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竞技游戏,提升教学效益
2018-02-26江苏省张家港市徐市小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徐市小学 徐 敏
体育竞技游戏以其丰富多彩的竞技内容、紧张激烈的竞争形式、互相协调的合作过程和学生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而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活动,它不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竞技游戏的过程中来,提高体育教学实效,也能极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使学生的融洽相处及和谐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安排、合理选择竞技性体育游戏项目,消除学生厌学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娱乐和竞技中促进学生身体、知识、技能、智力、心理和技术等方面的成长,真正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益。
一、巧设竞技游戏内容,体现专项化设计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竞技游戏的内容选择首先要紧扣教学内容,体现安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乐于接受,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意识,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合理、科学地设计竞技游戏的内容,使学生能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更能体现体育课堂的生动有趣。
例如,运球技术是进攻的基本技术之一,是正确地控制球、支配球的技术前提。在教学篮球的运球技巧时,我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球员精彩的运球技巧,突破对方的防线,发动快攻,使学生知道要想熟练地控制球、支配球,首先要学会运球技术。然而反复的运球训练,使得生性好动的小学生逐渐产生了厌烦情绪。这时,我又利用呼啦圈随机设计了一个竞赛项目,即呼啦圈运球,以培养学生的球感。从简单动作练习开始,原地运球,眼看着球运,要求不准将球落地。最后再是持球绕环,抛接球练习,滚球练习,看谁能够最快的通过全程。这样的竞技项目,学生个个都表现得非常积极,抢着练习,有效锻炼了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在这个课例中,借助呼啦圈设计的相关的竞赛项目,使学生产生了玩球的欲望,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运球技术,极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细化竞技游戏结构,体现层次化设计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之间存在着接受能力、学习水平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教师在设计竞技游戏项目时,既要体现竞技游戏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更要体现层次化设计,使竞技游戏能够适应所有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尽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竞技游戏项目中实现动作、技能、情感等教学目标。
例如,在低年级“跳跃能力“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不同方式的跳跃活动中来,我组织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竞技练习,要求每个练习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单脚跳15米、双脚跳15米、跳绳80下、立定跳远10米的练习任务。任务一出示,各小组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擅长项目而做到分工明确。游戏一开始,我选择了节奏明快的音乐,愉快的氛围既能使学生放松身心,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竞争意识强烈,敢于表现自己,即满足了玩的心理需求,也让学生在竞技游戏中掌握基本跳跃的方法,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连贯性,玩中学、乐中学的教学效果相当不错。
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单脚跳、双脚跳、原地跳、立定跳远这四种项目融合在一起,避免了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特长而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为学生的有效参与提供了条件,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丰富竞技游戏形式,体现灵活化设计
竞技游戏应体现出多样性、生动性、竞争性、健身性的特点,以丰富的游戏形式引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竞争,而不能拘泥于一种竞技形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每次的体育课堂都充满期待和新鲜感,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我校会定期举行班级间的趣味运动联谊比赛,根据每个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每个年级所进行的竞赛项目都不同,如一、二年级的竞赛项目,要求选择运动量较小的项目,如跳高、跳绳等;三、四年级选择的比赛项目则是以球类为主,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五、六年级的竞赛项目则可以选择大活动量比赛项目,如拔河、花样跳绳等项目,每次比赛还可以视本校实际开展的学习情况酌情调整。不同的竞技形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如一些个人竞技项目,可以起到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技巧和体能锻炼的效果;小组间的竞技项目,则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班级间的对抗和竞技,则能够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师选择不同的竞技游戏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富有竞技性的体育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竞技游戏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活动,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在乐于接受、主动参与中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基。
[1]史宏州.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教学对竞技动作的作用研究 [J].教育,2017,12:53.
[2]许勇.关于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分析[J].教育科学,20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