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师本关注校本传承经典
——《岁月的见证》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2018-02-25

关键词:展室石磨书名

(吉林省辽源市灯塔中学 吉林辽源 136200)

一、内容选择

依据辽源市教育局“基础+特色”教育导向,紧密结合灯塔中学教育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地域特点和传统优势,以“彰显师本、关注校本、传承经典”为开发宗旨,审议开发以寻找老物件为依托的《岁月的见证》校本教材,筹建老物件展室,建教育基地。

从我们灯塔中学的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地域特点、办学指向。既要彰显特色,又要考虑到教材的时效性。既要对传统文化回归与承继,又需关注到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毕竟老物件离开学生更久远,隔空对话般,因而入选教材的老物件要让学生看得见摸的着,入选内容和展室展出的实物相辅相成,更加直观,便于接受理解,教育教学目标达成最大化。

由此校本教材入选的老物件,都是我们收集购买到的展室展出的,如石碾石磨、风箱、针线笸箩、悠车子、靰鞡鞋、收音机、粮票布票等十四种,教室--教育基地—展室,读文字,看实物,情境生情趣,直观更有效。

校本文化凸显。结合地域特点进入村屯调查,收集购买老物件,了解老辈人的生活境况,学会珍惜和感恩,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实践基地安置石碾石磨压水井,建教育基地,学生能够在教室——操场一角——老物件展室读文字,看实物,谈感受,直观教学,彰显灯塔中学校本文化的地方特色。

经典文化再现。如在“马灯”这一课的学习中,通过阅读文字、参观展室、观看幻灯片了解马灯的结构用途:夜行的马队用它照明,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志愿军指挥部都挂它,在那个岁月里不可或缺;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提着马灯照亮中国;“文化链接”环节领略“走马灯”“走马观花”“走马灯,灯马走”等文化元素。参观看得见摸得着的老物件展室,师生走进传统,见证岁月,传承经典!

二、章节编排

在校内第一次印刷,内容安排显随意,接受教育局陈鹏局长和其他专家的建议:能否把内容分层次。一语点醒梦中人,经领导和专家指点和组委讨论,我又重新思考了内容体系,十四章内容分为生产和生活篇,教材内容安排更加科学。另外,在教材内容上考虑对老物件文化内涵不同彰显。如悠车、炕柜、靰鞡鞋看似当年生活用品的老物件,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学生所不了解的满族文化,因而安排在文化经济篇章。的确,在课堂教学中,除却认识这个老物件,了解那个年月特殊用途,还能更进一步了解满汉文化,学生见到的是这个物件,想到的是那段岁月,感受到的是老一辈们生活情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珍惜和感恩溢于言表,落实到实际行动。老物件润前辈泽后人。

三、每一章各环节安排

《岁月的见证》校本教材,入选的十四个章节内容,每个章节除了对所选内容图文并茂吸睛阅读者,让不同层次读者从结构用途了解认识老物件,还在“文化对接”环节,让文化走进生活,传统走进现实,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校本文化开发的实际内涵。如在“棒槌和锤布石”一课图文介绍了解未知,文化对接唐代大诗人李白《赋诗浣纱石》“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赞美西施的名篇佳句。趁势跟进“思维拓展”环节,生发联想,学生自然而然想到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八年一班李浩谦同学在“石碾石磨”一课交流时感慨:去食堂吃饭一定要吃多少盛多少!趁势对学生进行“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教育,虽“今日温饱不用说“,切不可“鱼肉无味常挑拣”,感悟在心,留下墨痕。“斗”一课,针对“文化链接”环节,引用陶渊明“不以五斗米折腰”,传统和经典相结合。

四、书名的确立

初衷考虑书名就是为了直观一些,一目了然。既然我们校本教材是围绕老物件进行开发的,书名就拟定《寻找老物件》,第一次校内印刷,觉得书名叙事含义过重,陈鹏局长检查工作看到建议考虑把书名能否再改下,还有其他专家建议。综合考虑也觉得“寻找老物件”过于叙述性,每一个老物件,都是那个年月的生活缩影。我们以老物件为媒介,见证了那段逝去的久远年代,岁月无声,记忆有痕,继而第二次校内搞定书名为《岁月的见证》,最后定稿出版印刷沿用。

五、电子版音像教材的编制

如果把我们的文字教材单一的进入课堂教学,久远的物件,生活年代的隔时空对话,可想而知老物件校本课的灵动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很难调动的。老物件尽管是学生所未未闻未知的,也很难激发学习的情趣。在老物件展室和教育基地的支撑下,我又编制了十五课时音像教材,图文并茂,在幻灯片的制作上考虑让老物件生机勃发,配置绿色为底板配色,活化老物件,赋予灵性。多媒体在课堂上的直观化,让久远的老物件活现在课堂白板上。如学习“石碾石磨”一课,当校长、书记等领导去建安镇华川屯探查走访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那两千年前鲁班发明制造的石碾石磨,似乎又回到了师生的现实生活中。

六、关于前言和结束语

曾经的物件,真实直观地记录了社会发展历程、百姓生活变迁、城乡风貌更替,是历史的缩影和见证。年轮辗转,烧锅岭,仙人洞卧坡静观落日西隐,演绎不朽的传说;锅撑山(成山),龙头水库,山清水秀,沃土滋养灯塔万千儿女;龙脊背山,绵延起伏,人杰地灵,鸟语花香,生灵共享颐养天年。石碾石磨,收录机,手电筒等镌刻光阴的老物件尘封片片记忆,角落里暗吟低唱,蹉跎荏苒,期盼对视,我们用穿越时光的手,找回过往,再赋春秋卷……

回望时光,一段段耐人寻味的过往,地域环境,经济状况,教育发展,人文情怀……谙熟或不熟悉的老物件,承载着厚重历史。找寻老物件,让它静静地安然一角,辟一隅留存——弘扬传统文化,师生共勉,念过往,惜今天,创未来!

叩开尘封的记忆,追寻一段传统,续写一段光阴的故事,见证一段岁月,觅寻难以割舍的旧情怀……弘扬中华璀璨文化。

一路走来,校本教材《岁月的见证》从开发到走进课堂,取得可喜成绩。继续在思考中总结反思,知不足方能建厚功。在各级专家的指导下,不忘初心,鼎力前行,争取佳绩。

猜你喜欢

展室石磨书名
石磨
石磨:乡愁的老唱片
集报“达人”龙小平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The Book of Why: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中译书名《为什么》)
推磨
主题展室不应游离于校园实践之外
完整的书名
校园展室如何摆脱“距离美”的尴尬
揭秘台军密电破译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