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差异性分析*
2018-02-25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3)
一、培育目标的差异性
1.小学培育目标:怎样做好人
小学生一般在7——13岁之间,他们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阶段,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要求过高,内容应定位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方面,而不可过于强调“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观。换句话说,在小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育成一个好孩子,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好人,而不是让他了解社会主义有多好,社会主义制度有多优越,那些远远超出了他们所能理解的范围。
2.中学培育目标:怎样做好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中学生一般在14——19岁之间,他们处于身体发育基本完成,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阶段,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比小学生应有所提高,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应强调“社会”,而不能过分强调“主义”,因为“社会主义”在他们脑海里还只是一个概念,没有具体的现实表现,因此除了让他们了解一般社会主义的基础知识外,重点培育目标要放在培养他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信、遵纪守法、有责任感的社会人。
3.大学培育目标:怎样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
大学生一般在20——25岁之间,他们的身体发育已经成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阶段,他们在校学习知识主要是为进入社会做准备,此时的他们在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素养,因此除继续巩固强化他们优良的道德品质、强烈的法律观念、饱满的责任意识之外,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应该着重强调“社会主义”的性质,结合大学里他们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进步性,认识到自己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育内容的差异性
1.小学应侧重培育个人品格
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侧重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方面去进行。如果结合24字内容,我们主要从“文明、爱国、诚信、友善”这8个字上下功夫。这些内容体现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材里,它们都可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尤其“诚信”更是是贯穿大“文明”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单元的内容,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2.中学应侧重培育社会责任
中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整体特点是由重视“道德”向重视“法治”转化,在2017年9月1日,小学初中的思想品德教材名称改为《道德与法治》,但从内容上看,小学是侧重于道德教育,初中是侧重于法治与社会责任教育。在高中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开始进行有关“社会主义”内容的介绍。
3.大学应侧重培育国家使命感
在大学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大学生明白:他们肩负着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国家使命。在大学阶段应该落实的三个的价值理念是“富强、敬业、自由”,这6个字是大学阶段需要对学生重点培育的。当然,“富强”,更主要的是一种国家使命;“自由”更主要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敬业”是 要具有奉献社会、奉献国家的牺牲精神。
三、培育方法的差异性
1.小学应侧重榜样学习和礼仪教育
对少年儿童来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法有三条:第一,要让他们记住内容。小学生可以发挥他们记忆力强的优势,把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烂熟于心,为以后的理解打下基础。第二,要让他们学习榜样。小学生理解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让他们“心有榜样”,在学习榜样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第三,要让他们从小事做起。小学生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如文明礼貌、热爱集体等,一点一滴积累,最后就能养成好思想、好品格。
2.中学应侧重知识学习和理想确立
中学生是人生成熟的过渡时期,更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人生路上也是求知学习的关键期,他们此时应以学业为主,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同时,他们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青春叛逆期,喜欢张扬个性,容易走极端,因此针对中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培养他们勤学求知。2014年,习近平指出:“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1]第二,培养他们明辨是非。在中学阶段,《道德与法律》课本用大量篇幅介绍法律知识和社会责任,因此必须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是非观。
3.大学应侧重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
大学生在身体上开始成熟,在学业上开始掌握专业知识,在人生上开始定型价值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阶段。具体来说,我们应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下功夫。第一,让他们掌握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理论知识,二是专业理论知识,这是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保障。第二,让他们参加社会体验。大学生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这些社会体验包括: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成立学雷锋小组、担任各种志愿者、参加假期支边支教服务等。
总之,在大学、中学和小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认识到学生年龄、心理、知识等方面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目标,侧重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最终才能事半功倍,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