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究

2018-02-26侯卿

教师·中 2018年11期
关键词:相互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侯卿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阵地,将学生的思想政治(以下簡称“思政”)教学当作重点。正确的“三观”成为社会的评判标准,怎样提高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怎样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关注焦点。故此,文章将对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探究,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教学的重要性,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教学融合的意义,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思想政治教学融合的方式。望此次探究对高职思政教学体系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职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8-28

作者简介:侯 卿(1983—),女,武威职业学院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学。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据重要地位,在践行党的十九大理论中,不断地凝炼。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从国家、民生及人权等角度探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次伟大实践,是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及个人能力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望本次探究对高职思政教育产生促进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献计献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教学的重要性

1.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基础理论,符合中国当前的时代发展主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分析,旨在为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指引正确的方向。怎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的前提与基础,怎样紧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脚步,怎样践行核心价值观都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发展问题。故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引导高职院校发展,推动自身建设稳步前行。

2.助力高职学生“三观”的形成

目前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视,明确指出国民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培养放在首位,并结合专业教育进行高效融合[1]。从高职院校新生的角度进行分析,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样“三观”已具有相对的成熟性,但从受教育的不平衡性分析,高职新生自身存在对事物观察的单一性,但是良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将会对其成长具有引导作用。

3.塑造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下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至国民的思想意识形态教育中,对推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及个人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因此高校的教学体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的中心,侧重学生素养的提升,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建设国家贡献力量。

二、高职思政教学的问题思考

1.教育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职的思政教育模式较为单一,思政教学形式主要以高职院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仅在高职院校中获得思政的知识,从单一的课本了解目前国家思政状况,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维活跃性,减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高职思政教师在进行传统教育的过程中,采用课本的传统模式,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3]。在进入高职院校时,学生自身可能会形成一定的主体思维意识,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在后续进行高职思政的相关研究工作时,需要不断地丰富高职思政教学的授课模式,使学生能够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更加乐于接受全新的、正确的思维价值观念。如积极开展思政教学相关的主题活动,可以是“对身边的模范人物优秀特点的学习”,该种形式的研究与应用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但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我国高职院校中并未实行该种教育模式,反而应用极为单一、乏味的讲述性讲解,使学生在后续的发展中难以接受,最终导致思政教学的失败,难以在后续的发展中持续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思想理念,使其在思想方面出现极为严重的偏差,难以在后续的工作与生活中更改,对社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

2.教学目标模糊

高职教育中,良好的教学模式、明确的教学目标成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然而,高职思政教学的课程目标仅为帮助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考试 [4]。学生对此目标较为满意,但此目标在实质上远离高校教育的意义。高职作为社会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阵地,仅以通过期末考试作为教学目标会造成社会严重的损失,学生仅为考试而学习,就失去了思政课程设置的实质性意义。明确思想政治修养的目的、建立良好的法律意识成为教学目标的基础,树立国家发展体系成为教学目标的关键。

3.课堂模式乏味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高职思政教师只针对课本进行剖析,枯燥的课堂形式降低思政教学现实的意义,繁重的文字信息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较低,学生的思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禁锢,逐渐失去对思政学习的兴趣,同时不能有效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将其与思政教育进行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三观”的树立,削减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积极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思想政治教学融合的方式

1.建立多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

多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主要从高职学校、学生家庭以及社会参与的三维度以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方式进行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遍地开花。一是学校作为高职教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高职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的场所。一线思政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关键一步,加强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的培养,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言传身教。学校在思政教育的环境下不断进行革新,注入新鲜的血液,助力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改进。二是社会层面的介入。任何课程的设置,其目的都是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整体的生态圈,应对社会所带来的挑战,都无法脱离社会的检验。社会的层面主要从监管的角度进行探讨,高职学生入驻企业、创业或者以其他形式进入社会,其自身的社会核心价值将完全展现在公众视野中,接受社会的监督与考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践行,才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进步。三是家庭的参与。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成为高职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影响因素。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尤为关键,做好表率才有利于孩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促进孩子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适应社会,孩子才会更好地生存于社会。“三维一体”的教育模式从多维度入手,并将三点有效结合,才会提升融合的高效性。

除此之外,校方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關研究与深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该项教育工作的宣传,如利用公众最为常用的微博、公众号等对本校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步加深印象,并以此为基准,全面深化发展个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明确教学目标,高效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高职思政教学任务中,学生自身的素养提升成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落实好思政教学内容计划,高效地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主要手段,才会更好地发挥教育体制的作用。在高职思政教育的计划中,教师应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等课程内容入手,了解怎样从学习生活及工作中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的课程中,明确教学任务的目标,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修养成为关键,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明确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确认理想信念、规范举止以及终身学习的目标,在学生群体中建立良性学习团体,明确整体的前进目标。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良好的思想道德是生存的基础,并在成长过程中,将不修边幅的偏离进行校正,成为教学的目标。最终运用法律的知识维护自己,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将会升华整体的思政意识。

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课堂”的形式不断涌现,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创新,使得教学信息内容越来越多元化,丰富了教学信息,学生也逐渐适应整个信息时代的发展,创新课堂的模式成为高职思政教学的重点关注方向。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重点,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在课堂中采用新媒体的方式,以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方式的创新下,高职思政知识将会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学生会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思维更加活跃,寻找知识中更多的不确定性,增加知识的多元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更为有效,更好地理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念,提升素养。

4.贴近生活实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想使学生能够在高职思政教学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思政的教学内容便应当贴近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以真实案例为教学内容。比起虚构的例子,真实的案例更加容易说服学生,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且能够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其次,教学手段也应贴合实际。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使学生引起强烈共鸣,教师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最后,教学目的也应与生活实际相贴合。对于高职教师来说,教授思政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教学目的的确立,给高职思政教学指引了方向。

在该种教育模式中,教师可以不断强化对学生的关心,以全面强化对学生个人生活的认知与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进行相应的引导与授课。长此以往,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思想。

总之,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职教学中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向、助力高职学生“三观”的形成、塑造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教学的融合具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把握高职课改方向、提升高职学生价值观以及强化高职院校教学的体制等重大意义。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融合时可以通过建立多维度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明确教学目标,高效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等三种模式。望此次研究能为高职思政教育树立标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文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浅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6):44-48.

[2]杨伟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政教学浅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6):124-125.

[3]刘金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红色基因及对高校思政教学的启示[J].高教学刊,2016(19):199-200.

[4]唐子惠.高职教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7):178-179.

猜你喜欢

相互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医学影像博物馆教育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