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手机课堂调查研究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任课老师课程内容积极性

(武汉工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5)

本次调研采取实验法对17级微电子1班和17级计算机2班之间进行无手机课堂的对比试验,从而判断无手机是否能够提高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通过为期一周的无手机课堂实验发现,上课之前将手机调成静音放在指定区域的17级微电子1班到课情况差,迟到现象严重。作为对比的正常课堂17级计科本2班缺勤现象较少,迟到现象少(得出此结论可能是因为选取的对比样本存在差异),通过以上研究结果笔者做出以下分析。[1]

一、玩手机情况严重的原因

1.内因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一下子从紧张的生活过渡到轻松的大学生活,又加上大学的管理比较自由,这让很多大学生一下子过度放松下来,进而导致了他们慢慢地放纵自己。[2]

其次,民办高校学生存在自我管理能力略差于其他院校学生的现象,加上很多大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抗压能力和抵御诱惑能力不强。手机中时刻更新的讯息,以及电子游戏影视作品等,无一不充满着诱惑。

2.外因

在民办学校中,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支持力度低,师资力量和资源相对的有限。再加上公共课、选修课以及部分专业课都是大课堂教学。不仅学生很多,而且日常课堂上学生的座位也无法固定。师生之间的互动几乎为零,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活跃、不感兴趣,使得手机的播放成为一种精神寄托。

不同的课程和任课老师方面的影响。有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枯燥,或者任课老师讲课偏重于理论讲述,学生没法很好融入进去。上因此会产生厌烦情绪,不愿意听讲,所以就玩手机。再加上任课老师对课堂的管理比较松,要求不是很严格,也是导致学生玩手机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具体措施

“无手机教室”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没有手机,而是为了应对学生们浪费学业、生活在无知之中的典型大学状况。通过此次短暂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最终的调研结果于预期结果还是相差很大,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1.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度

作为老师,首先上课前要精心备课,丰富课程内容。现在远程教学、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出现无疑是改变传统课堂的一些新举措。只有改变了教学方式,融入一些学生参与度高的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过程是一个多方向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开放课堂教学,形成师生积极互动的局面。老师应该和学生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学生应该以同样的好奇心、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同样的行为参与同样的活动。教室要成为师生相互联系、相互响应、完成教学的场所。和谐创造。老师要充满热情,充满语言的变化,用生动的手势感染学生,实现情感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将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3.认识班上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也认识自己

现在大多数老师都不认识他们班上的大部分学生,因为他们有更多的课要教授。学期结束时,学生们不知道他们班老师的名字,而班老师只知道为数不多的学生名字。同时,了解每个学生也是教师出勤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你不需要挨个叫学生的名字。因为名字的关系,你不能占用很多课堂时间。你只要看看过去就知道哪些同学没来上课。因此,认识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认识自己,是不可避免的。这样也能很好的进行课堂现场互动,带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想要逃课的学生也会产生一些后怕感,因为老师认识自己。

4.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严肃课堂纪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了良好的规章制度并无一例外的按制度执行才能给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上课不带手机,就应该老师率先带头,上课前将手机交到规定位置,如果有同学触犯,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对于课堂其他纪律要求也是一样的,对于上课睡觉或者吃东西的情况也要严惩不贷,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把一些不良现象的源头遏制。

结语

但通过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无手机课堂的实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相反很多学生因为没有手机无法坚持上课,从根本上应该调整的是老师的教学方法,让手机与教学相结合。尤其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律是最根本的,尤其是对大学生。如果学生能够享受课堂本身,并能被老师身上萦绕的智性魅力所感染,自然就会将听力定义为当下最重要的事,并将注意力集中。

猜你喜欢

任课老师课程内容积极性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与任课老师的沟通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的素质结构与养成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