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邢台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十大关系”

2018-02-25马庆栋

邢台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邢台京津新兴产业

马庆栋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邢台正在致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无论从转换发展动能、提升发展质量,还是从治污去霾、惠民美邢来说,这都十分迫切。在产业抉择的历史关头,切实弄清其中的关键因素,非常必要。笔者以对深圳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实地考察为参照,阐述以下十方面的重要关系:

一、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与提升传统产业的关系

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有自身内在规律。战略新兴产业往往脱胎于传统产业并将其作为发展基础。以深圳为例,作为全国创新中心城市,其多个战略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例如珠宝、钟表等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新材料的大量需求,直接拓展了新材料产业的应用空间和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辅相成、相互带动,使得深圳不仅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也在诸多传统产业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至今,服装、家具、钟表、眼镜、黄金珠宝等传统产业仍在深圳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深圳时装在全国大中城市市场占有率超过60%,高端眼镜产量占全球70%;新材料与基础材料产业结合日益紧密,南玻集团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信义玻璃在全国具有领先的市场占有率。

由此可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不是另起炉灶,传统产业并不都是要甩掉的包袱,二者相辅相成而非截然对立。一个地区的总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当立足于该地区的比较优势,衡量各类生产要素的相对成本[1]。国内外经验表明,在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邢台应立足本地比较优势,在升级转型传统产业的过程中选择优势战略新兴产业进行重点突破,采取梯次推进战略,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总体跃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传统产业在邢台仍将占据主体地位。邢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主要路线,应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酿芽”或“嫁接”,而非盲目求新、凭空求高的“空育”或“移植”。应区别优劣强弱,选择一些渗透性强、带动面宽的产业率先发展起来。

二、外部机遇与内在基础的关系

产业的兴起是区域内部各类要素蓄积到一定程度、而后借助外部机遇实现升华的过程。邢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机遇叠加:首先,三大国家战略叠加。《中原经济区规划》将冀中南地区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支持邢台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给邢台带来最强烈、最现实的发展机遇,我省《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指明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明确把邢台定位为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雄安新区的设立,为邢台带来新的强大机遇。雄安新区被定位为一个新的国家级“创新发展中心”,规划目标是成为与深圳、浦东同级的开放新区。邢台距离这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又近了100多公里,对于灵活借用高端人才增加了新的便利条件。从基础方面来说,雄安新区必将展开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必将为邢台新型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转型升级动力。其次,三角城市群辐射叠加。京津石大三角、京津雄小三角、“石郑济泛三角”等几大城市群之间经济交往的增加,必将给区域内所有城市的要素流动与产业整合带来新的机会,产生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共振效应”。可以说,邢台迎来一个更新产业、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邢台经济目前的问题是内部要素积累不足,与京津乃至邻近其他大城市之间的产业之间有断层,不能有效衔接,难以吸引先进要素转移。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加重了邢台与区域先进城市之间的阶段性差异。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基础是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以科技投入来说,2016年,邢台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0.99%,河北省为1.2%,全国为2.11%,深圳为4.1%。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量,邢台为0.586件,全省为1.65件,深圳为73.73件,全国平均水平为6.3件,邢台同样明显偏低。尤其使人忧虑的是,邢台内部创新的氛围和动力不足,某些产业的业主甚至普遍抱持规避风险、聊以度日的心态,错失了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从经济增长动力和产业发育程度来看,邢台大体相当于深圳上世纪90年代主要以要素投入实现增长的阶段。在当前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面前,邢台唯有另辟蹊径、实现弯道超车,才能用好上述重大机遇,实现同轨发展。

三、立足区位与跳脱时空的关系

邢台发展中还有令人困惑的区位问题。一方面,邢台靠近京津、交通便利,是全国高铁、高速公路最密集、最便捷的地区,移动互联基础设施较好,物联网推广很快,数字通讯技术应用广泛,与京津石之间的同城效应已很明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下,三地之间的城际快速交通优先发展,邢台与多个城市间的“一小时生活圈”甚至“半小时生活圈”必将快速扩展,这样看来,邢台的区位很好,相比那些远离京畿、交通不便的地区,显见具有更多优势。另一方面,京津虹吸、石邯夹击的说法,邢台仿佛又处于最危险的前线。

当前,高铁、移动互联和数字技术正在快速而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高铁形成的同城效应,移动互联带来的扁平效应,进一步打破了原来 “中心—外围”、梯次增长的区域发展模式和成长节奏,突破时空限制、聚集先进要素的便利性大大增加。邢台区位优势放大,时空受限缩小。在此情形下,可以更开放的眼光在更大范围内激活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为邢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笔者在对深圳华科创智公司的考察中,经向公司技术负责人专门询问了解,他们生产的纳米银新材料,完全可以加装到邢台生产的中空夹层钢化玻璃中间,成为广受银行欢迎的新型避险玻璃和家居中的智能调光玻璃。邢台作为全国最大的平板玻璃生产基地,引入纳米材料发展高端玻璃,有望成为新材料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可以说,立足京津、放眼全国延长产业链、拓展资源配置链,追求融合发展,也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

四、做强龙头与做大龙身的关系

集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邢台特色产业集群数量较多,羊绒及羊绒制品、自行车零部件、食品医药、纺织服装、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特色产业在全国影响很大,在某些专业市场甚至已呈“无邢不成席”之势。虽然目前主要呈现为“低成本型产业集群”,但其依然是对推动和传播创新极为有力的产业组织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低成本型产业集群非常可能转化为“创新型产业集群”[2]。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既靠龙头,也靠龙身。龙头是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大中型领军企业,龙身是具有广泛支撑作用的、中小微企业构成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科技创新的温床,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吸引先进生产要素的首要因素。“有群千里来相会,无群对面手难牵”。如果没有产业集群,连邻县的生产要素都吸引不来,更何况外地的资金和高端人才。在吸引先进要素方面,产业集群比孤立项目更有引力。与此同时,发展产业集群也与邢台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行业结构相符,有利于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创新经济集聚发展新格局。结合原有产业基础,邢台可优先发展三大战略新兴产业群落:第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群落:借以带动新型建材(玻璃)和汽摩配件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第二,智能制造产业群落,推动“机械制造”和“电线电缆”产业转型升级,借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第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群落:深化“互联网+”在生产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融合运用,发展电子商务,推动“纺织服装”和“羊绒及制品”转型升级,全面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五、主动跟随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一项产业从技术的兴起到市场的成熟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较高投入并具有一定风险性。2016年,深圳市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1%,研发投入强度在世界上仅次于以色列;同期,河北全省的相关投入为400亿元。从某种意义上说,战略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是一项烧钱的艺术。战略新兴产业本身也是包含很多环节的链条,分上游、中游和下游。邢台没有本钱扮演市场探险者的角色,而应采取主动跟随的发展战略,跟踪产业技术发展路线,主动融入京津等地的相关产业链条,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上的分工与协同。

京津冀三地在协同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日益明显,京津主要是研发创新,周边城市主要是技术转化。此时,哪些地区具有与京津先进产业相匹配的高素质产业大军,哪些地区就最能吸引京津先进生产要素落地。“京津研发+邢台制造”,应是邢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主要模式。与此战略相适应,邢台人才战略的重点不是以引进产业高端人才为主,而应以培养本地技术技能人才为主,不能盲目跟风加入学历高消费导向的人才大战;换句话说,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推动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本科转型,是培养邢台竞争优势、从京津冀城市群中脱颖而出的战略之举。

六、集聚式发展与共享式发展的关系

主要依靠区域内部自有要素的集聚而实现的发展,是“集聚式发展”;通过与域外分享要素而实现的发展,是“共享式发展”。技术、人才、资金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三大关键要素,也是邢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软肋。获取这些关键要素,一方面靠招商引资,吸引外部要素为我所有;另一方面也要转变思维,树立资源共享理念,分享外部要素为我所用,将招商引资扩展为“引资用智”。财政资金是邢台软肋,依靠财富比拼大面积引进人才不大现实,在很多领域可以通过技术咨询、项目招标等方式购买服务,解决人才和技术短板。在共享经济时代,一切皆可共享。汽车、房屋、医疗、教育等行业都在迅速发展共享模式,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也可“分时共享”。这种“共享合用、协同互利”的资源配置方式,在移动互联时代将变得越来越普遍,给邢台灵活运用京津先进要素带来重要机遇。

搭乘共享经济的便车,也是催生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在火爆全国的共享单车扩张大潮中,受益最多的是自行车生产厂家。据业内人员介绍,2017年3月份的单车价格比2016年10月份已普遍上涨30-40%,均在增招工人扩大生产。业内人士普遍估计,我国短途出行市场尚有高达万亿的成长空间,而且变速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共享市场基本还未开发。从共享单车市场份额最大的两家公司之一ofo公司使用的车型来看,平乡完全具备相关技术。如果在传统车型上加装智能马蹄锁和GPS定位,则会进一步刺激邢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如今,共享汽车的商业模式也已进入现实生活,共享新能源汽车也有可能成为区域短途机动出行市场的新选择,市场动向值得研究。

七、政府引导与市场决定的关系

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是一种顺势引导下的“诱致性变迁”。战略新兴产业能否成长为区域优势产业,市场会做出最终选择,跟风式的“跑马圈地”要谨防“人财两空”。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也就要承认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在深圳,90%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科技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市场在激发竞争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作用充分显现,催生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很强的行业龙头企业。与此同时,深圳市政府并没有因此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相反,政府在规划设计、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先导作用。2016年以来,深圳市政府密集出台了科技创新、企业提升竞争力、人才优先发展、人才住房、高等教育等一揽子政策,共计235条措施,条条紧扣创新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实实在在提供服务,产生巨大催化作用。

民营企业占比高是邢台经济一大特色。民营经济市场化程度高,在推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有优势。邢台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应当着力激发蕴藏在民营企业中的创新冲动和无穷力量,“抓大不丢小”,在项目、资金等方面对中小企业公平对待,特别是对那些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更多扶持。与此同时,要避免欠发达地区容易出现的政府大包大揽做法,更多在规划引导、构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融资和财税支持体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八、本土人才与外来人才的关系

创新驱动的核心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首要资源。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一再证明,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强人才就是强实力,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产业优势。解决人才问题要研究、尊重、顺应人才流动规律。人才有选择工作和生活地域的权利,高端人才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事业和待遇留人是吸引人才的基础,但并非所有的适用人才都能引来。

在引用高端人才方面,可以采用前入京津、发展“总部经济”的形式。你不过来,我就过去。一线城市的发展机会和都市氛围非三四线城市能比。我们要树立逆向思维,将铜雀台筑到京津,在一线城市(含京、津甚至沪、广、深)设立企业总部或研发中心,或者引导优势战略新兴产业在京津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就近招募使用高端人才。“京津研发+邢台制造”,可以是邢台主导的“京津研发”,这既符合京津的城市定位,也而是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新思路[3]。对战略新兴产业亟需的庞大技术技能人才,要立足本土,首先保证本地培养的大学生愿意留在邢台,邢台籍的大学生愿意回到邢台。重点做到:第一,本土“培养”。推动地方高校切实融入地方产业发展链条,推动本科高校加快学科专业调整,强化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推进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双元制”模式,培养本土人才大军。第二,行业“培训”。依托职业院校、行业组织、专业培训机构或龙头企业,结合行业共性技术技能,全方位加强在职员工培训,政府对参训学员和用人单位分别实行补贴或奖励,培养永久型产业大军。

九、搭建平台与优化环境的关系

战略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周期长、风险大,需要政府出面弥补市场失灵,投入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各类创新平台。对邢台来说:首先,要加快推广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沙河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建立玻璃技术研究院,采用的实体运行模式;清河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3所大学建立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采用的项目式运行方式,均已发挥了显著作用,值得推广。在此基础上,灵活构建各种形式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次,大力推动行业协会建设。行业协会具有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能在经济信息、融资、管理咨询、人才培训、检测认证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深圳推行“一行三会”制度,一个行业可以成立三个协会,行业协会获得长足发展。比如,深圳市高分子行业协会联系聚集了60多位行业专家、40多位两院院士,2016年主持制定了塑胶跑道行业标准,成为行业的技术创新平台、人才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真正起到了“架桥梁,办实事,配资源”的作用,以致企业有事习惯找协会不找政府。深圳以市场机制推动成立行业协会,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支持行业协会发展,行业协会自主运营并能盈利,十分活跃。邢台新兴产业在市一级没有行业协会,已有的传统行业协会像内地许多地区一样,做起来很难。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市场中介组织实质作用,已到非下决心不可的地步。

对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来说,软环境建设尤其重要,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高铁快速通达和移动互联时代,一个地方区位的重要性在降低,软环境的重要性大幅上升。相较传统时代,软环境不好会以几何级数加速人才和资本逃离。招商难,留商更难,资本外移的代价绝非邢台可以承受之重!深圳短短30多年从众多经济特区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世界级创新中心,说到底是包容创新的环境氛围创造了“鹏城”奇迹;牛城人民当以踏实、勤勉的拓荒精神改善环境,从体制机制着眼,加速简政放权,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市场用好市场力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塑造邢襄应有的辉煌!

十、顶层设计与灵活实施的关系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长期战略而不是短期刺激政策。一项产业从技术兴起到实现规模化发展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在技术发展路线上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选定了某项产业,就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产生强烈的导向作用,进而形成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并对未来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惯性。历史经验教训一再表明,产业结构攸关经济活力和城市风貌,加强顶层设计实属城市百年大计,不可不察。为此,一方面,要区分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不同产业类型,分类施策,对全市产业结构做出总体规划。另一方面,针对各项战略新兴产业制定专项规划,结合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规律及内在趋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做出清晰描述。

顶层设计属于战略层面,灵活实施属于战术层面。实施层面的灵活,是为保证发展战略的最终实现。要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固然不能朝令夕改、因人废政,更不能在顶层设计层面盲目跟风、贪高求洋。战略上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邢台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走过一些弯路,切肤之痛应当成为发展之鉴!

猜你喜欢

邢台京津新兴产业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游邢台动物园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京津城际ATP光电隔离盒的国产化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来自京津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