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18-02-26黎永键陈述官
黎永键 陈述官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推动产教融合的一种崭新模式,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通过介绍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与研究现状,阐述了高职院校以成果导向教育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的思路。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为例,重点分析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课程体系重构。实践证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方面,发挥了较好的职业教育功能。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成果导向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行动纲领,对我国未来10年的制造业跨越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其中,“人才为本”被作为基本方针提出,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坚持以人才为本,为制造业强国战略培养门类齐全、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在人才培养探索过程中,广大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工作,为行业企业输送了大量技能型复合人才。但是,由于普遍存在校企合作深度不足、毕业生核心能力缺失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背景下,创新校企之间的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确保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相一致。相关研究表明,成果导向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当前,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谢仁风研究了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框架设计,阐述了现代学徒制改革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等[2]。姚东伟介绍了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专业实训室建设目的、功能、方案、教学实施等内容[3]。
文章探索现代学徒制改革与实践,构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汽车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实践,分析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模式创新等内容。
一、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现状
(一)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与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与学徒制相融合,实现了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岗位工作与学校学习相结合的教育制度 [4]。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是指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以师傅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教授模式。工业革命使得传统学徒制无法适应产业飞速发展對技能型人才大规模的需求,而当时占据主要地位的学校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作相脱离,受到社会、企业和学生的质疑。因此,人们开始探索一种新型的将学校教育与工作培训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其中,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获得广泛的认可,其特点是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被认为是新的学徒制形式[5]。在此大背景下,1983年位于瑞士巴塞尔的社会政治学协会提出了将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的新型学徒制模式。此后,西欧各国纷纷推出了学徒制改革的相关立法、政策和措施,如英国推出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推出新学徒制,美国和加拿大进行学徒制改革实践。我国于2011年提出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制度,由政府引导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展开深度的校企合作,以学校教师传授理论知识、企业的师傅指导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形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6]。
综合研究国内外的教学实践经验,现代学徒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7]。在政府的引导下,创新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实现资源的整合配置;现代学徒制融合了学徒制和职业教育的优势。在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下,职业核心能力被界定为知识能力、实践技能、职业素养三方面,以知识能力培养为载体,注重培养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并且适应社会变迁。
(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现状
当前,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工作的高职院校多数仍然处于试点阶段,改革工作存在制度、课程设置、校企合作领域等方面的问题[8]。
1.重新定义人才培养目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政府、企业三方协作进行。当前,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普遍做法是:校企之间分工实施教学任务,理论教学主要在学校进行,实践教学主要在企业进行,国家作为二者的调和者,以具体政策措施作为手段参与其中。但是,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施有待进一步改革完善,其原因为:人才培养质量未达到企业预期、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有差距、企业参与度较低等。因此,推行现代学徒制必须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确保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效果符合社会产业发展需求。
2.革新教学模式。由于毕业学生普遍存在实操技能偏弱的问题,现代学徒制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要求学校本位教育与企业工作本位教育相结合,则必须革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3.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角度出发,细分不同层面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体系,设计和构建“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在企业工作岗位上,学生应具备适应不同岗位的能力,则必须确保实践技能课程的设计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二、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与实施步骤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的基本定义是:以学生最后获得的学习成果作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根本依据,包括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近年来,成果导向教育获得广泛认可,相关研究指出:成果导向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
(一)成果导向教育要求
OBE要求明确定义“成果”的概念,即在成果导向教育完成后,学生应该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成果目标可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学校共同制定。OBE教育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并通过教育使所有学生获得成功[9]。在OBE教育实施过程中,首先界定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的核心能力,制定相应的能力指标和各项指标权重,对应构建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而每一门课程是呼应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OBE要求学习成果具有可测评性,即可量化评价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设的目标。
(二)成果导向教育特征
OBE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理念,以学生毕业时达到的能力目标作为教育效果衡量标准,而没有限制教学实施过程。相关研究表明,OBE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0]:以学生获得具体的、可操作的、可量化的成果作为教学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关注学生能力提升的过程,以学生最终取得的成果为评价依据;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强调分层教育和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技能层次和学习兴趣,制定不同的课程学习项目让学生参与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学习、行动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方法获得学习成果。
(三)高职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培养目标。调研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学校、专业、课程等三个层面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外部需求的主体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主体包括国家、社会,微观层面主体,一般指行业和企业。内部需求主体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层面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由外部主体的需求决定,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求是学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由内部主体的需求决定,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是学校确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
第二步,制定核心能力指标。在确定学校层面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基础上,制定每个核心能力的指标。能力指标必须与核心能力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其制定基本原则是:由一项核心能力分解出2项或数项能力指标;1项能力指标只能对应1项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指标的描述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即动词(表示学生的行动)和名词(表示行动对应的内容)。
第三步,构建课程体系。在确定学校层面的核心能力及其指标的基础上,制定各专业的核心能力目标及其指标,并确定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目标。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根据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分配每门课程的权重。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原则是:确保每门课程的目标是符合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并且与核心能力指标有对应的关系;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三方面;至少有70%的学生能够达成。
三、基于成果导向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建设实践中,尝试和探索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现代学徒制改革,以下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介绍。图1所示为现代学徒制实施框架结构图。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1.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广泛的社会调研、企业调研掌握岗位需求,本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制定每一门课的课程标准,形成基于“成果目标-成果指标-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计划。2016年10月17日至29日,汽车专业老师先后到米其林驰加汽车服务中心、广州市长凯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江门瑞华宏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广州朝隆汽配有限公司、广州瑞华粤菲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为掌握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请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填写问卷。调查问卷收回后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学生主要的就业岗位,并确定学生毕业3-5年的职业成长路径,如图2所示。
2.能力培养目标及权重分配。在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下,现代学徒制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培养内容则是学徒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素养。基于培养对象的不同情况,对在校学生实施学分制,对企业在职的进修人员则实施弹性学制。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和分配课程学时比例,以保障人才培养的实效。学分的规定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性质以及地位作用进行安排。
每一门课程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如下。
(1)预设权重。通过调研报告、讨论、投票等方式确定指标权重分配(表1)。
(2)分析权重。按照以下方法对课程体系下的每一门课程进行权重判断[11]。
如果该课程的目标能力指标的权重之和小于50%,则说明这门课程是可以被删除的;如果某一项能力指标权重之和高于其预设值的50%以上,则说明该课程中存在需要删除的内容。
如果该课程的专业能力指标权重高于预设权重值的50%以上,则说明該课程的课程目标存在是重叠的内容。
如果该课程能力指标的权重低于预设指标权重的50%以上,则说明该课程的课程目标是可以改进的;如果该课程能力指标的权重低于预设指标权重但未低于50%以上,则说明需要补强课程内容以确保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
3.课程体系重构。以OBE课程设计方法构建本专业课程的框架,如图3所示。首先,对本专业面向的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分析职业能力目标,调整现有的能力指标以确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制定能力指标;开发课程大纲,检核课程大纲,分析课程权重,并调整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由学校专任教师、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和企业专家合作制定。采用“行动学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最终达到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的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历程进行编排,整体上划分为素质通识学程、专业统整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其中,专业统整课程包括:汽车认识、汽车构造、汽车电器基础等三门课程;在专业统整课程基础上,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此外,为提高课程的实用性,设计专业选修课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水平。将以上各课程模块进行细分,并与专业核心能力进行衔接,从而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4.培养方式。现代学徒制教育的场地主要是企业现场和职业院校,教育的主体则是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教育场所与主体交替的方式,即学徒每周3天在企业接受工作过程的技能培训,2天在职业院校进行知识性的课程学习。根据不同培养内容的具体形态、特点和要求等,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第一,知识层面的培养方式在职业院校完成,学校教师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进行集中和系统性的教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必须、够用”原则上进行,确保学徒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第二,技能层面的培养则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进行,即学徒在企业实习岗位上进行,完成岗位的基本工作任务。此过程中,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在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时必须正常沟通协调以保证课时进度,使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能有效衔接。第三,素养层面的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学徒的人文知识素养通过学校常规教学形式获得;职业道德素养则通过职业院校相关课程和活动的引导与启发,结合实习企业良好的职业环境的熏陶与感化,最终达到提高学徒综合素养的目的。
5.质量评价。现代学徒制培训过程中学徒的质量评价主要由行业协会负责。行业协会根据国家相关的学徒培训标准,结合企业具体岗位性质和技能标准要求,按照企业与学徒签订的培训合同协议,在政府的监督下对学徒培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学徒在学习和培训期满后,通过相关考评可获得职业院校颁发的学历证书,同时还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教学模式创新
实施“行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图5),体现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教学理念:以成果目标为驱动,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工作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理论教学方面,学校教师清晰描述课程的成果目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授的知识要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确保学有所用;在技能传授方面,采用企业师傅现场教学指导的方式,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场景中进行顶岗实习,学生亲自完成工作任务,并掌握实际的职业技能;最终通过任务考核,评价学生学习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情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课程所设置的目标。
(三)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如图6所示,设计基于以下内容:校内实训基地“校中店”建设、项目导师制、双师团队建设以及立体化教材开发。
1.“校中店”建设。依托广东省教育厅的“大学生实践学习基地建设”项目,与广州市骏怡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学院引进了骏怡汇美容工厂,推进“骏怡汇汽车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建立了“骏怡汇汽车美容店”,按照成果导向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模式进行人才培训,较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学目标,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项目导师制。将科研项目与现代学徒制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现代学徒制教育形式。学院构建项目导师制的平台,为立志于提高专业水平的在校大学生提供必要条件。主要的组织形式介绍如下:首先,在校教师与合作企业开发科研项目,以立项的科研项目作为载体,教师可以招募在校大学生参与到项目工作中;然后,学生以专业选修的形式,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并跟随对应的学校教师开展项目;学校教师作为导师,向学生布置任务和成果要求;学生在完成课题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成果,并且以作品的形式提交。学生的作品请企业进行评审,并且由企业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一方面,此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深化了校企合作的深度。
3.校企合作开发立体化教材。基于核心能力培养要求,参照企业岗位工作的标准要求,组织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编写立体化教材。教材中引入生产流程标准、职业技能规范和信息化教学咨询,使教材内容适应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要求,并且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学生在任何地方都能获得所需的学习资源。
四、结语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现代学徒制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融入了行业企业的岗位标准要求,在课程设置上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专业课程的设计是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在成果导向教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对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但是,由于当前高职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工作仍处于试点和发展的阶段,在合作机制、育人模式、教学模式方面仍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在政府引导下,制定更为合理的政策和方针支持,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渠道和机制,改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效果,为企业更好地参加人才培养提供路径,提高用人单位的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国发(2015)2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Z].
[2] 谢仁风.“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教论坛,2017,36(18):34-38.
[3] 姚东伟.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汽车实训室建设途径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7,1(1):46-49.
[4] 鲁婉玉,王洪斌.中国特色的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5,15(1):21-24.
[5] 易艳明.借鉴瑞士与德国钟表技术工人培训模式,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紧密机械技术专业(钟表方向)实践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4(8):51-56.
[6] 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辨识[J].教育研究,2014,(10):97-102.
[7] 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8):93-96.
[8] 吉利,史楓,王宇波.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教育,2017,(29):66-69.
[9] 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24-26.
[10] 朱继东.创建“现代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分析[J].公共管理,2016,(10):39.
[11] 雷成良.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