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营造兴趣课堂的多元化方法*
——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例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交际

(天津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天津 300387)

我国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生活、交流和学习。中国的民族文化及语言独立而特殊,历史悠久,想要全方位的了解中国,汉语学习就成为了他们到中国后的“必修课”。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留学生感觉到汉语学习非常困难,缺乏方法,晦涩难懂,学习进度停滞不前,打击了自信心,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汉语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不高。这就需要针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找到问题所在,用高效率的课堂讲解和演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来看,想要激发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需要先让他们认识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感受到汉语学习的乐趣,用代入式的授课方式将课堂与实际生活应用相结合,将学习进度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相结合,才能最终收获汉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果。[1]

一、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

1.借助肢体语言,构建轻松课堂

汉语作为留学生的第二语言,在他们平时的生活中缺乏特定的汉语学习环境。在实际汉语学习时,会感觉到窘迫或局促,在不安的心理环境下参与汉语学习,兴趣就难以提升,学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为缓解这种不安,需要教师恰当的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快速融入,高效理解。可以借助肢体语言的运用,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2]

通过借助幽默、恰当、适合的肢体语言,让留学生增进对教师表达含义的理解,教师的“声形并茂”,也可以很好地缓解学生的不适。如在讲述“吃面条”这个动作时,教师可以将其分开解释。师:“吃,吃东西,吃牛排”。说着,拿着餐具,有盘子、叉子和刀子,做出切牛排后放在嘴里的动作。边假装咀嚼,边说出“吃,吃东西,吃牛排”。师:“吃面条,面条,细细长长的食物,说着用粉笔画出面条”。并做出用筷子夹面条,放在嘴里的动作。或学习“句子搭配”知识时,借助“替换练习法”引导学生学习。“我骑脚踏车去公园”。说着教师做出骑车的动作。引导替换“我坐火车去北京”。教师嘴里发出火车的声音,并做出坐火车的动作。通过借助肢体语言,建构了趣味、轻松的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汉语学习中。

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模式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接触到的留学生多属于初学者。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汉语学习质量,有必要引入“图形并茂”的方式,借助信息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相配合的形式,让学生融入到趣味的学习中。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声音文字等,将一些趣味的童话故事、生活小故事、看图识字等,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很好地帮助记忆,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高汉语的学习效率。

如在学习“了”相关词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快速构建一个真实的语境,提升学习兴趣,引导高效学习。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对话过程。如:超市中,收银员问顾客“请问,您买几个苹果?”“我买3个苹果”。买完后,顾客的朋友问她:“你买了几个苹果?”“我买了3个苹果”。这里强调“了”字的运用,表示已经买完了,这个行为进行成功了。又如学习“把……给我”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书包、笔记本、笔、书”,图文并茂形式,展开词汇替换训练,学习基本句式。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的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化服务和数字化设备占领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作用,如何利用数字化设备及其服务对我们的传统教育加以改善、提高、进阶 ,就是我们从业者要研究的方向,也正是这么一个宏大的课题,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平板电脑就是这个宏大数字信息潮流中,跟我们学习生活靠的很近的一种随身设备。既然潮流如此不可逆转,我们应该学会去迎合并加以利用它。那么如何将数字平板电脑用于中文教学的课堂中去,让“课堂”更加生动,更加个性化,更加方便学习者随时查阅巩固和练习,就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3]

应用iPad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有以下一些优点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学生:A.网络课程可被设计为用中文教授,这有利于学习者理解汉字,汉语句,及其所在的语境下的准确意义。B.学生可以把日常观察到的社会行为、民俗、物品、以及感兴趣的东西,能够快速的在网络中进行查询和释义,激发他们主动学习C.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和语言,iPad有记录和分析功能,对学习者之前学习的内容有辅助记忆的作用。并且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每台账号下的内容都是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这有助于对知识点掌握进度不同的学习者,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进度,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因材施教”。

二、践行以生为本,促进亲身参与

1.引入妙趣游戏,促进快乐学习

“游戏激趣”是课堂上常运用的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要注重多用互动交流的方法营造有趣的课堂气氛,如:设计一些巧妙的语言类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活跃课堂氛围。这些游戏的设计需要与汉语教学内容和目标相契合,设计小型、灵活性高,且留学生感兴趣,参与度高的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高效理解汉语知识,活学活用,寓学于用,目的是有效激活留学生自主学习汉语的兴趣。

如:运用全身反应法,设计趣味游戏。教师说出一类词汇,学生重复这些词语,并做出动作。动词“拉、敲、推、抬”,教师说出一个动词,学生重复并做出动作。“拉”,学生重复“拉”,并做出使劲拉东西的动作。又比如用量大,好理解的一些名词:“老虎、大象”,可以把学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学生模仿老虎、大象的动作,另一部分进行竞猜,并要求说出或者写出“老虎、大象”的中文。还有像“高兴、生气、难过”,关于心情的形容词,师说生做,生说生做,或分小组竞赛,一个学生做,小组成员猜,可以设置一些小小的奖励,我们会收获一个快乐的,学习主动性更强的课堂。这些趣味兴游戏的使用、角色的扮演,会让课堂更加轻松和高效,大大提升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2.设计真实情境,鼓励交际互动

设计真实的交际情境,可以让留学生运用“交际练习法”,高效、快乐地学习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实际物体,创设交际情境,交代好情境的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如果有条件还可以配上道具、背景、配音、模拟实际情境,在近乎真实的环境下,学生会更放松、高效地将所学的汉语知识、语法知识等运用到游戏练习中。这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例句,设计留学生比较熟悉情节,尽量让情境与学生所处的环境及生活相契合,与当前所学到的知识水平相契合,通过这些实际交际情境的模拟练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如:创设在“餐厅”的真实情境。师生一起准备图片,教师精心准备例句,组织学生在“生活情境”下,积极参与交际训练。包括问候语、点餐、上菜、收款等内容。“晚上好,很高兴您来到我们餐厅”,“这是我们的菜单”,“让我看一下”,“现在可以点菜了吗?”“是的”,“我要一碗面条(一份牛排)”,“现在给你上菜,还是晚一些呢?”“这道菜很烫,请小心”……通过创设真实的餐厅情境,事先精心准备例句,引导运用“交际练习法”,能有效激活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高效学习。

三、关注生活应用,提升学习质量

1.鼓励参与表演,快乐学习汉语

语言终究是一种工具,学习语言的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能说、能写、能用。所以学习的过程实在不必刻板,应该更注重学习语言的实用性,生动性和趣味性的营造。从而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感受到学习汉语的快乐,收获汉语学习的成果。让他们在汉语的运用中,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效,这样就能更好的培养汉语学习兴趣与自信心。需要关注留学生在生活中的汉语应用,在课堂上,可以结合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学习汉语、交际互动、表演运用。

课堂上可以真实模拟生活情景,如:“超市购物、交流”, 规划出不同交流场景和事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收银员、顾客、导购讲解员等。教师安排任务,任务导向下,预设相关词语和句子,学生合作交流,互动探究,先想好自己的角色,和自己需要运用的语言,编写好剧本,再与教师商量,进行演练。也可以组织一些个人闲置物品互换、出售的活动,带领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下,指导其语言交际训练。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的交流,真实的运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在这种主动的交流和互动中,快乐学习汉语,收获汉语学习的成果,提升自信心与学习兴趣。

2.趣味讨论活动,融入生活学习

不可讳言,语言的学习必须经历一段困难枯燥的过程,不经常使用就会退步,进而失去信心和兴趣。这就需要为留学生主动创造语言环境,关注他们汉语的日常使用。对外汉语教学时,课堂上可以组织一些趣味的讨论活动,教师需要精选讨论主题和内容,让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感悟到汉语的魅力,提升留学生汉语学习和运用兴趣。

如:借助多媒体视频,呈现我国独具魅力的戏曲作品或影视作品。之后鼓励学生做好准备,收集资料,并结合自己对不同戏曲及影视作品的理解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讲述真实感受,鼓励他们进行模仿,也可以以某一段作品作为蓝本,讲述这个故事给他们听。用这些灵活多样的方法增进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机,同时也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汉语文化。

结语

课堂时间虽短,但却是师生教与学的最有效时间,唯有把握好课堂学习的气氛、进度和节奏,多元化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巧妙运用趣味教学法,优化利用与科学预设才能更好地提升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主动性、效率和质量,以小小课堂为基地,为汉语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留学生汉语交际
情景交际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