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旨的偏离
2018-02-25
(中南大学 2016级教育硕士 湖南长沙 410083)
创业教育,是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增强其创业素质,使其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进行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1]。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兴起于20世纪末,历经十几年的探索。近年来,在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的推动下,在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
我国的许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据报道,有四成左右院校获得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教学成果奖,76.2%的高校获创新创业的相关荣誉。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创业空间”和“创新创业孵化器”。随着创新和创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高校也纷纷开展创业相关培训,如“SYB创业培训”,依托各种大型创业活动,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当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指导思路以“传统教育”为主,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功利性的竞赛,忽略学生创业素养的提升,反增学生“纸上谈兵”的能力等。这些现象反映出我国各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偏离了其主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其主旨应该是企业家精神。基于此教育理念,立足当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拟剖析其偏离主旨的问题、原因及危害。
一、高校创业教育主旨偏离的表现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为创业而创业
大学生创业应以专业领域知识为导向,利用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创新带动创业。然而调查显示,95%的大学生创业者选择了较传统、易模仿的行业,而只有4.5%选择行业空白的进行创业。[1]大学生创业者选择的广告媒体、微商、淘宝、快递、餐饮、住宿等各个领域,大多属于较为低端的服务业,无法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而高校是人才的培养地和输送枢纽,创新创业教育不应专业教育分离,不应鼓励学生脱离专业的为创业而创业。
2.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拘于形式,实践性不强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内容实践性不强,主要通过讲座、创业竞赛等“业余教育”的形式来进行。据相关调研员实证调查分析研究,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在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内涵和重要意义认识不深,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尽管如今走进高校课堂,能看到有关创新创业类的课程和各类培训,但其具随意性与可变性,并未很好地融入教学体系中。
3.实践平台管理不规范,各类创业比赛显现出功利化色彩
高校是创客生成的主要阵地,创业的主体也由小众转向大众,国内高校的各类创客团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产业园”、“创业中心”层出不穷,这为创业者们提供了交流与实践的平台,但高校教师对于创业者的指导性不够,对这些实践平台也缺乏管理。
除实践平台的提供外,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常采用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途径,这些都缺乏可持续性,创新成果在比赛后往往就被采之高调,并没有在市场中转化利用,学校与学生在获得荣誉与掌声后,最终丢失创业初心。功利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是成物教育,而非成己教育。
4.学校对创新创业支撑欠缺,校园创业文化不够浓厚
虽然学校对创业者在政策上提供了一些帮助,但有部分政策在执行时缺乏相关的配套政策,导致可操作性不强,大多数学生创业前期所需的资金大多来源于家庭支持或银行贷款。而在高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偏向于那些有想法、资金充裕的大学生,其他人相对保守,在毕业时选择较为传统、稳定的职业,所以校园内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足,而难以真正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二、高校创业教育主旨偏离的原因
1.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亟待修订,教育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如今,大学生创业者在诸多方面都体现出知识与能力的欠缺,都是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有关的,如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与创业有关的法律教育课程不够或缺乏,评价方式过于死板,授课方式单一,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
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创新教育课程,但课程数量比较有限,而且可能跟专业教育课程不能很好地融合,往往是成两个独立的体系,未能进行较好的学科渗透[2]。另外,国内高校缺乏权威的的创业教育教材,往往直接借用国外现有的教材或相关案例,与我国的创业环境等相脱节[3]。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很好地融合起来,整合知识与技能,使大学生既懂得专业知识又具备创业素质,成为“专业+创业”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学生为创业而创业的现象出现。
2.师资力量缺乏,在校教师对于创业积极性不高
由于缺乏在创新创业教育上颇有引导力的教师,高校学生难以得到有效且普遍的指导。当前对于很多高校来说,承担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不具备创业经历,不熟悉企业企业运作管理,在将受相关课程时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而对大学生的创业的指导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另外,成功的创业者往往缺乏一定的学术背景和教育教学经验,加之忙于工作,很难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中来。
高校可以根据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鼓励专业课教师做创新创业教育的“领头羊”,学校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其带领学生创业。同时,我们还可以邀请有关部门的专家、知名企业和校友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团”,承担一些相关的指导和教学任务,指导创业实践活动。
3.高校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创新创业功利化、学院化现象严重
如今,评价高校质量好坏的指标在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主要看其就业情况。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受商学院模式的影响,为增加其就业率,盲目鼓励学生创业,忽略了“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另外,很多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开展创业教育的成效如何难以有明确而清晰的认识,很多高校仍采用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考核参加创业教育课程培训的大学生,使得学生被动地应付课程结业考试,缺乏对更加实用的创业知识(如创业相关商业知识等)的认识,不能够通过亲自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切实培养其创业能力[4]。
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就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创新创业教育应回归教育初心,既然要帮助学生创业,就要在学籍管理、课程评价等具体政策上给予创业者保障。而社会、国家对于高校的评价也需要改变,一时的就业率的高低不足以成为判断高校教学质量的准则。
我们要科学地借鉴美国百森商学院等国外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先进经验,吸收其合理之处,而不是全部照搬。百森商学院认为,创业教育旨在为美国的大学生设定“遗传代码”,以造就更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为教育理念,而不是功利地追求眼前的利益。[5]
三、高校创业教育主旨偏离的危害
1.高校创业教育主旨偏离的直接危害
第一,政策上和物资上资助的缺乏,会挫伤经济条件受限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可能导致部分有能力、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大学生错失机遇,放弃创业。
第二,高校若对大学生创业者缺乏教育与管理,可能导致其理论知识缺乏、创业能力不足,又不能理性地思考和对待创业,无法正视在创业中遇到的挫折。理性分析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少数学生以创业为由,虚度青春,浪费大好时光,不仅荒废了学业,又未能切实提高其创业能力。
2.高校创业教育主旨偏离的间接危害
第一,学校难以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若被短期利益所驱动,未走出应试性与功利性创业的误区,学生就很难具备长远的创业眼光,无法对社会产生长期效应。
第二,大学生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浮于表面,不能内化为其素质,远离了教育的本质,进而造成社会缺乏具有创业意识的人才,就业市场缺乏活力,经济水平难以提升,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
高校聚集着丰富的人才资源与科技资源,理应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如何使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切合其主旨,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制定切合学生实际水平、又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高校管理体制,与企业、社会形成协同育人机制,都是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