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院校“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8-02-25
(陆军勤务学院训练基地 湖北襄阳 441118)
士官是军队战斗力生成、提高和发挥的重要群体,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一线操作员,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作为培养士官职业技能的院校,深入研究军事人才特点和成长规律,锻造一支理论扎实、技术精湛、教研兼备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高技术战争需要的士官人才。近年来,先后有一些士官院校提出打造“教员+技师”的“双师型”教员队伍,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士官院校打造“双师型”教员队伍是军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是确保基层岗位人员适应新军事变革的智力保障,所以有必要认真总结“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引政策,激发“双师型”教员的工作活力。[1]
一、“双师型”教员的重要特征
“双师型”的涵义主要集中在“双”和“师”之上,“双”指的是理论和实践,“师”指的是行为表率、教导能力,两者结合指的是思想上的先导、能力上的表率、教导上的能力,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专业领域的集中表现,在专业技术上具备权威性,“双师型”教员的重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四点。[2]
1.科研经验丰富,教学方式方法灵活
传统的教员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常常以“空对空”的课堂教学模式展开,侧重理论知识教学。“双师型”教员具备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和岗位科研经验,实践教学更加细致深入,教学方式方法则更加灵活,贴合岗位开展的科研项目也更加便捷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受学员欢迎。
2.专业知识新颖,专业素养较高
“双师型”教员的专业实践经验来源于工作一线,更为关注专业方面的发展,这是与传统的院校教员最大的区别,这就使得“双师型”教员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这些专业信息也必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所体现,同时,“双师型”教员的专业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员,培养他们关注专业发展,运用最新成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实践经验丰富,应用教学效果好
传统的院校教育着重向学员传授理论知识,侧重基础知识教育,培养适应性更宽、基础知识扎实的普适型学员,但士官院校的任务是培养岗位应用型人才,仅仅加强理论学习还不能适应岗位需求,应更加注重岗位实践经验的培养,“双师型”教员经过多年的岗位实践,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能水平高,在培养学员的实践应用能力上具备无语伦比的优势,教学效果明显。
4.专注度高,引导作用明显
教育不仅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还包括精神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双师型”教员以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前导,通过言传身教,还将自身钻研专业知识的持久韧性和长久定力传导给学员,培养学员形成专业相关的精神与品质,如“克难奋进”、“以苦为荣”、“勤学苦练”、“扎根基层”等。
二、士官院校“双师型”教员建设的现状
1.教员的来源渠道过于单一
士官院校引进教员只有生长干部分配和部队人才选调两种引进方式,引进时对人才能力和水平的判断有基本的“硬性指标”,符合条件才能引进,进而套改相应的教员职称待遇,“硬性指标”包括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历学位、部队相关岗位的任职经历、年龄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历学位,对教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业绩则放在次要位置,多多少少还存在“证书崇拜”的问题,使得教员的来源只能集中在经过相关专业高等学历教育的群体,群体总量较为有限,挑选空间不大。在这些“硬性指标”控制之下,那些未能获取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即使专业技术过硬、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往往由于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很难被纳入到院校的引进视线。
2.长效激励机制缺乏
虽然士官院校出于转型需求,迫切需要培养和打造一批“双师型”教员,为此还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激励和引导,但激励机制还不够系统全面,在获得“双师型”教员称号之初或有奖励和荣誉,长期来看,“双师型”教员与其他教员在薪资待遇、福利保障上没有明显区别,严重影响普通教员向“双师型”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即使现在具备“双师型”教员的能力和称号,没有长期扎根岗位一线,持续进行岗位实践的动力,仅仅凭借现有经验吃老本,也很快名不副实。尤其是,部分年轻教员岗位适应能力强、工作扎实肯干,具备成长为“双师型”教员的能力素质,但面对现实环境,权衡利弊,很大一部分申请转岗到机关或行政岗位,追求比较现实的光环,或者等到行政岗位发展不顺才申请转回教员岗位,工作动力和积极性可想而知。
3.高学历教员的实践操作经验缺乏
士官院校为确保教学质量,注重教员学历学位、科研论文、技能证书的考察,使得教员的学历学位、科研论文、职业技能证书往往令人咋舌,笼罩层层光环,但实际情况是教员普遍注重理论水平的研究和提高,缺乏部队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甚至轻视实践操作,认为动手操作弄得满手油污,不符合自己教员身份。这些认识和现象,严重背离了培养目标,脱离了培养对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不加强对教员的教育和实践锻炼,是不利于学员的培养和引导,严重影响学员的实践学习效果,也不符合士官院校的教学宗旨。
三、士官院校“双师型”教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1.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员引进条件
士官院校要重新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员引进条件,要从教学需求实际出发,降低学历学位和职业证书的要求,加强岗位操作技能考核,注重教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实际操作技能替代高学历学位,以专业素养代替科研论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选拔最为适合士官教学的“双师型”教员,让引进教员真正的适应专业教学和学员学习需要。
2.加大“双师型”教员的考核奖励
士官院校应把“双师型”教员与普通教员区别开来,在职称评审、晋职晋衔、年度考核、岗位津贴、课时认定等方面适当设定“双师型”教员的优惠政策,提升“双师型”教员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提高普通教员晋升“双师型”教员的积极性;建立“双师型”教员的科学考核机制,通过适当的条件和方式,加强对专业前沿知识和新技能的考核,建立能上能下的职称考核方式,确保“双师型”教员队伍的整体先进性。
3.多方引进人才服务教学
人才是流动的,也是可以共享的。士官院校应扩大人才视野,将驻地院校、相关行业、兄弟单位的人才纳入教员资源,通过适当的方式、合理的价格、有效的教学,将各行业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性人才纳为院校所用,发挥实践丰富的技术人才优势,与院校教员专业理论知识形成互补,弥补其在实践操作经验上的不足,为学员带来“别具一格”的感受,有利于学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提高岗位任职能力。
4.建立院校部队合作培养平台
士官院校的目标是为部队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应加强院校、部队联合育人观念,不仅仅是学员要经历院校、部队双重培养,教员也应具备部队工作经历,让学员和教员经历共同的部队锻炼,才能在院校教学中找到共鸣。同时,院校教员长期在院校从事理论教学,理论知识与部队实践逐渐脱节,通过到部队代职或观摩,及时了解部队最新动态和需求,不断更新专业教学内容,也可以针对部队工作中的问题,发挥院校教员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的优势,解决实际问题,改善部队工作,实现院校和部队双提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