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对比研究

2018-02-26徐旻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出血量

徐旻

(苏州市中医医院普外科,江苏 苏州 215000)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疾病,该病是由于患者胆囊管阻塞及细菌侵袭引发的胆囊炎症,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疼痛、明显触痛、腹肌强直等,大约95.00%以上合并胆囊结石,近年该病发病率一定程度上升,引起临床重视[1]。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多采取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腹腔镜手术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取代传统手术,并取得较好成效。本次笔者选取院内收治的9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纳入研究,均由我院200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患者符合急性胆囊炎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19岁-77岁,平均年龄(55.42±8.54)岁,患者手术时间距离发病时间不超过72 h。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0岁-77岁,平均年龄(55.49±8.55)岁,患者手术时间距离发病时间不超过72 h。两组患者资料相当,分组可比。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及连续硬膜外麻醉,于患者右上腹向下腹直肌作一小切口,将胆囊充分暴露,顺行或顺逆结合切除剥离胆囊,结扎血管止血,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安置引流管,给予患者常规术后抗感染。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治疗,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采取腹腔镜三孔法,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顺性切除术或逆性切除术、胆囊大部切除术,术后放置引流管,给予患者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98.00%(49/50),高于对照组83.33%(40/48),两组满意率比较(χ2=4.288,P=0.038),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Mean±SD)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为外科常见急腹症,多以外科手术治疗,取得较为良好成效。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取得较好成效,但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恢复时间长,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及困扰,临床学者不断研究新的手术方法以促进患者更早康复,减少创伤,提升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2]。

本次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胆囊切除术效果更佳,且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较传统胆囊切除术手术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疼痛轻,利于患者睡眠及康复,患者满意度高。研究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极好,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较传统胆囊切除术更具有优势,其疗效更佳,患者创伤小,满意度高,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出血量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