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班干部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中心小学 547214)

新时期班级工作观认为,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育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工作既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桥梁,又是联系各科教师、学生的纽带,也是融洽学校与家庭、社会情感的通道。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威望与荣誉,集中反映出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生动体现着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更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意义重大。那么,如何结合新时期班级工作的特点,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现结合自己多年来班主任工作的体会,谈几点看法。[1]

一、以“爱”滋润学生心田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最神圣、最伟大、最扣人心弦的情感莫过于“爱”了。只要有了爱,世间的一切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只要有了爱,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和谐;只要有了爱,干枯的心田就会长出艳丽的花朵;只要有了爱,班级就好似一个大家庭温暖如春。教师的爱是阳光,是雨露,是春风,是甘霖,博大、精深、宽厚、温暖。教师的这种爱,可以催开学生自信、智慧的花朵,可以凝聚班级团结、奋进的力量,可以让学生向老师敞开那憧憬无限、稚嫩天真的心扉,可以让学生在成绩面前谦虚谨慎、奋发向上,在挫折面前吸取教训、勇于前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师爱”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要以“爱”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 —— (1)对学生要有“爱心”。要爱、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使学生从教师的爱中获得启迪、增强自信、发奋努力。教师要把“爱”洒向班级的每个角落,特别关爱那些自卑、胆小、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正如阴影中的小草般特别渴望阳光的照耀,得到老师的关爱。哪怕是有过错的学生,教师也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改正错误提供机会,为他们的不断进步增设“台阶”。只要教师的爱伴着学生的左右,源源不断,川流不息,学生才能如同阳光下的小鸟,欢喜鹊跃,展翅高飞;恰似久旱的禾苗,沁入甘露,生机勃勃。(2)对学生要“热心”。“热心”是“爱心”的又一表现形式。对学生“热心”,就是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到“微笑”服务,使学生看到老师的脸是可亲的,“心”是灼热的,“情”是纯真的。用微笑处理每一件班级事务,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用微笑化解每一个矛盾,用微笑营造和谐班级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微笑中获得“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敢说、敢干,敢于表现,敢于创新,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从而获得知识的充实和智慧上的升华;让学生在教师的微笑中倍感老师的亲切、学校的温暖,进而热爱学校,热爱老师,乐于上学,不断进步;让他们在教师的微笑中感到人世间的美好,充满信心地去面对人生道路上的一切。(3)对学生要“诚心”。“诚心”是“爱心”的延伸。对学生要“诚心”,就是要以“诚”之“心”对待学生,诚心诚意地和他们谈话交心,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从中找到教育他们的有效方法;诚心诚意地和他们交朋友,让他们把老师当作他们的“铁哥们”,无拘无束地向老师“吐露心扉”,交流“感情”,师生共同成长;诚心诚意地“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甘当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铺路石。(4)对学生要有“耐心”。“耐心”是“爱心”的试金石,没有“耐心”的“爱心”就象醋一般嚼而无味。对学生要有耐心,一是期待学生进步要有耐心。因为,每个人的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有一个一步一个脚印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存在缺点、犯了错误,要他们彻底改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教师不但要给他们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还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留有“足够”的时间。同时,还要耐心对待他们在改正错误过程中的反复。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反复,教师要冷静思考,寻找原因,用高度的耐心帮助、等待他们改正错误。切不可学生一出现反复就“朽木不可雕呵”“浪子难回头哟”地麻怨不休。

二、为人师表,以身正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效仿的对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这个榜样不应该是装出来的,而应该是自然的流露。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教师良好的榜样形象,可以激励、感染、促使学生学习和效仿,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把尺子,一盏明灯,一面镜子。因而,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而且应该比学生做得更好;平时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要坚决不做。对于班主任来说,其言行更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地更新知识,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活水,用真诚的爱心打动学生,用良好的师德感染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用做人的哲理成就学生。[2]

三、尊重个性,人本管理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班主任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管理。(1)俗语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的规章制度能否发挥作用,关键是合理制定,有效实施,具体落实。我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是这个班级的一份子,是班级的主人,应该有义务、有责任遵守班级各种规章制度,为建设良好班风贡献力量。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做到班级规章制度在学生的民主讨论中推出,班级工作方法在学生的策划中得出,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人本管理”目标,使每一个目标得到学生的认同,使全体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2)建设、培养一支能独立工作的学生干部队伍,然后通过这支队伍带动全班学生进步。这支队伍组成员的产生,必须在候选人竞选演说的基础上,通过全班同学民主、客观、公平、公正的评选产生,让有能力、大家信得过的同学加入班干队伍。通过这种人文性的方式选拔班干部,可以使他们得到同学的信服,也可使他们增强当班干部的自豪感、自信心、责任心,做起工作来才能心情愉快,得心应手,提高效率。班干队伍组成后,让这些班干在同学面前进行“施政演说”,表示决心,明确责任。然后根据各自的能力、性格特点进行分工。(3)重视对班干部的培养工作。要使班干部称职,进而有效地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就得重视对他们的培训培养,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班干部。在实践层面上,开始时教师可以是“手把手地教”,进而慢慢地让他们独立工作,最后达到“放心、放手、放权”的境界。这样一来,班干部也就能逐步大胆地、主动地开展班级工作;同学也乐于被他们“领导”,支持他们工作。同时,要构建班级工作的监督机制,让班干部始终置于全班同学的监督之下,对那些不合格、不称职的班干部,要及时、耐心地帮助、教育、培养,让他们迅速成长。

四、关注心理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康心态

二十一世纪的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由于家庭的娇生惯养,过分溺爱,使其适应能力、生活能力、劳动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均呈下降趋势,从而导致了学生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如意志薄弱,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独立性、生存能力差,表现出对父母、对教师强烈的依赖心理;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对长辈、同学和老师的痛苦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本位主义严重,“老子”天下第一,一切以“我”为中心,难与他人相处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只抓学生的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同时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其中,“三管齐下”,才有可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一是加强自身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学修养,保证自我的健康心理,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为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要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保持经常性、密切的沟通,求得帮助、支持和指导,使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四是把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五是深入现实社会,走进学生家庭,求得社会、家庭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构建起一个家庭、社会、学校的“三维立体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社会,做进家庭,做出成效。

猜你喜欢

班干部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