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拉班力效在中国古典舞袖舞教学中的运用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水袖舞蹈动作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成都 610101)

引言

中国古典舞袖舞是数千年一代代舞人承袭而来的道具舞蹈,它具有独特的中国古典美学意味。舞者双臂着袖以延长肢体的表现空间,空中圆游流转的袖体使得观众在舞蹈中可以体会到多种不同的意境,有行云流水般的舒展、挥洒自如的畅快、轻盈飘逸的优雅、也有含蓄柔韧的坚毅。学习袖舞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古典舞 “形、神、劲、律”四要素的掌握,提升肢体的协调性,故而作为中国古典舞身韵体系的深化内容,中国古典舞袖舞因其特有的表演性和训练性被加入到大学专业课必修课程中。在袖舞训练过程的各种技法中,手部与手臂的发力配合尤为重要,正确的力才能使袖在空中的形态得以形成。但是,很多学生把握好了袖技却失去了身韵的神采,有的学生身韵基础良好但在练习水袖袖技上却不得要领,袖体在空间难以呈现应有的姿态。目前课堂上学习水袖课程时教师多运用口传身授教授水袖袖技,学生则根据教师所展示的内容模仿练习,以达到能够对袖自如控制。但是,很多学生却忽略了分辨我们正在练习的袖技感觉是顺畅还是困阻。如果我们在单一练习的过程中都感到使用袖体时受阻,在组合中,除了不能很好的完成袖技,袖舞本身的意韵也会被破坏。针对水袖这一延长出人体之外的道具,如果要熟练掌握,仅仅通过动作路线以及机械的技巧练习增加对袖体的掌控力显然是不够的,我们所需要的,是对于袖舞技法、路线及身体用力的仔细思考与揣摩。[1]

一、拉班力效

“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的重要范畴,在人体解刨学中,“力学”的概念又可以解释为动作与动作之间身体的互相作用。在水袖中也可解释为是手部与袖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手部与指尖的力的作用是手袖美感呈现的重要依据。在艺术领域中,最有成效的便是起源于德国的一位舞蹈学者拉班,最早用以科学的方式来记录和探讨身体表现动力的奠基者。拉班力效的提出是由于对人体动作的思考,动作连接而形成的舞蹈作品中舞者情感的表达是也通过一个个不同形态的动作所展现的视觉效果表现的,力效恰恰是动作在视觉效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力度的大小、轻重都给人以情景的带入感,观众在视觉的画面效果使得观众在情感上能够产生共鸣。人体的运动的动机促使动作的产生,人内在的感情加深力效的形成。他将身体的动作内在力量变成了“力效”,以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方式呈现舞蹈的内在属性,用以不同种类的力效表达不同的感情,运用数学,力学,人体解刨学的相关知识为舞蹈服务,记录各种人体的动作路线以及内在的客观动作实体,外在的动作节奏和力量。他的力效运动简洁,明了的可以看出动作中的各部分转换原理体科学领域拉班的力效理论,给予了我们在思维与力使用上的一种启迪。拉班将舞蹈中的“重力”因素,分为“轻”与“重”、“快”与“慢”、“延伸”与“直接”、“流畅”与“阻塞”,即四种基本要素的两极,延伸出八种基本力效样式:砍动、压动、扭动、滑动、弹动、轻敲、冲击和浮动。其中每一种基本的力效样式都是由重力、时间、空间、流畅度四种基础要素组合而成。这四种要素在袖舞中也同样适用,袖技在练习过程中必须利用好手上的力气的同时配合腰力才能使得袖体在空中的形态很好的完成,从袖体由手部发力后的动作路线来看,袖体的材质决定袖体在舞动时肯定会受到重力的影响,时间的快慢是传递袖舞情感表达的重要依据,袖体因动作在空间上表现的形态是造型美的根本,袖体的流畅度决定了袖舞美感的呈现。如此理解了四种要素在袖体上的作用后,就可以以科学的角度思考袖技的动作路线、袖技变化中的力的转换以及如何运用巧力做出动作,避免了在初期学习袖技过程中只关注于袖体本身在空间的完成度而乱用力的情况。[2]

二、拉班力效在袖舞中的运用

1.结合力效科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袖舞用力的思考

如何正确使用手上的力才能达到水袖的审美标准,是我们在学习袖舞这一舞蹈必须思考的问题。过度使用手上的力,会加剧拙力的使用导致袖体在空间形态上生硬而失其本来的韵味。手上用的力度不够也会使得袖体无法达到袖技练习要求的标准,不能达到正确的审美效果。模仿练习仅仅是强化动作本身,思维决定动作的形成,通过思考学习动作并且反复练习才形成正确惯性的动作。单一袖技的练习仅仅只是袖舞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舞蹈过程中达到身袖合一的要求,袖舞动作与呼吸之间连接顺畅,可以清楚地表达出袖舞基础的审美形态,使学生在学习袖舞的过程中领会中国古典舞意蕴美。学生在学习中国古典舞袖舞过程中如何使用不同的力将这些技法不同的形态呈现出来,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更多的是学生的思维运用。[3]

使用拉班力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袖舞动作的不同质感,只有学生从心底里认识到动作的转换,由内传于外,才能将中国传统美学中形神兼备所提倡的的意境表达出来。由于我国目前的古典舞袖舞中的训练时间较短,学的慢的学生因为袖技问题不能真正掌握袖舞的感觉,常常将袖子胡乱飞舞,袖子在空中也没有形成流畅的形态。采用拉班力效,可以使学生在上课时依靠老师的教授以及自己独立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将视觉动作转化为力的作用点,客观从容的分析袖技中力的使用。反复练习后,头脑中将会形成惯性思维,就会分析比较我们练习中动作产生的问题。这样,在练习过程中就可以依靠自己实时监控自己的练习状态,化传统的被动教学为主动,使不经过头脑就做出的动作大大减少。可以发现并及时调整手部的用力状况使得学生发现并运用袖舞正确的力,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思考的意识后,对于老师所教授的袖舞的组合和短句的完成也就会变得更加有质量。[4]

2.以拉班力效的方式解读袖技中动作间的转换

笔者认为,传统的舞蹈教育中,学生只是在学习的时间内被动接受老师的视觉传授以及老师的提点感染。口传心授,被动记忆,反复练习,机械重复也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舞蹈中的必修课。而拉班力效的学习方式恰恰可以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利用自己的思维模式理解运用动作本源中的力的传递,重新理解动作与动作中的连接过程,以另外一种角度方式理解袖技与袖技之间的连接,动作与动作之间力的传递。拉班力效的力点明确,动作与动作中的转换用结构化的图示表达,如果按照动作分析的想法去思考动作的力作用在道具时的状态,配合动作呈现的动作效果表达情感,这样在练习的过程中就可以思考手部的哪个部位使得袖体可以流畅的甩出,发现巧力并利用。这样学生头脑中有了清晰的认知,就可以精准的把握用力的大小和幅度,更快把握巧力的运用。

专业大学的袖舞课程只占我们的半个学年或一个学年,短短的时间中要完全掌握运用全部的袖舞袖技是比较困难的,只能在初期就伴以不断重复的单一袖技练习打好基础。一般教授的过程中是由老师教授每个袖技的手法和袖体一般呈现的姿态,动作路线演示以及手部用力示范。但是学生在一遍遍重复练习过程中,头脑中关于袖体的技巧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可以将袖体的形态展示出来,但却发现在动作路线上却有着差异,有的学生可以只能一种袖技的完成度上做的很好但是另外一种袖技却怎么也练不顺利。在初期练习袖体的同时,学生往往将关注点集中在力使袖体在空中的形态形成,却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身体扮演的角色,忽略了去思考如何用最少的力达到最好的效果。假如可以在上课之前使学生在直观的图画中看到水袖的一系列力的转化以及具体的动作路线,辅以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会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在练习中也可以以小组模式互相讨论互相促进,这样会大大减少教师的负担,也可以尽快使学生进入到复杂技巧的学习,解决袖体和身体的关系。通过学习拉班力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准确解释出袖舞的发力点,发力方式,发力幅度,帮助学生在领会巧劲的同时借助腰劲完成袖舞。学生在敏锐力形成的同时,也是由头脑中清晰的力的发力促成的舞蹈动作的形成,力的转换的间隙也可以由学生发现并很好利用。[5~10]

3.学生在学习中可以理解动作本身的力

每位舞者在学习一种舞蹈时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同的舞者展现的同一舞蹈也千变万化,虽然其动作过程中学习下来动作外形是一样的,但是每一位舞者对一个舞蹈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一位舞者可能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做出符合要求的动作。即便是同一个舞蹈,同样的动作,不同的舞者所跳的舞蹈也仍旧相差万里。舞者舞动中的每个动作由一个个力点触发,完整的舞蹈伴随着力的转换连接形成。那么同种风格的舞蹈中,为了表达出特定的风格特征,其舞蹈动作中力效的转换必定有特定的模式,如果理解了动作中不同的力表现的不同的动作状态,就可以在动作的转换中更好的把握动作的连接过程,加深对同种舞蹈的具有风格性动作的把握的同时利用好力和力转换过程中的间隙,对展现舞蹈动作的风格性会有很大的帮助,舞蹈动作的整体流畅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当然,在袖舞的练习过程中不能只重点关注袖技在空中的状态和袖技的完成度,而忽略了袖体与身体的关系,缺乏身韵和气口的配合,袖舞也就变成了机械性的甩袖,袖体在空中的姿态再好也失去了袖舞本身的美感和意义。运用拉班力效是为了使学生理解袖体与身体的关系,使得学生能动地思考袖技的练习过程,再加上舞蹈系学生的身韵基础,传情表意,突出袖舞古典美的审美特征。运用力效思维,可以使学生理解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感,能动的分析节奏的强弱变化,使得音乐情景与袖舞动作相结合。音乐启发人的情感,情感传导到力,使得外在袖舞形态形成,更加有利于袖舞的表达。通过拉班力效解析袖舞袖技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袖技的用力特征,探索舞袖的用力技巧,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避免走弯路,找到袖舞过程中的要点所在。以便学生可以通过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更好的掌握袖技技巧,避免机械训练和不必要犯的错误。

结语

袖舞的教学是在历史的步伐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如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笔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教学方式上仍有一些问题是不可忽视的。袖舞舞蹈动作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对于袖体运动的理解仅凭老师口说的技巧以及模仿,对于我们掌握“袖技”仅仅是一个视觉效果的过程,学生一遍遍的练习,一遍遍的完成袖技只是为了将袖体在空中的形态能够形成,但是身体与袖体的关系却往往被忽略掉了。舞蹈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是合二为一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是学习的关键,学生的模仿是一部分主动的学习,思维的运转是另一部分主动的学习。将拉班的“力效”思维同中国古典舞水袖相结合,使我们在舞动水袖时可以正确掌握水袖之“力”,理解水袖独有的内涵与节奏,以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国古典舞水袖的问题,启发我们对袖舞袖技用力的思考,找到袖舞袖技发力过程中的要点所在。

猜你喜欢

水袖舞蹈动作
Singing the Changes
SINGING THE CHANGES
水袖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动作描写要具体
曾凤飞:水袖轻拂的《远·近》恭王府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