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2018-02-26郑娟
郑娟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开始高度关注廉政文化建设,近几年,不论是“苍蝇”还是“老虎”,都不断被揪出,赢得了民心,也还给人民一个公道。廉政文化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它的核心价值是清廉、为民做事。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比如微信、微博等大众社交媒体,它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和数字报刊等。在此背景下,廉政文化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从社会角度来说,高校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甚至一所高校能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一所高校的良好发展对一个地区的良性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另外,高校内部也有自己的行政体系,因此一所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讨论高校廉政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建设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廉政文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8-26
作者简介:郑 娟(1981—),女,河南许昌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廉政文化的内涵
廉政文化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但是廉政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更要符合时代特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统一。此外,廉政文化也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教导人们养成健康的从政价值观,即使不从政的民众,也要认真学习廉政文化,养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取向,因为这也可以让普通人养成健康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监督政府的行为。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领导为关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对于廉政文化的道德化认知、廉政素养和价值取向是廉政文化影响下整个校园风气的总和,主要包括廉政制度、工作规范、组织机制和校园风气等。
二、高校廉政文化的作用
1.教育作用
高校廉政文化既然是在校园环境下进行的,那首要作用肯定是教育作用:一是对学校领导以及教职工的影响,二是对广大学生的熏陶作用。加强纪律教育,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和师生的廉洁的自觉性,也就是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高校中的作用。廉政文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现,比如文学创作、文艺表演、绘画展以及各种比赛,就是采用广大师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现,使师生便捷地掌握廉政文化的知识,在学校管理和科学研究中养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以及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进而确保高等学校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开展。
2.辐射作用
高校是人才的源泉,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增加,高等学校正从昔日的象牙塔走到社会的中心,因此高校的教育作用也日益显著,同时,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校园的廉政文化不仅直接对社会产生辐射作用,而且通过源源不断的毕业生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拥有良好品行和认真态度的人才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说廉政文化对其影响是巨大的。
3.约束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是一种合力的作用,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当然也受到廉政文化建设的影响,而且廉政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廉政文化是大多数人认可的行为规范,是绝大多数人接受的价值观,在大学校园也一样,相信绝大部分学生和教师都是拥护党中央的,因此,在这种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它可以约束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让学生遵纪守法,对学业认真严谨,也可以监督学校师生和领导的工作,让学校领导认真工作,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一切为了学生,认真贯彻“八荣八耻”。
三、新媒体对高校廉政文化的挑战和机遇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的“标配”。并且随着移动网络越来越普及,随着网络而来的是繁杂的信息,由于大学生还处在“三观”的建设阶段,因此很容易被那些反动的言论和不良的信息所迷惑。
当然我们不可能对新媒体等采取“一刀切”,网络的普及是社会的大势所趋,是社会的发展方向,其对学生们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应把握互联网带来的机會,尽可能地消除其不良影响。新媒体的普及给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可能地减少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
1.扩展传播渠道
通常情况下,高校廉政文化宣传一般都是通过课堂言传身教、校报、广播站、校园环境的布置等传统方式出现的,这种方法有着其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缺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受益面过小,还有就是学生对其兴趣不是太高。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和教师们的生活空间被网络极大地覆盖,网络也静悄悄地“潜伏”到了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就为廉政文化的传播扩展了渠道。因此,各大高校应该抓住机会,借助网络来拓展校园廉政文化的传播途径。例如,学校可以开辟专门的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板块,并且在网页的首页上设置明显的链接,让全校师生都可以进入学习,学习相关的廉政文化知识,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内容;另外也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让广大师生都关注,每天推送一些关于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信息,比如校园内的一些先进人物的事迹,因为学生们每天使用手机时间长,所以他们每天都能受到一些廉政文化的熏陶,因此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受益面是巨大的,影响也是持久的。
基于移动网络兴起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更是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以碎片化的传播渠道和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正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尤其对于青年教师和广大学子来说,微媒体的形式更容易消除他们的抵抗情绪,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修养。
2.丰富廉政文化的内容
文化本身是无形的,所以它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这就包括通过物质的渠道和终端来实现传承与传播。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主要体现为物质层面,主要指的是可以看到的、可以听到的,甚至能够感受到的体现廉政文化的物质载体,如我们所熟悉的文化教育基地、文化作品以及出版作品。但是进入数字化时代,文化就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廉政文化也一样,廉政文化要与科技互动融合,利用新媒体技术形式多元化、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对廉政文化进行再创造。如广大青年学生都喜爱的动漫以及歌曲甚至游戏,只要肯深入,还能寻找更多的新媒体传播形式,这样可以丰富廉政文化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的影响力。
对于高校而言,除了利用常见的传统方式宣传廉政文化,还可以每年举办廉政文化作品大赛,其中必不可少的是网络新媒体作品的征集,比如廉政文化动漫、视频等,这些形式不仅趣味性强,更容易让师生们接受,寓教于乐,塑造生动活泼、积极健康的廉政文化形象,还能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增强学生们对廉政文化的了解,以正确的舆论引导构建更加健康、清廉的校园环境。
3.实现廉政文化的双向传播
公众、公众空间、公众舆论是公众领域必不可少的三个因素。自20世纪末以来,互联网以其开放性和互动性打破了信息的单向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单向控制状态,这也为广大民众开辟了一条言论绿色通道,任何人都可以对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并且别人可以看见,从而催生了网络公共领域。在这个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代言人,都可以为自己而发声,都可以就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人们再也不会被媒体所控制,可以进行交互式的讨论,展开多对多的传播。这也为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廉政文化再也不是传统的你说我听的模式了,而是可以交互式地傳播,特别是借助微信、微博等形式的媒体,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发表言论来表达自己对廉政文化的看法和意见,同时这些言论也会影响其他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互动性传播特性,一方面去引导学生和教师的舆论导向,消除不良言论和情绪;另一方面还可以收集广大师生们的建议,特别是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建议,了解广大师生的思想动向,激发广大师生对学校建设的积极性。
4.采用匿名信推动廉政文化制度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了“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建设性建议,这句话就强调了制度在廉政文化中的作用。廉政文化的制度建设就是要通过各种制度规章、监督机制确保长期维持廉政局面,并通过监督机制及时地揭露腐败以及其他不法行为。根据这几年的反腐行动,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的腐败主要体现在行政权力的滥用以及学术腐败等方面。
根据互联网新媒体的特性,当前高校预防腐败最重要的就是完善监督机制,形成权力制衡,就像美国的三权分立一样。新媒体在推进高校反腐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推动权力行使的公开化;二是增强广大师生的监督意识,完善监督机制;三是建立权力行使的电子透明化、资金透明化。当然,匿名举报的出现也消除了师生害怕被报复的心理顾虑,还有新媒体的便捷性、快速化,成本低廉,节约了广大师生的时间和金钱,也增强了师生对学校工作监督的积极性,同时完善了高校监督制度,推动了校园廉政文化的建设。
五、结语
当然,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其互动性、匿名性、便捷性给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廉政文化建设的复杂性。因为网络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所以就不排除一些人居心叵测地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在师生中间发布一些谣言、炒作,利用高校学生心理的不成熟以及盲目跟从的心理,形成各种围观性和攻击性的效应,使得师生失去分辨是非的能力,甚至会造成网络暴力等事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治,所以高校应该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的决定,在新时期,抓住新媒体带来的福利,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构建新媒体网络阵地,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顶级人才,推动高校廉政文化的创新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基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学理论, 2018(4):197-198.
[2]王 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培训,2016(18):292.
[3]夏 夏,张钟杰.试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点与突破口[J]. 高考,2016(36):13.
[4]周文山.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风廉政文化建设探析[J].科技展望, 2016,26(11):345.
[5]朱格里.指尖上的正能量——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探析[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 2015(4):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