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域下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探微
2018-02-26蔡英谦
蔡英谦 蔡 殊
(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3;2.汕头市莲东中学,广东 汕头 51583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教育思想已逐渐形成体系,其中,培育和践行好青少年文化自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1]。青少年是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的主力军,我国已进入现代网络信息社会,“互联网+”背景下的世界文化交融与碰撞是当代青少年成长成才面临的新时代。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学生网民约占全国7.51亿网民总数的25%。可见,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愈加凸显。各级各类学校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运用习近平教育思想解决好“互联网+文化自信教育”这一新课题。
一、新时代呼唤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的“文化”是源于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凝炼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和建设中的红色文化,是根植于改革开放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先进文化。这些内容构成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整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源头活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也是56个民族共荣发展的力量源泉,更是当今中国繁荣富强的精神指南。
文化自信实质是一种价值自信,体现在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肯定,是在文化层面对本民族自我价值、自我能力和自我发展前景的自觉持守和淡定心态[2]。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它决定了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发展,制约着文化创新的方向,标识着文化的性质与未来。而核心价值观就是整个价值观体系的中心,对于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其文化内核所在,也是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从容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与交融的强大底气所在。可见,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与践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在包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构筑着全体人民共同的美丽家园,彰显着当代中华的自信与自豪。
2.文化自信的现实价值
今日中国已经步入新时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培育与践行是当代学校教育以文化人、以人化文的基本内容和重要载体。
(1) 文化自信培育体现了我国学校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目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使命担当,肩负着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职责。2016年教师节期间,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地加强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4]。可见,文化自信教育就是要从娃娃抓起。学校要系统化、科学化运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革命品质来熏陶、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德”“信”“情”,并引导他们自觉转化为“理”“知”“行”。强化文化认同意识,透过文化自觉行动,实现文化自信内化。这贯穿学校文化育人全过程的自信教育,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性质所使然,又反映出学校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
(2) 文化自信教育折射出教育“为谁培养人”的实质。我国深化国民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还要落在“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代中国实现民族复兴之梦,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的优秀人才。当代青少年既要面对互联网+技术融合带来的社会生活迅速变迁,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思潮的价值冲击。所以,我们的基础教育要引导学生立足于本国历史、本国文化、本国国情来辨识和吸收世界文化,用中华文化来滋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使之保持“民族本色”。学校唯有不忘初心,方能确保我们的文化基因得以传承,方能推动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3) 文化自信教育契合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古以来,我国文化教育素来重视以德立人。古人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5]文以载道,文化自信的培育与践行是学校立德树人的载体。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学校教育也强化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立德树人教育观认识,重视培育青少年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认同和高度自信,深化了以文化人的培养要求,突显出以德育人的具体导向。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6]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潜在机遇
培育和践行文化自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需求。当代中国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多元文化兼容并蓄,风险与机遇并存,对我国文化自信教育提出新挑战。
1.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冲击着学校文化自信教育
(1) 弱化传统课堂教学育人实效。课堂教学是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但传统的教育模式正在遭受新媒体技术的严重挑战。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习资源,但也造就了“凡事问度娘”的不良学习习惯。网络让青少年“不闻窗外便知天下事”,网络淡化了师生间、同学间面对面的言语交流与思想火花;网络弱化了课堂教学和教师教育的“权威”,弱化了课堂学习的“专注度”,弱化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育人实效。
(2) “互联网+”催生点段式、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弱化了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学校文化自信教育旨在培养青少年正确对待和科学运用中华文化,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实际上,网络拓宽了中华文化传播路径,提供了便捷高效和化整为零的传播平台,青少年随着兴趣爱好去涉猎各种思想,增长见闻见识。但这种新的传播和教育模式,容易滋生懒于深入思考、对知识停留在粗加工阶段的坏习惯;而持续的零碎化、片段化的学习也会给青年带来专注度下降、学习深度严重不足等问题,制约其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和运用能力。
(3) 阻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认同。对于各国学校教育来说,将文化自信纳入教育全过程,旨在强化青少年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和高度自信,往往带有强烈的思想教育和政治认同色彩。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层出不穷的新思潮也得以广泛传播和快速发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借助各种新媒介载体和技术优势展开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青少年正处于核心价值观形成阶段,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心,但对新事物的甄别能力较弱,对夺人眼球的“西方文化”颇为认同,常常产生如“西方的月亮更圆”“进口的就是比国产的好”等错觉,淡化了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弱化了对本国发展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2.“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促进了学校德育改革与创新,为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提供了机遇
具体来说,一是实现了文化自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互联网平台,能最大限度地将繁多而分散的德育资源加以整合;基于网络载体,能最大可能地将优秀的中华文化资源渗透到每个个体和角落;基于网络大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又能最大幅度地让广大优秀教师及其优质成果的价值得以最大化。二是实现了教育主客体的地位“翻转”和“平等”对话。以往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凭借对文化的“先知”而成为权威,并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单向传输。“互联网+”创新了传统教育的路径,使师生都能“平等地”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全新教学方式,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形成以生为本、师生共进的新教育生态。三是拓展了教育的时间与空间。“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文化自信教育因时空、地域等条件造成的“鸿沟”,促进了跨时间、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创新和合作共赢。“互联网+”提升了中华文化的价值转化能力,让我们的学习更主动、更多样化;“互联网+”再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展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光芒,也为他国人民学习中华文化提供了便利,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三、“互联网+”时代中应如何创新文化自信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总是要置于一定的时空范畴展开,要做到因势而进、因时而新。青少年是我国践行中国梦的重要群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文化自信教育要看到“中华文化强劲的传承力和非凡的生命力是文化自信的基石与资本,是文化发展繁荣的优势所在”[7];更要抓住“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契机,构筑好“理论、实践、网络和环境”四维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提升青少年文化自觉,培育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1.发挥理论育人实效,实现文化自信“入脑入心”
学校是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阵地;德育课是培育与践行文化自信的基本载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进德育课教学,即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少年思想,将优秀中华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深度融进教材、融入课堂、融化头脑,以树立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度融入文化自信培育,要做好顶层设计,即有目标系统化抓好整体规划。要发挥有经验的专家学者作用,挖掘本土文化,编撰辅导教材,开设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要科学组织全体教师学好学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展各类教学观摩,推动教育改革创新,自觉增强自身文化素养。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落到青少年学生身上,发挥其主体性效应,引导其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道德意志和价值取向。
2.发挥实践育人实效,实现文化自信由内至外转化
实践育人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文化自信培育最终也要体现在实践效应中。增强青少年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自信,要善于运用好本地资源优势,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本地革命文化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独特育人效应。一般来说,数千年来,我国各地英雄辈出,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蕴含着激人奋进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学校在丰富校园文化、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习俗的校园宣传学习活动,借助现代化影音手段和资源等多样化载体,吸引青少年的注意,提高兴趣,增强民族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学校文化自信教育还应敢于“走出校门、走入社区、走进基地”,积极开展“我爱我家,我爱我国”“百歌颂中华”“我是小小志愿者”等主题式教学实践,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参与其中、寓教于乐。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他们并不是在选定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约束地创造历史,而是在某种既定的、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去创造历史[8]。学校教育运用好“实践课堂”,因时而化、因事而化地引导青少年将爱国之情、奋进之心转化为报国之举,自觉践行并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认同和自信自强。
3.发挥网络育人效应,优化新时代新媒介育人效应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广泛应用,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平台与途径,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关系,促进了教育教学“双重革命”。进入新时代,学校文化自信教育势必要紧扣时代脉搏,创新教育理念,站稳站好互联网阵地,构筑立体式多元化教育体系以增强实效性。具体来说,第一,要有一支能“站好课堂,站稳网络”的资深教师队伍。早有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触网年龄越来越小,学生网民越来越多、网龄越来越长。新时代青少年群体已逐渐习惯于透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和知识,透过网络来了解世情、国情和社情。这就要求教师先行一步,及时掌握动态,在网络平台与青少年交朋友,在“平等对话”中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和学术难题,引导学生正确辨析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第二,学校要顺应时势,主动创建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新平台。事实早已证明,优秀的网络平台不仅是知识传播的有效载体,也是受教育者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理应积极拓展先进思想的宣传与灌输新路径,建设好受学生欢迎的校园网站,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培育文化自信为重点,为青少年提供正确的文化导向与指导。
4.发挥环境育人实效,美化文化自信氛围
环境的化人作用,学界早已有了共识。培育与践行文化自信,当然也是人这一主体在一定环境下的实践活动,环境的优劣势必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素。在中华文化中,早已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学说,这正彰显了古人对环境育人价值的认知。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同时他又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9]。就文化自信教育而言,文化熏陶和思想教育是互为依托、互为内容的。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实质就是发挥环境育人作用的体现。
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富含正能量,还会传送给青少年新视野,渗透新观念,帮助其立德修身、慎言正行,塑造良好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通常而言,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人文环境建设和自然环境建设两方面。从自然环境建设来看,就是基于自身实际条件和资源优势,合理规划整体布局,将优美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充分呈现出来。当然,建设校园文化,重点还在于人文环境的培育。站在新历史起点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当然要有新风尚、体现新要求。概括来说,就是要以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为目标,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具体而言:第一,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报刊资料栏、横幅标识等传统方式,定期开展主题式教育宣传;第二,对校园各式建筑物、道路进行命名,充分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或红色革命文化、先进文化元素;第三,做好校园环境美化,合理规划各个角落,使得校园内的每一处都蕴含精神导向和文化熏陶;第四,创建学生协会(社团)组织,发挥师生双主体功能,有计划地展开专题讲座、纪念活动、文化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得广大师生在活动中形成归属感、提升获得感、增强自豪感,让美丽校园成为青少年培育文化自信、践行中国梦的加油站。
总而言之,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培育与践行,不仅是一项长期的铸炼工程,也是动态发展着的实践过程。青少年群体是否具备文化自信,直接体现我国学校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根本目标,直接关联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步入新时代,我们的学校教育必须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现实国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紧扣文化自信培育这一关键,抓住“互联网+”这一时代特质,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推进教育内容与教学路径创新,构筑新时代文化自信教育新体系。不忘初心,学校教育方能始终彰显党和国家要求,这项文化铸魂工程方能永葆青春。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http://news.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l.
[2] 李宗桂.文化自信是强大的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16-09-14(07).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
[4] 习近平.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N].新华每日电讯,2016-09-10(2).
[5] 肖川.教育的方向与方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288.
[6]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6(02).
[7] 迟云.自觉 自信 自强:涵养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内驱力[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3:133.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2.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