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互动探讨

2018-02-26舒定松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

舒定松

摘要: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属于一门人文性的学科,主要教学目的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及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相应传统教学因素影响,出现较多教学方面的不足及错误观点,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实际的互动及沟通,使得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效率较低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为了分析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互动的途径及方式,笔者针对现阶段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互动;途径与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068

教学互动主要是指将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沟通,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之间的统一交互影响及交互活动的过程。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1],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及相互的作用,形成和谐健康及共同发展进步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关系,强化着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影响,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现阶段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

现阶段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由于传统教学体制及教学方式的影响,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舊沿袭着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主导人物仍是教师,课堂主要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足够的时间及空间对历史与社会课本中的知识点或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的状态,且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较少,唯一的互动可能是教师提出问题,而学生回答问题而已。初中学生对于历史与社会知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较为表现的状态,在实际生活过程中遇到相应的问题无法利用所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解决,导致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的现象出现,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互动的途径及方式

1.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为教学指导地位的互动前提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互动教学并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简单的活动,而是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属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相对独立的主体人物,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绝对权威、毋庸质疑的地位,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不对等现象,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较为被动,不利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及互动。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摆正自身教学引导者、组织者的地位,重视学生教学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放下教师的面子,通过学生之间平等、友好的交流、沟通及合作等分享及促进彼此之间的思考、知识及经验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针对教学难点及教学重点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

2. 以问题导学的方式增加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不仅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还能增进学生与教师们之间的亲近感,使得学生敢于对教师袒露自己的看法及内心,便于教师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状态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增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丰富课堂表现形式,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如在进行“经济全球化”教学前,教师可以以向学生们提问的方式引出知识点。

笔者: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做“经济全球化”吗?

学生:就是指全世界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

笔者:那你们认为这样发展是好还是不好呢?

学生:有好有坏吧。

笔者: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有利有弊,下面老师为你们简单介绍以下经济全球化.....

通过一问一答的问题导学方式在课前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继而引出相应的教学内容及知识点。为学生介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概念、发展进程,给我国带来的发展机遇及弊端,面对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状态应该如何做才能缓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不仅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给予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及空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改变了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

3. 结合生生互动与课内外互动,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效率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应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就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知识点展开实践调查与分析,最终以小组的形式呈现调查结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协调能力,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意见的最终融合,增进交流,学习对方身上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进行“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搜集,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教师还应增加课内外的互动交流,拓宽教学渠道,将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走出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及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的了解程度,获得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互动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互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交流能力、沟通能力的增强,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辉荣.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成教学有效性及其课例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2] 胡素琼.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5).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实验中学 3255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与社会
简述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的有效性
论思维导图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激励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后进生教育中的应用
在“对话教学”中发展初中学生历史与社会思辨能力的研究
生活的历史 鲜活的课堂
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摭谈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析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