村发展对“徳业学行著于世”型贤达人士的迫切需求与乡村面临不断边缘化、老龄化、凋蔽化的现实问题所提出的,是以完善农村新乡贤的知识结构、培养农村新乡贤的道德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其特点是以人为本、针对性强。基于上述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笔者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新乡贤的培育对策。

(一)挖掘本土文化,优化农村新乡贤的培育土壤

本土乡贤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承着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创新乡贤文化”部分明确指出,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因此,基于弘扬本土文化的农村新乡贤培育途径为:

1.整理本土文化,以乡土乡情为纽带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

通过借助政府力量,组织学者与当地乡老等整理与研究本土乡贤文化,重点是保护本土优秀的文化资源。在物质文化方面,加强对文物实物(如庙祠、故居、碑志、地方志及乡贤文化长廊、文化馆等)进行挖掘与整理,提炼本土乡贤文化体系的内涵与外延。政府部门利用区位优势、特色资源和特色民族文化,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另外,民间手工艺(壮族绣球等)及其产品是乡贤文化和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地方政府应加大宣传,提升本土民间工艺人的知名度,营造尊重民间工艺人才的良好氛围。在非物质文化方面,组织相关人员对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歌谣和戏剧等进行记录、整理。要采取重点扶持政策,引导年轻人学习民间艺术,使之后继有人,形成本土化的风格和流派,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使传统民间文化成为民众的精神依托,进而达到以本土文化的思想精华教化乡村社会,以乡情情结的牵引作用凝聚优秀人士支持家乡建设。

2.塑造乡贤文化,以特色打造为助力激励优秀人士提升自我修养

在整理本土文化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振兴战略,有针对性地对本土文化资源加以引领与塑造。政府部门应因地制宜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壮族本土文化的传承有机融合,使人们经常重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坚定其信仰。同时,将本地劳动模范和“廉洁达人”与公园文化相结合,展示他们的先进事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播正能量。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乡村治理采取“支村两委+乡贤组织+精准扶贫”模式,营造农村新乡贤治理乡村的良好环境。另外,乡村政府部门以电视、广播电台、网站和微信等宣传平台,以“书写乡贤”的形式传颂农村乡贤,重点宣传典型的农村新乡贤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以激励、劝勉村民,提升自我修养,加强自我约束,达到见贤思齐的目的。培育出符合农村新乡贤发展的本土乡贤文化。

(二) 创新人文教育内容,提升农村新乡贤的政治建设能力

政府或民族地区高校组建乡贤学校,对乡贤进行教育培训。通过集中学习或远程教育等形式开展人文教育培训,培养农村新乡贤的基本政治素质,提升农村新乡贤的政治建设能力。

1.建设农村新乡贤培育师资队伍,提高实效性

少数民族集聚地大多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制约了农村新乡贤培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高水平的农村新乡贤培育师资队伍是提升农村新乡贤质量的重要保证。首先,人力与社会保障部门应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人才优势,将高层次人才引进农村新乡贤培育师资队伍,兼顾学历层次和学科结构。另外,人力与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合理的农村新乡贤培育师资队伍的选聘机制,优先选拔本地区业务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过硬的企业家、族老等参与农村新乡贤的教育工作,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其次,有计划地组织农村新乡贤培育师资队伍中的教师外出参加各类教育技能培训,提升其开展农村新乡贤教育的业务能力。

2.创新农村新乡贤人文教育内容,增强针对性

农村新乡贤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须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紧密结合新农村新乡贤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教育。

首先,将政治经济学、法律法规、民族学等知识渗透到农村新乡贤教育培训中,重视农村新乡贤所必备的法律素养与道德素养培养,着力培育农村新乡贤的诚信、自信及社会责任意识。开展“感恩”教育,让农村新乡贤心系乡村发展,以自己的德行引领,团结协作,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农村新乡贤的自我蜕变。

其次,开展“时事热点”专题讲座或将国内政治形势渗透到农村新乡贤的教育培训中。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及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勇于突破、敢做敢为的农村新乡贤投身于乡村振兴发展的洪流中,激发农村新乡贤的责任感和参与乡村治理意识。让乡贤就当前农村经济情况,结合自己的经验,介绍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并进行交流,着力提升农村新乡贤的知识水平和荣誉感。

再次,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农村新乡贤学习和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变经营发展理念。引导农村新乡贤结合本地资源、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适销对路农产品的投入,拓宽农业增收渠道。

(三)加强技能教育培训,夯实农村新乡贤的经济建设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是造成当地“空心化”“空壳化”的主要原因。当地村民普遍认为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现状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环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新乡贤具有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能力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1.加强对农村新乡贤的创业能力培训

许越先说“生产力发展仅仅靠国家给予技术、资金支持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广大农民开展创业活动,提升创业能力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是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13 ]农村新乡贤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经营经验。西南民族地区农民存在文化知识少、能力欠缺、创业意识淡薄等问题,但他们是创业的主体力量。因此,对农村新乡贤进行创业能力培训,提升其创业意识、科技文化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人才是西部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对农村新乡贤开展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行业科技技能教育,使其学会和掌握种植、养殖等方面实实在在的技术、方法。对正在创业中的农村新乡贤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及时为他们提供信息、技术和经验支撑;对那些准备创业的农村新乡贤,积极引导他们投入到新农村创业大军中,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其次,政府出台创业优惠政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开展创业活动的农村新乡贤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和扶持,帮扶他们扩大创业规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地方政府或社会组织建立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创业基金,对创业项目可行且创业意愿强烈的农村新乡贤,优先给予创业基金支持。同时,建立创业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保障农村新乡贤的创业活动在低风险环境中进行。

再次,当地政府优先建设公共事业,解决农村新乡贤最关注的问题,保证其全身心地投入创业中。消除农村新乡贤创业的制约机制,降低农村新乡贤创业门槛,简化创业审批手续,提高地方政府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社会诚信机制,为农村新乡贤创业营造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

2.组织农村新乡贤外出学习考察

地方政府定期组织农村新乡贤到乡村振兴发展得较好的乡村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学习,拓展农村新乡贤的视野,学习乡村振兴发展较好地方的产业经营管理经验,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结合本土资源优势和实际,将学习到的技术和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创业发展中;鼓励和引导村民调整创业思路,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增强农村新乡贤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 王菲菲,刘翔霄,韩振,等.乡土文明失落呼唤“新乡贤”——发现“新乡贤”[J].半月谈,2016(2).

[2] 王泉根.中国乡贤文化研究的当代形态与上虞经验[J].中国文化研究,2011(4).

[3] 何倩倩.“乡贤治村”调查[J].中国文化研究,2015(4).

[4] 李建兴.乡村变革与乡贤治理的回归[J].浙江社会科学,2015(7).

[5] 王春娟,秦行国.乡贤在传统社会的历史形态及其差异[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

[6] 张露露,任中平.乡村治理视阈下现代乡贤培育和发展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

[7] 金梅方.基于动态战略理论的乡贤群体建设研究——立足实地调查分析[D].成都:西华大学,2017.

[8] 冯余桥.乡贤治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徐州市贾汪区耿集乡贤工作室为例[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7.

[9]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 章越松.乡村治理视域下乡贤的含义、样态与定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11] 劉宗峰,郎印海,曹正梅,等.黄河口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污染源解析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5).

[12]刘奇葆.创新发展乡贤文化[EB/OL].(2014-09-16)[2018-11-1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16/c_ 1112504567.htm.

[13] 蔡亚林.提升创业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专访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长许越先[J].经济,2007(4).

〔责任编辑:袁丽红〕

猜你喜欢

新乡贤乡村振兴战略民族地区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如何避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搭便车”
新乡贤治村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沧州七旬老人成“新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