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
2018-02-25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心小学225222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心小学(225222)
乔 敏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科学整合生活认知素材,设计生活化训练任务,有效激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技术素质。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利用多种教法,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情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信息的积极性。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创设方式众多,教师要有筛选意识,提升教学设计的适用性。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入我们生活,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经历和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生活信息技术应用情境,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
例如,苏科版教材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编辑文档》一课,教师这样设计课堂导入:“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文档,如何编辑文档呢?这里有一个现成的文档,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内容——请假条。大家仔细看一下,这里面的文字有一些问题,如用字错误、重复、遗漏以及标点符号错误,现在请大家对这篇文档进行修改。基本操作程序如下——启动Word 2003,单击‘文件’,弹出对话框‘打开’,单击‘请假条’,打开之后开始编辑。”学生依照教师引导,顺利进入文档编辑界面,删除、添加、更换相关文字、标点。同时,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对学生相关操作进行具体的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学生顺利完成操作任务,教师开始验收学生学习成果,并给出个性总结性评价。请假条是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文档运用,学生经常使用,自然具有很高的认知度。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学习操作顺利展开,课堂教学效果逐渐呈现。
二、整合生活素材,接轨学生认知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因此,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生活信息技术认知基础展开学情调查,注意收集相关信息资源,通过多重整合优化相关信息,形成重要学习支持力量,使学生学以致用,实现信息技术的认知内化。
例如,《插入图片》一课,要求学生将剪贴画和文件的图片,顺利插入Word文档之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给学生以示范操作展示,然后为学生设计一个生活化更浓的操作任务:先利用摄像头给自己拍照,将照片保存到指定文件中,自己编辑一个文档,主要介绍自身的情况,然后将自己的照片插入文档之中,形成一个个人简历文件。学生根据教师的操作示范,开始了独立操作学习。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操作进展顺利,很快就完成了个人简历报告。成果展示时,教师对学生的优秀表现给出了点赞评价。教师让学生设计个人简历文件,这个任务带有生活化特征。学生将自己的照片插入文档之中,逐渐掌握了相关操作方法。制作个人简历档案,学生对此有操作兴趣且用心,能从中学习掌握很多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解决生活问题,拓展学生训练活动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有观照意识,将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转化成课堂训练内容,发动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不断探索学习中形成学习认知。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训练设计,让学生充分调动学习思维,培养其动脑动手的能力,这样才符合学生学习成长的规律。
例如,教学《申请电子邮箱》一课时,教师先展开学情调查,问学生平时传递信息的方式方法,然后进行操作示范,再引导学生操作学习:首先从电脑网站进入“126邮箱主页”,单击“注册”,进入到“用户注册”页面,按照相关规定填写好内容,单击“完成”按钮,注册成功后,可以进入自己的邮箱,进行收发邮件操作。学生依据教师引导,很快就学会了相关操作,对电子邮箱功能也有了清晰认知。教师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申请电子邮箱,顺利解决了学生生活中收发电子邮件的问题。学生网络交互活动频繁,时常要用到电子邮件,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将电子邮件顺利寄出,这是学生普遍关心的信息技能。
总之,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有自身特点,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给出不同的教学设计和引导,以提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生活信息技术认知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找到适宜的教学切入点,对学生展开适合度更高教学,以赢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