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以福建工程学院为例

2018-02-26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工程学院通识福建

徐 瑛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

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通识教育列为重要内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网络化的生存方式,让通识教育在教学资源、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认证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应用型大学特指近年来升格新办的,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研制等工作一线的技能技术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区域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用型大学由于升本时间短、学校缺少深厚的文化积淀及高度的文化自觉,普遍存在对通识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少数学校虽然进行了建构通识教育方案的尝试,但方案多简单模仿研究型大学的做法,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未能有效依托互联网技术与平台进行改革,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上述不足造成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002年升本以来,福建工程学院不断改革,积极探索契合“应用型、地方性”办学定位、符合本校办学传统的通识教育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本文拟以福建工程学院为例,结合该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具体实践情况,探讨互联网时代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创新实践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内涵建设,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强化内涵建设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识教育源自欧洲的自由教育,又称“博雅教育”或“普通教育”,它是由一系列相互交叉的概念组成的,目前在理论层面对其仍未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确切定义;甚至不同时期、不同类型高校因发展定位不同,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但学界、业界达成共识的是:通识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广泛性和融合性,关注学生思辨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重在学生人格的培养及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即“学以成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相比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与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相比具有较为综合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文化素质、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1]因此,在应用型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笔者更倾向于将通识教育理解为一套包含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在内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应按照培养具有人文素养、思辨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来推进通识教育;同时,我们应始终秉承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也是通识教育达成途径的教育理念,强化通识教育建设内涵。[2]尤其要注意的是:通识教育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实践等模块,它并不能与传统的人文教育画等号。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设置模块化通识类课程是应用型大学有效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办学初期,福建工程学院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与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院系选修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五大部分组成。其中,通识课程主要分布在三类选修课系列中,开设并不固定,有时学分不够就临时开设,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且学生在选课时也存在普遍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据笔者统计,通识课程实际比例不足课程总体系的10%,这直接造成人才培养工具化、专业教育职业化的困境。认识到这一偏向后,福建工程学院积极调整办学模式,对通识教育进行主导性安排,2014年、2018年进行了两次全校性大规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模块式(或矩阵式)制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明确地将课程教学内容归类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大类,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所占学分为71.5,约占总学分(180学分)的40%;且明确规定通识类课程从哲学与社会、语言、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政治与法律、经济与管理、自然科学与技术、创新创业与就业、学校特色等模块中选择,充分保障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二、打破对立思维,开展学科融合式教学

现代高等教育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学科分类细化,不同学科专业之间“隔行如隔山”。诚然,这种情况有利于细分的科学技术得到更深入的发展,但由于科学的单向度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易造成各个不同学科之间、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对立,使受教育者也呈现出单向度的特点。[3]这既不利于培养全面的人,也不利于解决社会生活中那些互相关联的具体问题。开展通识教育,打破对立思维,让学生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既可以弥补现代高等教育单向度的局限,又可以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现代多元化社会的知识和价值观,这符合应用型大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学科融合式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种通识教育,它在保留学科原有独立性的基础上,寻找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通过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关联点,形成综合性、融合式教学模式。在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完成后,福建工程学院注重开设专、通融合式通识课程,如新生导引课“大一课堂”,专业导引课“XX专业导论”、车辆工程专业“工程师与社会”、新闻学专业“新闻人文基础”等课程。这类课程通常采用多人、分段讲授的方式,在讲述本学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将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科学、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把握本学科的基本要素、组成情况和专业内涵,从而为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夯实基础。此外,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我们也注意融入通识教育元素。例如,新闻学专业“媒介批评”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与评判,培养学生认识媒介及使用媒介的能力。这也正是通识课程“媒介素养”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目标,二者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从教学内容、形式、目标三方面重新定位,通过开设“媒介批评”课程,为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搭建起较为理想的教学平台;而“媒介素养”作为通识类基础课程又丰富了“媒介批评”的课程内容,这样既达到了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教学效果良好。

三、立足文化传承,开设本土化特色课程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我们带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识课程内容选择越来越广。文化的传承与建设是通识教育的核心与关键,纵观历史,世界各国通识教育均立足于文化自信,突出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应用型大学多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培养为区域经济、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是其办学特色。因此,依托地方文化传统资源,将地域特色元素融入通识教育建设,开设凸显地方文化区域特色的本土化通识课程,加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是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创新的又一着眼点。

福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近年来文化产业实力快速提升。福建工程学院一直重视福建地方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工作,并致力于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的建设。2011年,学校成立了福建地方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围绕福建文献汇编、林纾文化、福建地方文化传播及福建近现代名人研究等方向开展科研工作;同时依托研究成果反哺教学,从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入手,以校史人物的先进事迹、优秀人格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地方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林纾是福建工程学院前身——仓霞精舍的创办人之一,又是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也是福建近代先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3年开始,福建地方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组织相关教师,在对林纾文献资料发掘、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能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编写成教材《林纾读本》,并配套推出全校性通识课程“走进林纾”,成为福建省第一门以校史资源作为授课内容的通识课程。该课程以林纾作品文本解读为基础,重点分析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授课过程中结合中国近代史、福州近代发展史和福建工程学院校史等背景展开分析,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全面的历史观,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又推动了本校文化建设。[4]2018年4月,该课程组教学研究报告《以“三合”教学模式推进中华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实践研究——以“走进林纾”课程为例》,荣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四、依托网络资源,创新通识教育平台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近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途径接触到海量信息,但这些信息真假难辨,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充其量只能称为资讯。学生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因欠缺媒介素养,容易被虚假信息误导,甚至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很多学生信息意识薄弱,获取信息的途径单一,对信息多停留在被动接收层面,信息检索能力差,仅依靠网络搜索引擎检索,而对专业数据库、知识平台和工具软件缺乏了解,信息评价和利用能力弱,这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大为不利。针对这一现状,福建工程学院开设了“媒介素养”“信息技术”“文献检索”等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将学生培养成掌握互联网技巧的媒介参与者、具有批判精神的媒介使用者,学生对此类课程评价较高。

此外,以课任教师讲解为主、“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及闭卷式的单一考核模式,让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缺乏主动性。因此,我们在通识教育中应结合这一时代背景,借助互联网技术,并迎合学生的网络阅读习惯及使用习惯,采用QQ、博客、微博、微信等工具进行即时性交流,在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评价方式、互动方式等方面积极尝试,搭建创新性通识教育教学平台。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平台,实现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多样化;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开设论坛、课程网站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收发课程信息,提供交流和协作空间;最后,我们还可以积极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网易云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实施在线教学模式改革。

顺应媒介变革,因时而变,以互联网技术和平台为依托,拓宽现代通识教育视野,并结合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创新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有效建构现代通识教育体系,将有益于应用型大学有效培养人才。

[1]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35-38.

[2]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4-68.

[3]于澜.学科融合式教学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7-01-25(15).

[4]吴仁华.“走进林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6(11):53-56.

[5]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11):164-166.

[6]胥秋.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汉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4):112-115.

猜你喜欢

工程学院通识福建
福建工程学院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福建工程学院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