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仪式观视角下对电影传播社会意义的探讨
2018-02-26李漪祎
李漪祎
(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0067)
世界电影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电影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受市场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少品质欠佳的烂片也层出不穷,而高质量、高口碑、高票房的佳作,尤其是以亲情为题材的影片,将意义共享与观众的身心参与交集融合,这与美国著名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仪式观不谋而合。[1]传播仪式观对传播的本质进行了再定义,将传播看作一种通过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
一、电影传播受众日趋大众化
在“互联网+”时代下,电影的制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随着3D、4D观影的普及,以及多媒体广告电影新技术等电影业技术的发展,观众的观影体验进一步优化。网络成了电影传播的载体,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让电影借助这一高效的传播媒介迅速发展。
二、进入“内容为王”的观影时代
通讯和科技的进步带来受众角色的转变,4G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由电影制作者、受众以及社会环境共同建构的电影审美交流的场域中,受众所处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电影《疯狂动物城》《湄公河行动》等票房与口碑俱佳,剧情脱离同质化的“反套路”,优质的内容和良心的制作是取胜的关键,这标志着“内容为王”的观影时代已经到来。
三、参与与思考:强烈共鸣下共识的建构
在社会形态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考察电影传播对受众价值观念和对社会价值观建构的影响存在重要的意义。同时,数字技术赋予了电影通过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来帮助其建立或重构心中的“社会现实”的功能。[2]
(一)主题深刻反映现实,富有教育意义
1.身体、心理参与下的共鸣。参与性是詹姆斯·凯瑞仪式观理论体系当中重要的内涵和观念,它除了包含着对参与者角色的深度认同,还涵盖着对参与者角色转换的重视和认可——通过共享和体验,实现心理与身体上的“共识感”建构。
2.社会现实下的思考。电影来源于生活,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联系自己的实际,引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亲爱的》是亲情电影的一部佳作,其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引发了观众对社会上“儿童拐卖”问题的关注,引导观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层次丰富的情感表达,富有启发意义
1.场景渲染,情感表达真切。电影要通过场景的构造和渲染,将观众带入一个不一样的情境中,如亲情电影《寻梦环游记》的场景设置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亡灵世界”,五彩斑斓的色彩和壮观瑰丽的场景让观众深陷于电影制作者所创造的情境之中。传者和受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融合的状态,受众对信息的接纳是一种自我认知下的体悟和感受。
2.直击观众的“痛点”和“痒点”。“痛点”指观众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进而出现不满和抱怨;“痒点”指要使观众的需求得到满足,必须了解观众的诉求,才能在“仪式场域”与观众产生共鸣。亲情类电影的出现和发展源于对观众渴望慰藉、想寻求心灵寄托的心理的洞察,“痛点”的共鸣和“痒点”的满足能够让观众的情绪得到调整。
四、回归与反思:电影引导下的意义诉求
(一)回归主题下的群体归属感
回归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去掉浮躁、返璞归真,电影中对于真情实感的表达和流露,让观众产生共同意识和归属感。在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媒介环境碎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群体归属感受到破坏。电影作为一种发展迅速的大众传播媒介,能够在“分享”和“参与”的仪式感中重新构建人们的群体归属感。
(二)微观叙事下的强烈反思性
与编造宏大的影视叙述和运用复杂的戏剧手法相比,多数优质电影都采取微观叙事的方式,从日常生活和朴素情感出发,以小见大地反映社会现实,直击观众的内心。《寻梦环游记》《婚纱》《岁月神偷》等亲情电影都彰显了平凡感动的可贵之处,观众从简单的叙事中更能发现朴素情感的可贵,并引发对自己实际生活内容的强烈反思。
五、结语
电影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叙事媒介,并且逐渐演化成观众参与和互动的社会性实践。亲情电影以其温情的主题和微观叙事的表达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共鸣和反思,在表达和呈现上充满仪式色彩,通过参与、分享过程中“仪式场域”的构建,观众拥有了自我表达的机会,社会破坏的群体归属感得以重构。
[1]张红军,朱琳.论电视综艺节目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基于“仪式观”的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03):59.
[2]张方敏.影视传播对现实的建构及其实现场域——以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为研究取向[J].当代传播(汉文版),2014(02):29-30.
[3]詹姆斯·W·凯瑞(美).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