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25
(黑龙江省鸡西市师范附属小学 黑龙江鸡西 158100)
当前绝大多数小学院校施行班主任管理责任制,班主任不仅需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变动实况,还需在日常生活中给学生以关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然而,在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实践过程中,却存在工作落实不到位,班主任工作压力大,及其工作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影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落实成效,基于此为有效提高小学育人能力,分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受传统育人理念影响,有些小学班主任为维持教学秩序,硬性要求学生遵循学校及班级各项管理规定,虽然学校及班级制定并推崇各项管理制度,主要是为学生营建安全、稳定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但班主任管理工作却存在落实不到位现象,究其内因源于班主任注重施行硬性管理手段,将学生置于管理对立面,在工作之余未能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切实需求,使管理制度及相关工作更能维护校方及班级利益,无法保障学生利益,影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实践成效[1]。
2.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压力大。许多小学班主任不仅肩负管理学生的重任,还为任课教师,徒增工作压力,尤其对于一些年轻教师来讲,尚缺乏班主任工作经验,在管理学生同时需要设计教案,使班主任无法将全部精力放在班级管理各项事宜上,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久而久之班主任沦为校方的“传话筒”,面向学生群体下达各项管理规定,并采用监督、约束等管理手段,确保学生可依据校方规定约束自身行为,降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
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方式不科学。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界掀起教学方略与育人思想变革热潮,围绕小学班级管理所得到的教研成果相对较少的问题展开讨论,主要原因是未形成极具导向性的管理规范与工作标准,用以引导小学班主任优化其管理工作体系,这也为本次研究提供条件,为此小学班主任需在新课改指引下,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管理理念,在工作过程中予以实践,在优化现有管理工作体系同时,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能力。
二、解决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1.紧抓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要点,确保相关工作落实到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需具有发展性,可以围绕小学院校育人理念及学生具体表现优化与完善,为小学班主任有效落实管理工作指明方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需具有人本性,班主任需时刻关注学生心理波动,在施行硬性管理手段同时结合柔性管理手段,用“引导”代替“说教”,用“体贴关怀”代替“惩罚”,确保学生可以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形式,满足学生身心成长需求,发挥班主任管理工作育人效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需具有创新性,班主任需积极学习先进班级管理理念,依据学生个性化成长诉求,丰富管理工作实践方略,使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得以提升。基于此,小学班主任需将发展性、人本性、创新性视为管理工作落实要点,以此为由构建小学班级管理机制,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落实,降低师生因管理发生矛盾的几率,为营建和谐、稳定、友爱的班级管理氛围奠定基础[2]。
2.降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压力。为使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得以提升,小学院校需为班主任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有能力的小学院校需避免出现班主任身兼数职的现象,确保班主任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制定激励机制,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通过执行奖惩机制使小学班主任明晰自身管理工作权责,引导其有效落实管理工作目标。小学院校需鼓励教师开展教研工作,借助现有教研资源,围绕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不足之处,展开教学研究,推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体系朝着“校本化”方向发展,提高相关工作制度实效性、科学性、针对性,确保相关研究成果符合本校班主任管理工作需求,为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奠定基础,同时小学院校还可组织班主任定期进行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分享管理工作体悟,从中明晰自身管理工作能力的不足,在其他班主任启发下,优化班级管理工作体系,借助该活动为班主任打开抒发管理工作压力的端口,在教师群体帮助下化压力为动力,重燃管理工作实践信心,营建良好的班级管理工作氛围,为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奠定基础。
3.创新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方式。班主任需紧抓人本性、创新性、发展性要点,通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明晰自身管理工作薄弱环节,以此为由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工作体系,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例如,班主任可在班级内开设“心理互动直通车”活动,每周五午休后,需要心理疏导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可以来到办公室向班主任吐露心声,教师通过倾听分析管理工作落实方向,以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制定极具针对性的管理计划,使其符合学生个性化成长诉求,凸显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人本性理念。再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拓展训练等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团结协作解决困难,教师群体亦可参与其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双方的隔膜,在该活动中学生身心不仅得到了锻炼,还能明白遵守规则、互相尊重、协作互助重要性,消除班主任管理工作阻力,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夯实管理基石[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若想得到有效提高,班主任需立足新课改背景,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及育人思想,为优化现有班级管理工作体系奠定基础,紧抓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落实要点,确保相关工作落实到位,降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压力,创新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方式,同时学校需为教师打造和谐、民主的工作环境,鼓励班主任创新管理工作方略,在教研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管理工作能力,继而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综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