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学”堂:数学课堂的理想路径

2018-02-26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226361张秀平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4期
关键词:摊主数学课堂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226361) 张秀平

我们似乎一直在找寻最为理想的课堂结构,但我们又似乎一直在“理想课堂”的边缘游走。我们似乎一直在打一场课堂教学的“攻坚战”,却又似乎总是无法占领那个“制高点”。是课堂教学的“堡垒”太坚固吗?不是,而恰恰是我们“攻”错了方向,我们把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在教师的“教”上,而置学生的“学”于不顾。路径不准,焉能成功?

教学由“教”和“学”组成。教学过程由教师来设计和实施,最终通过学生的参与(即“学”)来完成。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一个“导”字上,而教学的核心则在一个“学”字上。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课堂就是“学”堂,构建“学”堂,乃数学课堂的理想路径。

一、教学设计处处见“学”

一位好老师有什么样的理念支撑,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综合的知识、跨界的思维,定会让教师在课堂上带着学生飞翔。从学生的“学”去设计教学,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教师定会换位思考,定会“蹲下身子”,巧妙搭建学生“学”的平台。那么,这样的教学设计定会“贴着学生的心飞翔”。有效的教学设计,恰恰是最能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学案”。华应龙老师在《我就是数学》中讲了一个估算教学的案例:“妈妈在农贸市场买了每千克8元8角的芒果4千克,摊主向她要37元2角。”他想象着课上学生会这样回答——“摊主多要了钱!”“什么?摊主多要了钱?”他的心里不由得一惊:这不是在贬损摊主吗?人,应该相互尊重!如果班上的某个学生的家长正是一个摊主,那么他看到这一题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于是,他将例题改成了“妈妈在农贸市场买了每千克8元3角的芒果4千克,摊主向她要31元2角”。由“多要了钱”改为“少要了钱”,避免了一次无意间的人格伤害,还(有可能)折射出妈妈心地的善良、品德的高尚,同样可以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正如“多要了钱,只会有一种解释;少要了钱,却存在着多种可能。”“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设计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具体的教学行为。”(《怎样教得精彩》,方国才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3月)

二、教学过程时时在“学”

课堂上,学生在“场”却不在“学”的现象屡见不鲜。抛几个可有可无的问题让学生“热闹”一下,那不是真正的“学”;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那不是真正的“学”;预先安排几个知晓答案的学生,在公开课上“配合”一下,那也不是真正的学。真正的“学”,是一种主动的“学”,是一种满怀期待的“学”,是一种思维激荡的“学”。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微调甚至变更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一直保持着一种“行走的姿态”。教师相机而“导”,学生时时在“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不“闲”着,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自主建构,收获智慧。

成尚荣先生在《那些课堂中司空见惯的应答》中提出:“课堂中,师生的应答,肯定不止‘你想好了再说’‘别人说过了’‘你再大声点儿’‘重复前面学生回答’这四句。师生的应答,折射出的是教师的敏锐和智慧,智慧往往表现为对事物的敏感,迅速做出判断,以小见大,抓住教育契机。”我深以为然。教师的应答不仅仅是对学生回答的简单肯定或否定,而在于“顺势而为”,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深入,学会倾听。尤其是对学生不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或者回答得不是很恰当时,教师的“应答”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位年轻的教师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后,设计了一道开放性习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了情境:一家新开张的酒店,门口挂着一串灯笼,依次是红、黄、蓝、红、黄、蓝……可酒店门口的一辆汽车刚好挡住了一部分灯笼,只露出了6个灯笼;然后他让学生猜想这串灯笼接下去是什么颜色。“老师,我知道,只要把汽车开走就可以了。”一个学生刚说完,其他学生就哈哈大笑起来,听课的教师也笑了。面对学生这一“创造性”的解题思路,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让他“坐下”,并轻巧地说道:“刚巧司机不在。”轻轻松松化解了学生的尴尬。那名学生吐吐舌头,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终于,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下,就算“汽车没开走”也知道了答案。教师以呵护、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没想好就回答”的调皮行为,没有批评他“你想好了再说”,而是尊重他发言的积极性。可见,教学不是让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让学生变成富有思想的鲜活个体。

三、课堂生成步步激“学”

教学过程永远是动态的,因而教学细节无法全部预测,教学变数无法避免,于是课堂生成应运而生。教师要巧妙地利用这一教学资源,让其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新“增长点”。这样的课堂是灵动的,学生在生成的过程中时常能享受到主动学习所特有的“高峰体验”。由于学生对知识感受和体验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他们对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巧妙地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辩论,从而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知识的本质。

例如,在一次数学实践课中有这样一道题:一块梯形田,上底是20米,下底是30米,高是20米,你能否通过步测计算梯形田的面积?学生都认真地进行了步测,但他们的计算结果从500平方米到1000多平方米,各不相同。差距如此之大,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步测得到的结果相差并不大。以小飞为例,他的一步的长度大约是0.5米。上底走了40步,下底走了60步,高走了40步。对此,班上出现两种解法:(1)(40+60)×40÷2=2000,0.5×2000=1000(平方米);(2)0.5×40=20(米),0.5×60=30(米),(20+30)×20÷2=500(平方米)。

两种解法到底哪个正确呢?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大部分学生赞同第二种解法。“第一种解法对吗?不对的话,又错在哪里呢?”学生陷入沉思,教室里顿时寂然无声。这静寂中酝酿着课堂生成的精彩迭起。

师:2000的单位是什么呢?

生1(标新立异地说):平方步。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1:根据平方米、平方分米概念,我们可以叫它“平方步”,即边长为1步的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步=1步×1步=0.5米×0.5 米=0.25平方米,(40+60)×40÷2=2000(平方步);以小飞为例,他的一步是0.5米,直接把1“平方步”当作0.5平方米,就相差1倍,加上同学们的步长各不相同,所以计算的结果相差比较悬殊。如果步长为0.5米,面积应为:(40+60)×40÷2=2000(平方步),0.5×0.5×2000=500(平方米)。

(其他学生听了,满意地笑了,那笑犹如一朵灿烂的花,开在每个人的脸上,开到每个人的心里)

根据平方米、平方分米的概念,学生自己创造出了“平方步”的概念,创造的火花令人赞叹。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完整的生命个体,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生活阅历、文化背景,尤其是在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所积淀下的“前数学经验”,使得他们的数学背景是如此丰富而独特。这就让我们不由得思考:数学教师应如何建构自己的教学思想?即数学是什么?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怎样选择与呈现数学内容,才能留给学生建构的空间,引起学生积极地思维?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让学生能够获得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冲动,在冲动中自我激励,从而自觉地寻找学习方法,体会成功的快乐。生活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无法预设儿童的生活,也就势必无法看透和把握每个儿童的前数学视界。试想,如果没有“平方米、平方分米”的经历,“平方步”这一绝妙的想法又将从何而来?是生活丰富了儿童的世界,而儿童世界的丰富又拓展了我们的数学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得过多、过细,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而一味地放手,不加引导,又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偏离方向,体验不到学习的安全感和成功感。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有独到的见解,对所教学生的认知心理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在学生“山穷水尽”的关键时刻,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取喻明理,或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豁然开朗。

成尚荣先生还说:“教师可以提出必要的要求,而不是一味地顺从学生,不过,心中还应当要有个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课堂里不管发生什么,总会让它生发出教育智慧。”比如说,你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老师不喜欢问题一提出来就举手的人,喜欢想一想,想好了再说的人。有的学生很优秀,你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知道你很优秀,当别人说不出、读不好、写不好时,再请你出马,怎么样?”不能让少数学生“独占课堂”。当有的学生不认真倾听时,你可以让他把老师或同学的话重复一遍,或者请他回答问题,把他从走神中拉回来。

总之,课堂是学生的“学”堂,把“学”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踊跃参与问题的讨论,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用积极的评价使学生感受“我能行”,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树立自信,理解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允许、容忍他们的错误,让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让课堂学习成为师生心灵彼此敞开并平等对话的过程,让师生应答成为课堂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走向精彩、别有洞天。

猜你喜欢

摊主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20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地摊情话
错在哪里
我卖个桃容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