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对策浅析

2018-02-26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施凯杰

学苑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语文课堂人文

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 施凯杰

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追求的就是人文精神,由于个体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因此人们在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三方面之间的差异较大。这也就导致了人文精神在不同个体上的体现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不断变迁,人文精神所富有的意义和时代价值愈加深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健康、积极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高中学生的人文教育质量,还能够在教学活动更好地融合中西方教育理念。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高中语文教师的义务与责任。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对策

1.强化教师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形式主要是由教师来决定的,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起到一种榜样作用,想要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高中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必须要进行强化。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尽可能地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并且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时候注意将更多的人文关怀给予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最终追求不只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优异,而应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课堂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教师想要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潜默移化地影响,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人文关怀、体会人文精神,那么充分的人文修养就是高中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过程中对教师的一个要求。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强化其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上,才能够将学生学习人文精神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营造出充满人文气息的高中语文课堂。

2.增加课外阅读素材。

对于文章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生硬地肢解每一篇语文课文并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现阶段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现状,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会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将语文这一学科所独有的魅力破坏掉,在一定程度上还打击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语文课堂应该具有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高中语文教师在一套灵活的程序内不断调整语文教学模式,才能够引导学生对文章之美进行探讨,在教学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让学生自主挖掘存在于文章中的人文精神。丰富的人文精神存在于古今中外的著作中,因此高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必须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现阶段人们的生活背景与早些时候文学著作所描写的人们的生活背景相差较大,但也正是这样巨大的变化存在于人们的生活背景下,学生通过这些著作的阅读,更能够体会文章中所存在的人文精神。优秀的文学著作不仅能够让学生收获更多的民俗、文化知识,还能够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提升其人文精神。

3.营造课堂人文氛围。

对于高中语文应考和语文教学目的这两者之间的区别,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人文氛围,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目前,一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不能将应试考试的成绩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人文氛围,将课堂的互动性增强,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并且为了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地组织小组讨论或者是小组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同时还能够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1]陈彬.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研究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5):70-71.

[2]张蕾鑫.浅谈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五)2017:2.

[3]林丽琴.关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探讨 [J].课外语文,2016,(16):62.

[4]曾小二.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文理导航(上旬),2016,(07):19.

[5]李倩.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283-284.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语文课堂人文
人文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