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8-02-26伍素霞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血症气道

伍素霞

(张家港锦丰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慢性支气管炎易反复发作且病情迁延,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而支气管扩张多见于青年与儿童,可导致患者出现咳血、慢性咳嗽、反复腹部感染、咳痰等症状,症状严重程度与支气管感染、病变程度密切相关[2]。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发生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两者可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可致患者肺部出现炎症性反应,进一步损伤呼吸系统,增加临床治疗难度[3,4]。本研究旨在分析住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情况及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64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是否合并支气管扩张分为两组,合并支气管扩张140例,设为研究组;未合并支气管扩张2,502例,随机选取1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数据分析。

1.2 方法 收集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所患疾病的种类、激素治疗、入住ICU、是否实施机械通气等临床资料,分别实施分类、统计,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支气管扩张占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5.30%(140/2,642)。研究组女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65岁、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激素治疗、住ICU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所患疾病的种类 研究组低蛋白血症、贫血比例高于对照组,癌症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不全、肺气肿、II型呼吸衰竭、I型呼吸衰竭、肺心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胸腔积液、糖尿病、肺炎、哮喘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2 两组所患疾病比较[n(%)]

2.3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贫血、女性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高危因素。见表3。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属于阻塞性通气障碍性病变,定植细菌和慢性全身炎症相互作用后会出现大量浓痰、慢性咳嗽、严重气道阻塞、咳血等独特的临床表现[5]。炎症反应与慢性细菌感染失调形成恶性循环,而气道上皮炎症反应会受定植细菌激活,促使各种酶、炎症介质的释放,损伤肺组织与支气管壁,进而破坏支气管管腔结构[6]。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如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等,与单纯慢性支气管炎相比,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咳嗽发作频繁、咳痰量多并会加快肺功能恶化进程,炎症标志物水平较高[7]。

本研究中,支气管扩张占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5.30%,与普通人相比较高[8]。慢性支气管炎免疫复合物沉淀、肺组织炎症迁延不愈,可致肺组织失去正常功能与结构,发生肺间质纤维化,最终进展为支气管扩张。反之,支气管扩展的细菌感染或定植、气道阻塞、管壁僵硬破坏,与慢性支气管炎的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反复细菌感染等病理现象相似,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支气管扩张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中,低蛋白血症、贫血、女性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高危因素。低蛋白血症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加上患者受病原菌入侵、呼吸机辅助呼吸、吸痰等侵入性操作,易将病原菌带入肺内深部,而诱发支气管扩张。临床针对疑似合并支气管扩张者,应尽早实施CT或HRCT检查,明确诊断后应长期使用大环内酯治疗和运动训练,以增加患者抵抗力并改善患者预后。

表3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多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低蛋白血症、贫血、女性是住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高危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血症气道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认识高氨血症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