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教学的“读”
2018-02-26王贤露
王 贤 露
(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四川 成都 611731)
古诗,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是文字的艺术、音律的杰作,也是审美的高峰、社会的浓缩。它的价值历经沧桑,永不褪色,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底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永远的瑰宝。但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有些高冷,字数虽少,但信息很多;音律虽美,但难以欣赏。如何让这项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但达到“课程标准”,还能触及学生内心深处,使其了解古诗、赏析古诗、喜欢古诗、好用古诗?“读”是解题的钥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小学古诗教学的目标是: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从由低到高三个学段的递进式目标中可以看出,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然后领悟古诗大意;最后品味古诗的内容和情感。这个过程可以总结为:赏诗之美,悟诗之意,同诗之情。小学阶段,要达到“美”“意”“情”三点,“读”诗是首要方式。枯燥的讲解和乏味的分析,只会使学生与古诗的距离越来越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是赏析古诗的基础,“读”是感悟诗歌意境和诗人情绪的途径[1]。一言以蔽之:“读”是有效地学习、欣赏、创作古诗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在重新审视了传统教学习惯和方式之后,在教学中改变做法,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依次获得赏诗之美、悟诗之意、同诗之情的能力。
本文将古诗教学的“读”分为四个递进式的层次:背景引读,感知大意;语感朗读,欣赏音律;情感诵读,把握诗意;场景演读,延伸感悟。
一、背景引读,感知大意
古诗的情境性鲜明,在最初的导入教学阶段,教师要借助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提升学生感知和学习兴趣有积极作用[2]。教师入情入境地示范朗读,包括了对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的适当介绍、相关故事的生动讲述,配以多媒体展示的丰富图片、音频、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材料,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多种感官,促使学生快速入情入境。根据不同类型古诗的需要,古诗背景引读可分为声音导入、画面导入和影视导入。
1.声音导入引读
有的古诗,本身就带有声音,如笛声、琴声等乐音,风声、雨声等自然界的声音,教学这类古诗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直接播放声音导入,引读诗歌。例如,教学王维的《竹里馆》时,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伴着古琴唱歌的音频,然后跟学生讲述:“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王维,来到一片幽静的竹林,听他一边弹琴,一边咏唱——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相信听着古琴伴奏的咏唱,和教师入情入境的引读,一定会激起学生们学习这首古诗的浓厚兴趣。
2.画面导入引读
有的古诗画面感极强,特别是写景的古诗,教师可根据古诗里描绘的意象,借助多媒体,在导课时,一边出示古诗相关意象的唯美图片,一边播放轻音乐,一边朗读古诗导入,借助图片、音乐和朗读,让学生直接进入诗人描绘的画面中去。例如,在教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教师导入时可先抓住古诗中的意象:“无穷碧”的“莲叶”和“别样红”的“荷花”,出示古诗中描绘的一望无际泛着碧绿的莲叶、阳光下分外艳红的荷花的西湖美景图片,再一边播放轻音乐,一边引读:“六月的一天早上,诗人杨万里为了送好朋友林子方,走出净慈寺,来到了西湖边,面对朝阳下西湖的一片美景,忍不住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学生看着这色彩鲜明的画面,听着这对仗工整、音节协调的朗读,就好像和诗人一样,站在了西湖边,欣赏到了这迷人的西湖景色。
3.影视导入引读
有的古诗描绘的场景就好像一段电影一样,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古诗大意,教师在教学古诗的导入阶段,可以把这段“电影”从文字还原成影像,即播放出这首古诗描绘的场景,然后再朗读古诗,又把“电影”还原成“文字”。例如,在教学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时,教师可以直接播放视频导入:夏日,野外林荫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林都被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下来呢!教师引读:“这情景,全被诗人袁枚看在了眼里,写进了诗中。同学们,这段视频还原成诗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二、语感朗读,欣赏音律
由于古诗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富于音律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非常注重结构的形式美,非常适合反复朗读,体会其音律美。教师在运用各种方式引读古诗之后,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已被调动起来。扫清了生字障碍之后,学生们开始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韵味——语感朗读。为了使朗读不显得乏味,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大意之后,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来熟悉古诗,增强语感,欣赏古诗的音律美。由此,可将语感朗读部分分为:明音律平仄、划节奏朗读和男女生分别朗读三个步骤。
1.明音律平仄
古诗是中华民族汉字文学的高级形式,它的特点特色都溯源于汉语文的特点特色。古诗的写作与朗读必须符合平仄。平仄是构成诗歌文学最基本的音调声律的重要因子[3]。古人写诗,依据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绵长而没有升降,上、去、入三声则短促而有升降。因此,所谓平仄,就是古人根据汉语四种声调的特点,将其归纳为“平”“仄”两大类:“平”即平声,“仄”同 “侧”,含“不平、倾斜”之意,指的是上、去、入三声。今天,以现代汉语的声调来分,阴平和阳平(第一声和第二声)是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声和第四声)是仄声,入声已分散到了这四声之中。
汉语文本身具有的这一“内在特质”四声平仄,经过了文学大师们长期的运用实践,在声韵之学的启示下,诗人们创作出了大量极具音律美的诗歌。从这个意义来讲,历史上的诗人们都是伟大的语言音律艺术大师。为了让学生们在初读古诗时能感受和欣赏到古诗的音律美,我们认为,低中段教师事先要弄清楚这首古诗的音律平仄,再教学生朗读;高段教师可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平仄知识,让学生对古诗的音律平仄有个初步的认识。
2.划节奏朗读
大多数古诗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为了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古诗的节奏,在学生初读古诗阶段,把五言诗的节奏停顿划分为:“二、三”;七言诗的节奏停顿划分为:“二、二、三”。为了表示一首诗的完结,要求学生们将每首诗的结尾一句的最后三个字的节奏要读得稍慢一些。例如,在教学寇准的五言绝句《华山》时,教学生划节奏初读: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在教学贺知章的七言绝句《咏柳》时,教学生划节奏初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男女生分别朗读
根据男女不同音色,结合诗句表达的不同情感,将古诗分为男女生两种角色来朗读。这样既避免了反复齐声朗读的单一和枯燥,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根据古诗的不同特点,分角色朗读古诗可分为以下三种:男女生交换读古诗的前后半句(如杜甫的《绝句》);男女生交换读奇数句和偶数句(如张志和的《渔歌子》);男女生“二重诵”(如白居易的《忆江南》)。
三、情感诵读,把握诗意
古诗是非常注重情感表达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既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抒情的艺术,古诗较其他文学样式更适合诵读,古诗诵读是一个从解读到表达的过程。叶圣陶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4]通过反复诵读,既可以积累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可以让学生更快更深入地把握诗意、进入诗境,领略那震撼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律美,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通过第二部分多种形式的语感朗读古诗之后,对古诗已经比较熟悉,能够感知古诗大意。接下来,是在对古诗品词析句、把握诗意后,加入自己的情感,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
1.品词
由于古诗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所以很多字词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诗中难点字词的意思,是学生把握诗意的前提。教学时,教师可先根据学情,出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字词意思,让学生根据重难点字词的意思,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根据学情,教学中总结出的学生不太理解的字词有以下四类:古今异义、较生僻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例如,白居易《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不是“值得怜惜”而是“可爱”的意思;在“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意思不是“坐下、坐着”而是“因为”的意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是“去、往、到”的意思;《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是形容词作动词,意思是“吹绿”;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字是通假字,与“原”相同;《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意思是“出现、显现”,连读音都要改变。教师在范读古诗时,也要有意识地将古诗中的重点字词、语调读得稍微重一些,情感读得更投入一些。
2.析句
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诗意、体会古诗情感,在弄懂了字词意思、了解了古诗意思之后,教师有时还需要对古诗中某些特殊句式进行赏析,通过赏析和反复品味诵读,读出古诗传达的情感[5]。
小学阶段古诗中偶尔会出现的特殊句式有省略句和倒装句。在诗人创作诗歌时,为了押韵形成韵律美,有时会省略一些词语,这样的句子就是“省略句”。教师要把这些被省略的词语补充出来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例如,《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看)近(看)高低各不同”就是一个省略句。另外,古诗为了展现对仗美、音律美,词语顺序有时会与现代汉语的词句不一样,这就形成了“倒装句”。教师需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对诗句进行调整。例如,《春晓》里的“处处闻啼鸟”应为“处处闻鸟啼”;《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应为“两岸猿声不住啼”。
3.入画
要想把古诗读出情感,首先要让学生进入到古诗情境中,入情入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读古诗时在头脑里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6]。每一首诗背后,都有一幅画,一幅有情感的画,或喜悦或忧伤,或爱国或怀乡,或北风凛冽,或春暖花开,或久别重逢,或长亭送别……在学生品词析句、了解了古诗大意之后,就能在大脑形成一个画面,这个画面便是作者描绘的意境。学生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象的图画,此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边朗诵边想象画面,有助于学生在朗诵时更好地投入情感。例如,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教师先是通过背景引读导入: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李白被流放夜郎,刚走到白帝城时,突然听说自己被赦免,惊喜交加,写下了这首诗[7]。然后,教师点拨几个重点字词的意思,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发:出发;辞:告别;啼不住:不停地啼叫。学生理解了诗歌大意之后,再听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应该能想象出诗人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坐着轻快的小舟,从地势很高的三峡群山中,顺流直下的画面,也能感受到诗人那欢畅轻快的心情。最后,让学生模仿教师,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地诵读出自己的感悟。
四、场景演读,延伸感悟
有的古诗情景性强,非常适合表演朗读,从这个意义来讲,“场景演读”和“情景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8]。在了解了古诗大意、体悟了诗人情感的基础上,学生更希望把古诗表现的场景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演出来,一边演,一边读。由于要上台展示,学生会尽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准备表演的过程其实就是复习巩固的过程:学生既要把古诗里的场景弄清楚,还要加入适当的动作和台词,这实际上就是学生的一个内化过程。为了表现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还要求学生在表演时做到入情入境地、有感情地朗诵。
根据古诗内容不同,场景演读分为动作演读和角色演读。一些含有较多动作或者可以加入较多动作的古诗,比较适合动作演读,一边感情诵读,一边着力表现动作。例如,李绅的《锄禾》,学生在台上一边表演农民伯伯拿着锄头挖地的动作,一边感情诵读“锄禾日当午”;一边弯着腰用手擦拭头上的汗水,一边诵读“汗滴禾下土”。一些有明确人物角色划分的古诗,比较适合角色演读,进入情境,进入角色,一边演一边有感情诵读。例如,李白的《赠汪伦》,两个学生表演,一个演李白,另一个演汪伦,边演边诵读“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着力演出汪伦一边打着节拍一边唱着送别歌为李白送行的场景;当诵读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学生可自行加入两人互相拥抱、依依不舍等动作,来表现李白和汪伦那真挚的友情。
古诗教学中,“读”是理解、赏析、品味古诗的钥匙,背景引读是感知大意的激趣,语感诵读是欣赏音律的初读,情感诵读是把握诗意的品读,而场景演读则是延伸感悟的外显。教师要根据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特点,灵活处理古诗教学的侧重点,多一些体悟式的“读”,少一些灌输式的“讲”,多一些开口的“读”,少一些沉默的“阅”,建立起学生对古典诗歌学习的乐趣,提高语文素养[9]。
[参 考 文 献]
[1] 徐卫东.《天净沙·秋思》三个不同教案的启示[J].语文建设,2006(5):37-39.
[2] 郑继敏.浅谈小学古诗教学[J].才智,2008(24):97,145.
[3]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1.
[4]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3.
[5] 孔蕙萍.小学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4(2):93-94.
[6] 肖婷.浅谈新课改下小学古诗的创新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2(36):180.
[7] 俞平伯.唐诗鉴赏辞典(第2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372.
[8] 王晶.小学古诗教学的基本步骤[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12):25-27.
[9] 徐卫东.古诗吟诵:返璞归真的天籁[J].语文建设,2015(1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