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欣赏者线条美的

(大庆市富强学校 黑龙江大庆 163000)

审美心理学告诉我们:感受——体验——创造,是审美心理结构中的三个最重要的层次。感受性是欣赏者对审美对象形式美的感觉能力,而体验性、创造性则是欣赏者对审美对象内容美的反映和调节能力,将上述三个层次中的诸要素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就会出现千姿百态的美感形态:或实在、或空幻;或热烈、或淡雅;或肤浅、或深刻;或稍纵即逝、或久经难忘;或在意念的流动中陶醉、或在意象的浮现中共鸣。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审美心理的特点,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锻炼感受美的能力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基础

所谓感受美,指的是对美的外表即形式美的欣赏和把握。形式美是视觉艺术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它包括形式结构、色彩明暗、风格特征等诸要素。审美者没有敏锐的感受性,就不能把丰富多彩的形象美输送到大脑。要获取完美的审美享受就必须具有完美的感受能力。人一生下来就具备了感受美的可能性,天真活泼的孩提时候主要靠耳濡目染式的被动接受;初中阶段主要靠美育老师的灌输;而风华正茂的初中阶段,则处于主动接受美、追求美和审美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抓住这关键时期提高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力和感悟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欣赏课,提供给学生尽多的美术欣赏知识,包括欣赏的方法、要求、步骤等。在欣赏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是如何提炼的;写实、夸张、隐喻、象征等创作方法是如何运用的;构图、色彩、明暗、线条等艺术语言是如何表现的;变化统一、均衡对称、对比调和、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是如何体现的。这些知识,是审美感受的必要前提。

其次,要利用其他艺术门类,扩展学生的视野。如欣赏交响乐感受音乐生动的节奏、美妙的旋律、富丽的“和声”效果和优美的器乐音色;看电影,感受多种多样的蒙太奇和淡进淡出的拍摄效果;看戏剧,感受高度概括和虚拟化的表演;读古诗,感受诗句中的音节韵仄和抑扬顿挫之美。

此外,要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审美实践,如参观博物馆、画展、旅游等途径,培养其敏锐的感受能力,使学生能快捷地抓住作品中的形式美,在此基础上领悟形象以外的更深刻的东西。

二、通过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经验

所谓审美体验,就是审美过程中通过直觉、联想、想象,整体理解作品所包含的意义,它是审美感受的升华。通过审美体验,可使学生获取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审美经验。因此,初中美术要通过欣赏教学,逐步培养和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以充实其“信息库”,从而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欣赏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时候,要抓住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巧和表现程式,让学生掌握人物画形神兼备、山水画情景交融、花鸟画借物抒情的主要特征;欣赏中国书法艺术,要让学生直觉到笔划的特点。颜真卿的书法取崇山峻岭、风骨懔然之势,赵孟頫的书法却有春风杨柳、婀娜多姿之感。欣赏篆刻作品,要让学生了解布局上讲究和白守黑,技法上注重金石刀味,从而体会到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变化。西洋画中明暗造型是主要手段,光色变化是主要特点,但西洋画也运用线条,而线条却有自己的含义:水平线条——恰静闲适,垂直线条——庄严威肃,歪扭线条——冲突反抗,波浪线条——柔和婉转。

古代文物铜奔马虽然因年代久远而铜锈斑斑,但正因此而更有文物价值,更能引发欣赏者的审美快感。又如,色彩本身没有美丑好坏之分,但鲜红的国旗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使人联想到革命、鲜血、胜利;而乌云密布的天空令人窒息不安,于是人们感觉到灰、黑色是沉闷的、抑郁的。

审美经验的培养,需要直觉、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活动来支持,反过来丰富的审美经验,能进一步加深审美体验,使欣赏者逐步接受作品中任教所要传递的信息,从而比较准确地把握作品所揭示的内涵和思想主题。有些学生之所以不会欣赏,就是同他们没有审美直觉、审美想象不丰富有关。

当然,要使直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联想由浅薄向深广提高,必须注意对学生的生活阅历、文艺素养、思想立场、情感趣味等各方面的综合培养,以促进审美经验的丰富和提高。

三、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审美教育的归宿

我认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高目标。人类只有富于创造力,才能改造自然、掌握社会;艺术家只有富于创造力,才能创作出不朽的艺术作品;美术教师只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发挥聪明才智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初中生由于对新事物敏感,好奇心强,又富于创新意识,追求新颖,事事都想亲身体验,美术课若靠单纯的理论灌输和作品欣赏往往使他们枯燥乏味,失去兴趣。诚然,初中美术课技能技法不是教学要求,“设计”练习在初中阶段也初步接触到,但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是竞争型、创造型的人才,它要求人们具有深邃的思想、聪慧的大脑、敏捷的反应、灵巧的双手,这些素质不是靠理论灌输出来的,何况初中阶段那蜻蜓点水般的设计练习,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初中美术课若在欣赏的基础上适当配上设计练习,把理论知识直接应用到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这也是培养未来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和普通生产工作者的共同要求。

初中美术教学,是对初中生进行美育、开发智力、培养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初中美术教学的开设与否,是衡量初中是否达到素质教育的标准之一。

我们要摆正美术教育的位置,加强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观念的提高。相信只要我们孜孜以求,持之以恒,在学生心田里播下美的种子,一定能开出美的花,结出美的果。

猜你喜欢

欣赏者线条美的
留出想象的空白
线条之美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