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与对策
2018-02-25
(湖北省云梦县吴铺镇吴铺中学 湖北云梦 432500)
引言
农村初中教学中,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在每个学科中都有涉及,但英语却表现最为明显。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改善初中英语教学的两级分化情况是农村初中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
1.教材与农村实际情况不符
随着初中英语教材的不断改版,教科书多以城市生活为中心,书中涉及到的内容与农村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存在严重差异。并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西方文化的内容较多,这些文化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是非常陌生的,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在这种理解困难的背景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会有大量的单词、短语以及句式需要记忆,如果学生不能跟上教学节奏,将会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
2.农村初中英语老师的教学方式陈旧
当前,农村中学英语老师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对学生的应用水平和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技能水平较弱。随着长期的背单词,做习题等枯燥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不少学生就会掉队,造成学生两极分化。
3.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英语的学习方式
在农村教育中,由于教学环境、教育资源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对英语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难以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在初始阶段就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这部分学生在后期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成绩不理想,甚至是丧失继续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解决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问题的有效对策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老师需要首先让学生明白英语的实用价值,同时还应该通过讲座以及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学生学习英语的意义。教师具体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堂,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可以更加自由的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首先,老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乐于学习。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老师应该一视同仁,并积极给予学生表现自身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第二,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枯燥的单次、句式教学,还应该积极讲授城市的生活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各方面内容,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学习,不断拓展自身的思维和眼界,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第三,英语本身作为一种外语教学,老师应该在讲授过程中穿插国外的文化教学,比如餐桌礼仪,交通知识,让学生可以意识到国外文化与国内文化的差异,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练习使用国外思维去学习,更好地掌握英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技巧。
2.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描述的环境与农村生活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容易放弃对英语的学习。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噶做好心理疏导,就未来发展以及英语重要性积极引导。并教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具体要知道英语的学习方法,比如预习的重要性,单次记忆的复习,典型句式的应用学习,以及日常的训练应用,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如,阅读教学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First,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该问题的难度,从而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Second,教师要对所提问题进行提前思考,在学生思考时为其提供支架。如教师可以将“talk about your viewpoint about van gogh”看成一个主问题,然后围绕主问题展开思考,设置若干个与主问题相关的小问题,以此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将其作为打开学生高阶思维的提示,子问题可以设置为:“Could he support himself?”“What led to his mental illness?”“Why did he take his own life?”“Did he deserve the fame he now possesses?”等等。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叛逆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联合家长对学生进行共同教育。由于初中学生的心智不成熟,导致对学科的兴趣与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很大关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方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学会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通过使用充满激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方式进行讲授,用真诚的方式感动学生,让学生对老师更加信任。
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人本观念,以学生为本,积极尊重学生的思想,并积极以学生形成向上的思想和追求。老师对学生的教导不仅仅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方面,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做到真诚做人,奋力进取。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更加积极的对待学习,学生的整体成绩也会得到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造成初中英语教学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较多,因此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通过与学生积极沟通,在教学方式上不断改进,通过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