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小农户节能减排理念调查研究

2018-02-25李军刚邹婷婷

邢台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经营规模农机农户

李军刚,王 瑶,邹婷婷,王 璐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一、核心概念与调查的主要内容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而在我国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经营中小规模的兼业农户仍然会占大多数,目前,我国小农户已经达到2.6亿户,他们在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中占比较大,因此小农户仍是其主要组织形式。可以说,在中国想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小农户的现代化进程是极其重要的。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根据农业部的相关调查统计,截止到2016年底,在我国有近97%左右农户的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下,也就是存在近2.6亿户的农户。其中所经营的耕种面积占到了全国的82%,户均耕种面积则是5亩左右。 二是适度规模经营户。截止到2016年年底,约有350万个新型农业主体,他们的经营规模是在50亩以上,并且其耕地面积总数达到约3.5亿亩,其平均的经营规模达到了100亩。然而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国家的农场的平均规模约为100—200公顷, 显然我国新型农业主体的经营规模与他们的经营规模相比明显偏小。三是农垦和兵团企业。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农垦企业所经营的耕地面积并不多,约有9300多万亩的面积,仅占到全国总耕地面积的4.6%。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规模还比较小,小农户仍然是其主体。而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建设现代农业问题也指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1]。在中国实际的国情和农情的基础上,同时着眼于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上,这一要求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创新,同时也是对实践的一种务求,这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具有着一定的指向意义。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对环境与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抓好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认识,针对小农户环保意识问题、农业污染防治问题、农机资源利用问题三方面我们成立了调研组并进行深入调研。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对黑龙江省小农户以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在网络上随机发放300份调查问卷,根据起止时间回收调查问卷。回收294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为96.67%。在年龄结构分布上,30岁以下占20.69%,30岁到50岁之间占27.59%,50岁以上占51.72%。在受教育程度分布上,小学及其以下占67.24%,初中占17.24%,高中占8.62%,大学及其以上占6.90%。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小农户农业规模小产量低,资源优化配置难

据农业部调查统计,在我国约有近2.6亿的农户也就是占全国农户的97%左右的农户的经营规模是在50亩以下。农业经营规模小、耕地细碎化、丰产不增收问题突出。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越发凸显。

经我们调查统计,在家务农、进城打工、工农兼业和其他情况所占百分比依次为10.34%、68.97%、17.24%、3.45%,显然进城打工的人数最高,其他情况的人数最低,在家务农的人数偏低。主要劳动力的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居多,占此次调查总人数的51.72%,年龄在30以下的人最少,占20.69%。由此可得小农户的收入受到了土地经营规模小及资源少的限制,相反,从事非农行业对于他们来说所得到的收入比务农所得收入要高。因此,劳动力强的、农业知识及技能高的年轻人不愿留在农村,从而导致小农户的人口外流,进而使得农业经营粗放问题日渐严重。由此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小农户的劳动力边际产出率有所下降,甚至在小农户中出现了弃耕罢种的现象,因而农村空心化问题也就会进一步的由此加重。同时小农户也面临着在农业经营规模、产业结构、劳动力等诸多方面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与节能减排理念下小农户现代农业的发展背道而驰。

(二)农业科技利用率低,资金少技术差

小农户农业的生产效率之所以低,是由于小农户大多以人工劳动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很少使用农业机械,资本不能代替劳动,因此单位时间和面积的产出效率会很低。而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以及农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推动,离开了科学技术,农业发展就缺乏有效的支撑和动力。从农业发展历史看,每一次农业大发展、大飞跃无不是科学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而导致的结果。

经我们调查统计,小农户主要劳动力学历在小学及以下占67.24%,初中占17.24%,高中占8.62%,大学及以上占6.90%。由此可知,由于小农户自身文化程度较低,知识储备不足,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能力有限,因此会影响到小农户对待新事物、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能力。仍有一部分的小农户至今还认为“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或“粪大水勤,不用问人”的说教是正确的,不愿主动接触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市场。[2]经常使用、不使用、很少使用大型农业机械的比例分别为30.00%、6.90%、63.10%。体现出在我国农机化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农业的耕作制度相对落后,农机作业模式相对单一,同时又存在着其服务覆盖面狭窄的问题。首先,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特点,其中粮食生产工序的各个环节又是相对的独立且繁多。而农业机械进地作业的次数较多,作业的效率又很低,致使浪费掉大量的能源,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农机化发展的不全面、不协调已经不能顺应我国要在农业上做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趋势。其次,在我国土地经营模式由于多以家庭为单位,所以也就出现了生产的规模小、每家每户都相对分散、基础设施薄弱等相关问题,从而导致难以实现大规模进行耕地作业、农机转移的频率大、机械用油大量浪费、成本随之增高等一系列问题,最终阻碍了对推广农机特别是大型的农机使用。

(三)生活生产双污染、小农户生态环保意识弱

眼下,生活垃圾所带来的污染对农村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构成巨大威胁,而对这种威胁正逐步摧毁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

1.污染土壤、侵占大量土地资源。经我们调查统计,小农户处理生活垃圾方式大概有焚烧处理、掩埋处理、随意丢弃和分类回收四种情况,他们所占比重依次为34.48%、29.31%、24.14%、12.0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很低,垃圾在掩埋时也没有很好的处理,多数生活垃圾填埋场在还未达到使用年限就已经报废,使得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占用了不在少数的土地,人与生活垃圾争夺土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露天堆放的垃圾也会产生呋喃、二恶英等多种强致癌气体、液体,这些有毒物质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是短期不可修复的,造成土质变差,甚至不能耕种。小农户不使用化肥农药、使用有机化肥农药、使用一般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所占比重分别为6.90%、34.14%、30.00%、28.96%。由此表明在农业生产作业中,小农户生态思想意识薄弱,为提高产量化肥过量使用,土壤受到污染,土壤物理性质恶化;农用地膜清理回收利用效率低,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能源浪费,更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降低土壤肥力,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2.污染水体、严重破坏水资源。村民大量使用塑料制品,这些塑料制品在自然环境中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任其自然降解需要大量的时间,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长时间的持续性的破坏。而村民在日常中使用的大量洗衣粉、洗衣膏也会对水资源产生影响。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生活垃圾填埋场及其附近地下水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水质污染程度严重超出国家所给出的水质污染标准,其中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地下水所含的大肠杆菌病毒严重超出国家标准,高达上万倍。

3.污染空气、严重破坏大气资源。填埋场以及室外堆放的生活垃圾,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风化以及雨水作用会产生大量带有异味的气体。而这些气体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也会吸引许多蚊蝇。也有不少地区,许多村民选择随地焚烧生产生活垃圾,产生有害气体和浓烟,严重污染空气,破坏大气环境。

四、针对调研结果的实施对策

(一)优化资源配置,走质量兴农之路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一半左右的人口从事农业。在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必须妥善安置劳动力,发展高产出率、高生产率、高利用率的“三高农业”,促进农产品质量、数量双提高,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在抓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特别是在农村培育和发展乡村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而且它还可以完全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乡村企业,使原本单一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转变,从仅发展种植业转变为多元产业结构发展。乡村企业的发展,给农村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为了方便照顾家庭,就近就业,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外流,进而有效缓解了空巢家庭的状况。同时,这些企业使得农民的收入增多,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水平。

(二)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型农民

在农村大力开展宣传节能减排宣传,做好科普宣传活动,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培训,对节能减排行为进行鼓励表彰,把节能减排作为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教育内容,进而将农民、农村、农业的节能减排作为全国节能减排的重要部分,让节能减排成为一种自觉。

建立新型农村教育体系。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3]培养具备现代农业技术知识的新型农民。通过初等文化教育的普及,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加大农村的成人技术教育投入,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

(三)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广农机的使用

要达到促进小农户降低消耗增加收入的目的,就必须加大力度抓好农机的节能减排。促进保护性耕作机械的使用,促进农业节约成本、降低能耗、提升效能。通过推广使用保护性耕作机械以及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不仅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地肥力,达到节约成本增加效能的效果,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提高了土地的综合生产力。

通过推广节能型农用机械的使用,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效果。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建设全程农机化示范区等政策,推广新型大中型农机具的使用,同时提高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率。

制定统一规范的作业标准,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标准化的农机作业是实现粮食增收的主要途径,通过制定统一的作业标准,规范农机在生产中的作业行为,减少机械在作业中的空转率,提高农机生产效率,减少农机的油耗,为农民节约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成本。

猜你喜欢

经营规模农机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不一样的农机展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发电集团技术监督创新的思考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效率评价
苏家屯区水稻收获机械化适宜经营规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