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课堂 快乐学习语文
——浅谈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

2018-02-25

关键词:学案创设课文

(辽宁省本溪市第三十六中学 辽宁本溪 117017)

在初中的众多学科中,语文借助细腻而生动的语言,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深厚而独特的人文,博大而深邃的哲理浸透着学生的心田。那一幅幅如美的画卷,一件件如珍的精品,要求教师以一个优秀的导游员,一位出色的住持人的身份,引领着学生去欣赏、去解读、去品味、去揣摩、去感悟。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营造出和谐的氛围、高效的课堂呢?我个人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标准。那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努力营造快乐学习氛围,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在他写的《快乐学习法》一书中赋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解释,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愿意学习语文,爱上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

1.精心设计学案,做足课前准备。

课前充分的准备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课前准备方面,我们学校采用了“学案”教学法。我们的学案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整体感知部分:学习字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线索、主旨等,放在课前预习;(二)探究赏析部分:细读文章,对语言、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方面精心设计问题,留作课堂共同分析;(三)拓展迁移部分:由课内内容向课外拓展,联系生活谈感受;(四)课堂检测:精选试题,当堂达标测试,选试题时,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而且练习方法要多样化,提高学生练习是效率,使学生在“精练”中提升学习效果。

学案通常是提前发给学生,课前教师会收上来批改,这样课上才会有针对性,也相应地节省了很多时间。

2.努力创设快乐学习氛围,最大限度激发学习兴趣。

(1)精心导入,吸引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

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精心设计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生在世,不去苏杭游览实为一大憾事。同学们,今天,咱们就带上自己的好心情去“如在图画中”的苏州园林走一遭,欣赏一番她的 “庐山真面目”。于是,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进入了这一课的学习之中。

(2)开展竞赛,激发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在我的语文课堂上,经常会开展一些竞赛,比如读课文时,大段的课文让学生不愿意去读,但是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选出代表,既要读得流利,无错误,又要有感情,这样既给小组加分,也给个人加分;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别人读完后可以挑出错误或进行评价,也可以加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也避免了别人读课文时其他同学的不参与。

(3)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创设情境,要依据教材从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如在教学苏轼《明月几时有》一词,可先通过语言描述,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故事发生在北宋丙辰年的中秋节,都城东京城中,城内月光如水,月亮洁白晶莹,到处是欢声笑语,苏轼一人在月光下舞姿翩翩,他在干什么呢?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月色下的图片,接着用《明月几时有》的教学磁带,先读后唱,民乐伴奏,在悠扬悦耳的笛声中,学生倾听着凄楚婉转的女高音歌唱,眼看课本和注释,很自然地进入词的境界。创设情境,将把强制学生有意注意接受知识,变为无意而轻松获得知识,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集体抢答等方式来吸引学生背诗,整节课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歌也背熟。

三、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就必须真正明确它们的内涵。第一,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第二,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第三,探究。就是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采访人物、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

在教学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将全班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分别绘制出“朝、暮、春、夏、秋、冬”六幅图画,并且配上自己优美的文字解说。于是,同学们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的投身于小组的合作学习中。二十分钟后,作品进入展示阶段,欣赏着一幅幅神韵丰厚的画面,倾听着一句句悦耳动听的描绘,我们仿佛栖身于大自然的诗意中,浸润在花香鸟语中,徜徉在艺术的旅行中,真可谓妙矣!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是我觉得教学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学案创设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乡愁导学案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背课文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